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476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绵城市建设方案1.1.1 编制依据a)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b)长沙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导则;c)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3);d)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2016版);e)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f)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g)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2016);h)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i)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版);j)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

2、。1.1.2 编制原则根据长沙市天心区的降雨特点和地貌特征,贯彻“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同时注重对河流、湖泊、湿地、坑塘和沟渠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天心区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建设的原则。1.1.3 项目概况编制范围为科技馆所在地块的用地范围,地块计算汇水面积为83945m2o场地有:绿地和生态停车场、广场等。海绵方案措施主要为:雨水花园、植草沟、生态停车场、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措施。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示意流程图如下:1.1.41.1.5 设计标准a)雨水流量公式Q=qF式中:Q雨水设

3、计流量(1s)中一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q设计暴雨强度(1(sXha)b)长沙市暴雨强度公式式中:q一设计暴雨强度(1(s*ha)P设计降雨重现期t设计降雨历时(min)c)设计降雨重现期P:本项目P取1年。d)径流系数中根据用地类型,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值后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流量径流系数。1ID设施规模计算采用雨量径流系数,参照长沙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导则取值,具体见表5-22所示:表522不同下垫面的径流系数计算取值一览表下垫面类别雨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年均雨量径流系数场均雨量径流系屋面绿化屋面(绿色屋顶,基质层厚度2300mm)0.300.400.40绿化屋面(绿色屋顶,

4、基质层厚度300mm)0.200.250.35非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060.080.15植草类透水铺装(工程透水层厚度300mm)0.120.150.25绿地无地下建筑绿地0.120.150.20有地下建筑绿地(地下建筑覆土厚度500mm)0.150.200.25有地下建筑绿地(地下建筑覆土厚度500mm)0.300.400.4水面水面1.001.001.00e)本项目控制目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污染物去除率50%。1.1.6 方案形式及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对项目排水系统、绿地系统等地方进行海绵化开发建设,实现海绵化建设总体控制。本工程对多种低影响开发措施

5、进行组合应用。1.1.5.1道路雨水收集及初期弃流系统根据上图的道路雨水收集及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取消了传统的雨水篦子,道路旁边设置硅砂雨水边沟,初期雨水经硅砂雨水边沟盖板(透水速率2.44mh)过滤净化后进入雨水花园,硅砂滤水沟盖板可去除雨水中90%的悬浮物。雨水花园底部采用透气防渗砂防水,接通地气,避免了土工膜防水不透气水质易变坏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植物吸收、生物净化的方式处理初期雨水,处理后的雨水再排入下游,源头截污,源头处理初期雨水。道路雨水收集采用路缘石开孔和透水路缘石竖向排水,收集雨水就近排入低影响设施或蓄水净化池。1.1.5.2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底部和侧壁铺设有透气防渗砂和透气防渗

6、毯,该产品具有透气不透水的功能,既能保证初期雨水进入后,不会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同时还能透气,使雨水花园内的初期雨水能充分与氧气接触,可以依靠微生物对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雨水花园中的硅砂自吸微润棒则能够将雨水花园内的雨水缓慢的汲取至土壤表面,供给雨水花园的植物,同时依靠这些植物消纳雨水中的污染物。1.1.5.3 透水铺装新建公共建筑同步建设雨水渗透、净化和收集利用设施,开展屋顶绿化,建设屋顶花园。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性铺装,增加雨水自然渗透空间。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基可采用砂类土或其他有渗透性的材料,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道路横坡坡向、

7、路面与道路绿化及周边绿地的竖向关系,便于径流雨水汇入绿地内低影响开发设施;地面停车场车位可采用植草砖、透水混凝土等透水材料。车行道及停车车行道采用常规不透水混凝土。透水铺装按照铺装料可分为砂基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砂基透水砖与传统的大孔径透水砖不同,砂基透水砖依靠破坏水的表面张力来促进透水,不仅透水效率高,且表面非常光滑致密,外观美观,而且不会被灰尘堵死,可有效地去除下渗雨水中的SS,去除率达到95%以上。砂基透水砖抗压强度可在3060MPa抗压强度间选择。1.1.5.4 植草沟、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

