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6976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册黑龙江省工程咨询评审中心2020年5月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中心综合办按照党中 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前 段疫情防控经验做法,整理汇编了疫情防控常态化知识手 册。手册共分新冠肺炎常识、日常防控习惯、异常情况处 置、防护用品管理、法律法纪规定等五部分。目录第一篇新冠肺炎常识31、新型冠状病毒32、传播途径33、 临床症状34、密切接触者4第二篇日常防护要求41、扫码42、测温53、戴口罩54、勤洗手55、常通风66、定期消毒67、社交距离保持“一米” 78、使用公筷公勺79、预约制710、线上消费811、居家8第三篇异常情况处置81、有症状82

2、、无症状93、所在小区或单元出现疑似和确认病例的94、有从国内外疫情高发区来单位或家里的9第四篇防护用品管理IO第五篇相关法纪规定121、对瞒报不报并造成一定影响者122、对哪些集中隔离者需费用自理133、对党员干部违纪的131)关于党员干部管理贲任及问贲132)关于职工员工管理贲任和处理134、其它相关法律知识141)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中,单位和个人有哪些义务? 142)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暴发、流行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15 3)对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不服从、不配合或者拒绝执行有关政府决定、 命令或者措施等行为,有哪些法律责任? 154)引起新

3、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引起传播严重危险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吗? 165)编造、故意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人,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第一篇新冠肺炎常识1、新型冠状病毒I认识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 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子显微 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新型冠状病毒(CoV )是一种先前 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传播途径崎型冠状胸过什么传8 7主要飞沫传播目前也证实igB可SS过人坛人之西M专痴.通布&在与您期挚的叁 密切接MNJB才可Im桢传家;一S 585用淋 B 液邮可梧 K 淋天.3、临床症状I感染症状及潜伏期发热、咳嗽、气促、乏力为主点y卡要表现,严重者快

4、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症状。多数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少数 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潜伏期 最长潜伏期14天4、密切接触者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 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人员;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 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 距离接触的人员;与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 员;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现场 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二篇日常防护要求采取扫龙江健康码+测温+戴口罩三项防护措施方可自 由进入各小区及单位等公共场所。1、扫码健康码分为红、黄、绿三个颜色码。绿码人员省内亮 码通行,

5、黄码人员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红码人员送定 点医院医治或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三色码”的基础上,单独设置“市内码”被设置 为“市内码”的人员只限于在本市内通行,正常生活工作 不受限制,但限制离开本市出行。如特殊情况需要出行到 其他地市的,须在目的地集中隔离14天并做2次核酸检 测。2、测温居家,自觉坚持每日早晚测体温和健康监测,保证睡 眠,适量运动。进入工作区域,公共场所等前自觉接受体 温检测。3、戴口罩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超市、商场、影院、农贸市场;医 院、机场、火车站、地铁、地面公交、飞机、火车、超市、餐厅 等人员相对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密闭小环境 时;同一学习、工

6、作区域内人员较多或有人感冒时,与患者或疑似患 者近距离接触时应该戴口罩。这些场所也是建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佩戴前按规 程洗手,佩戴时避免接触口罩内侧。口罩脏污、变形、损 坏、有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摘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外侧, 拿住挂耳绳即可,将一次性口罩置于洁净、干燥通风环境 下自然晾干,还可以重复使用。4、勤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道液、量涕、痰液 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 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 子之前;与患者接触后、接触过传染物园的更要经过消毒反复洗; 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

7、应洗手;接触公用 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 要洗手。5、常通风居家,办公注意通风、保持卫生,保持环境清洁,建 议在气候较好情况下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冬 季通风时注意保暖。6、定期消毒病毒对热敏感,56 30分钟。乙酸、75%乙醇、含氯 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以有效灭活病毒, 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但没必要频繁消毒。1)居家、办公区域:每日须对楼道、会议室、电梯、 楼梯、卫生间、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电话、 手机、电梯按钮、鼠标键盘、自行车把手、文具、椅子, 灯开关(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可用02%0.5% 过氧乙酸或1

8、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或75%酒精剂擦 拭消毒。2)地面:地面要湿式拖扫,用02%0.5%过氧乙酸喷洒(拖地)或IOOo mgL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拖 地)。3)食物、抹布、餐饮具首选煮沸30分钟,也可用 Iooo-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 洗净。4)宾馆、居家、值班室使用的被褥等定期晾晒;卫生 间便器每天用2000-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 钟。7、社交距离保持“一米”在公共场所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开会、食堂用餐、办 公、公务采购,接待来访,尤其与他人交谈时等。8、使用公筷公勺宾馆食堂进餐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 日消毒

