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648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根据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生态环境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原则(一)主动防范。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分析研判与动态监测,提高发现和识别风险隐患的能力,深入排查梳理各类苗头风险隐患,明确防控重点,把住时间窗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主动作为,防患于未然。(二)稳妥化解。针对不同领域风险的紧急程度和危害程度分类施策,做好风险评估,制定工作预案,分清政策界限,依法、有序、稳妥化解风险,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三)系统应对。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系统性工程进行谋划,从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体角度

2、进行系统规划,事前要加强风险的评估、预判和防范,事中要加强风险的应对和处置,事后要加强风险免疫和管理能力建设。(四)标本兼治。把对症治标与制度治本贯穿始终,既从治标上化解风险,更要从治本上控制风险。坚持注重长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健全完善制度规定和长效机制,努力从源头上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五)守住底线。压实风险防范处置属地管理责任,坚持把忧患意识、底线思维贯穿始终,以临战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防早防小、抓点带面,不忽视任何一个风险,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和战略性、颠覆性错误的底线。二、风险领域及应对措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可能存在“整体向好、局部恶化反弹”的

3、风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生活污水处理、污泥无害化处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在建设、运行方面问题较多。农村固体废弃物、农田农药化肥、尾菜、农膜等面源污染的来源日趋多样,治理难度不断加大。应对措施:(1)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持续用劲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按要求建成投运,医疗废物依法妥善处置。责任领导:责任股室:污控股、办公室完成时限: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按整改方案时序要求完成整改,并长期坚持(2)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依法严肃查处企事业单位环保“三同时”未落实

4、、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倒逼企事业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3)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和尾菜处理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责任领导:责任股室:办公室完成时限:长期坚持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环境局分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兼任。(二)提高政治站位。各股室、

5、综合行政执法队、监测站要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以实际行动体现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S)明确防控责任。各股室、综合行政执法队、监测站主要负责同志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要把风险防控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细节、每个人员。(四)加强防范化解。要突出“稳”字当头,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善于抓苗头、抓倾向,抓早抓小。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善于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科学排兵布阵,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