8、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转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植草沟内土壤介质包括种植土壤层、过滤层、入渗层/存储层。植草沟宜种植密集的草皮草,不宜种植乔木及灌木植物,植被高度宜控制在0.10.2m优缺点:建设费用较低,施工难度小,与绿地环境相协调。但需要定期维护,以便保持水流通道畅通。本项目通过绿地植被及下层土壤的渗透蓄水,实现对径流雨水的净化和

9、调蓄。在不影响周边地基与基础、地下水水质等前提下,尽量将绿地设计为低势绿地,将屋面、道路等各种铺装表面形成的雨水径流汇集入绿地中进行蓄渗,以增大雨水入渗量,多余的径流雨水从设在绿地中的雨水溢流口或道路排走。项目采用可渗透型下凹绿地,当原土透水能力较小,需对种植土层下的原土进行置换:从上到下依次为中粗砂层、碎石垫层,中粗砂层不小于20Omm,碎石垫层厚度不小于288mm。雨水进入下凹绿地宜分散,若无法分散进入而集中进入时入口处应设置缓冲措施。可采用碎石或卵石等缓冲措施,碎石或卵石的大小及铺设面积应满足缓冲要求,且暴雨时不被冲散;广场雨水及路面雨水集中进入时,可采用带PVC消能沉淀池的路缘石豁口作

10、为入口。下凹式绿地面积不小于绿地总面积的30%。1.1.5.5 渗透管和渗井本项目的雨水管道及检查井均采用渗透管及渗井的形式,增加雨水的下渗。在传统雨水排放的基础上,将雨水管改为渗透管(穿孔管),渗透管一般采用穿孔坡PVC管,或用透水材料制成。渗汇集的雨水通过透水性管渠进入四周的碎石层,再进一步向四周土壤渗透,碎石层具有一定的储水、调节作用。将传统雨水检查井的井壁和底部均做成透水的,在井底和四周铺设碎石,雨水通过井壁、井底向四周渗透。渗井设置截污框拦截雨水中的固体物,可人工取出截污框,并对其进行清理。1.1.5.6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项目收集屋面及地面雨水,雨水经收集处理后排至景观水系内作为景

11、观水系补水。由于降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冲刷屋面、道路,其中夹杂着大量的粉尘和泥砂,水质较差,对其进行弃流处理,使其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对于后期较为清澈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后经适当的处理回用,以减少处理工序和降低运行费用等。对于屋面弃流,采用23mm径流厚度;地面弃流采用35mm径流厚度。雨水经初期弃流后进入蓄水池,蓄水池兼具沉淀功能,蓄水池内设有排泥装置,避免过量沉淀。蓄水池雨水经过滤提升泵送至雨水处理系统,经处理水质达到景观补水水质要求后,排至景观水系。1.1.5.7 安全要求建筑与园区的海绵设施建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对人身安全、建筑安全、地质安全、地下水水质、环境卫生等造成不利影

12、响。建筑与园区的海绵设施设计有效的进水、转输设施及溢流排放系统。建筑与园区内下沉式绿地等附近有相应的警示标识。1.1.6工程方案1.1.6.1 雨水花园方案措施根据地形竖向标高布置及绿地分布情况,主要将雨水花园设施布置在绿地低处。1.1.6.2 植草沟方案措施将道路边绿地方案为植草沟,收集周边雨水。植草沟下凹150mm,换填原绿地种植土层以下土壤为碎石及中粗砂,满足雨水下渗的要求,同时将附近的雨水口移动至植草沟内,或者增设溢流式雨水口。1.1.6.3 下沉式绿地方案措施局部绿地处进行下沉设计,绿地下凹150mm,部分路面及周边绿地雨水先进入下凹绿地,多余雨水溢流。对于部分绿地,增设渗井强化下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