9、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 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 免肉类生食;居家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一菜一筷,一汤一 勺。旅游在外不要贪图一时口福偷吃野味!更不要轻易接 触野生动物,尤其是行动不灵活的动物(可能它正在生 病)。9、预约制公务、旅游、来访提倡预约制。来访事先到单位综合 办报备,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 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 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 2。C以下,方可入楼,洽谈到九 楼会议室。10、线上消费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群体接触风险,倡导采取政务 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政务官方网站、政务抖音等官

10、方 媒介线上购物、网络影视、线上教育、线上医疗,其它等 消费。11、召开评审会议原则上提倡函审和召开视频会议评审。非召开不可的评 审会议,业务部要履行请示报告程序,严格控制与会人数, 与会专家要严格测温扫码佩戴口罩。综合办要指定专人对会 场进行会前会后消毒、备好防护用品,第三篇异常情况处置1、有症状如临床症状的情况应根据病情,向所在社区、单位报 告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 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 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 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2、无症状无症状感染者一律按照确诊病例流程处置,应于2小

11、 时内进行网络直报。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14天,给予 抗病毒治疗、中医药治疗、营养支持性治疗等一般性治 疗,经两次连续、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的,解除集中 隔离转至居家隔离14天,并给予医学回访。如果核酸检测 仍为阳性的,继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所在小区或单元出现疑似和确认病例的对出现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明确的、规模较小的聚集 性疫情,需对病例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采取集中 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以采取 相应的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4、有从国内外疫情高发区来单位或家里的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和属地防疫部门及所在社区小区报 告,并严格配合管理。居家隔离要做到“一人一户或一

12、 家”,不具备条件的继续集中隔离14天,由属地公安会同 社区共同监管,确保居家隔离人员不离开住所。对擅自离 开的,依法处理。第四篇防护用品管理(-)酒精的保管与使用注意事项1、酒精平时保管:酒精存储要少量,居家、办公室总 量不要超过500毫升(约1瓶矿泉水的量),容器应选玻 璃或者专用的塑料包装。放置在儿童拿不到的或无远离饰 品的地方,必须有可靠的密封,给容器盖好盖子。不要和 “84”等消毒液混放,避免靠近灶台、暖气等热源,也要 避免夏季阳光直射,温度不要超过3(rc。2、酒精使用:禁止喷洒酒精消毒,喷洒浓度达到3%,会 引起爆炸,禁止用酒精清洗空调。3、酒精燃烧灭火方法: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

13、巾、衣 物进行扑打,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 灭火。如果小面积着火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 火; 室外还可以使用沙土覆盖。(二)含氯消毒剂保管防护及使用方法84消毒液、漂白粉、含氯消毒粉或含氯泡腾片等都属 于含氯消毒剂。都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以及幼儿触摸不 到或远离饮品的地方,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 射。L个人防护:含氯消毒剂过量使用或长期接触可能会 致人体灼伤,调配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过氧乙酸 消毒液使用前必须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操作要轻拿轻 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和衣物上。2 .正确使用:含氯消毒剂严禁与其他消毒或清洁产品 混合使用,严禁与酸性物质接

14、触。3 .注意事项: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 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过氧乙酸 消毒剂在室内喷洒消毒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危害人体。 室内熏蒸消毒时,人员应撤离现场,熏蒸结束室内通风15 分钟后人员方可进入。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 于对金属物品的消毒。4 应急处置:皮肤沾染这两类消毒剂原液时,必须立 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溅到眼部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 连续冲洗,并迅速送至医院救治(三)一次性手套、口罩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进行手卫生,手套应大小合适;佩 戴之前做简易充气检漏检查,确保手套没有破损;戴好一 次性手套再去清洁和物体表面、洗手间、洗手池、桌子、 拖布等

15、;且尽量减少接触污染物;操作过程中发现破损及时 更换;严禁戴手套时触摸脸部。步骤:洗手、戴手套、操 作、丢弃。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的清洁和消 毒;口罩保管: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 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 触。废弃口罩处置:一是在医疗机构时,无论是求医问 诊,还是看望病人,抑或是采访调查,但凡在医疗机构中 使用过的口罩,都请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这些口 罩作为医疗废物会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集中处置。二是平 时,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 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 进行处理。三是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 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推荐将口罩先丢至 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 99配比后,撒至口 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 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四是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 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按生活垃圾分类丢入入垃圾桶,放 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 桶进行消毒处理。在处理完口罩后,记得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