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全攻略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全攻略总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全攻略总结一、分析诊断步骤1 .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2 .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3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二、分析诊断原则1 .意义: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核心和基础,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最具有特色之处。2 .原则:神经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共济失调,临床诊断多从这些症状分析。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特征1 .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
2、痪等。2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3 .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4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四、定位诊断的步骤1 .归纳:根据病史以及查体所见,归纳提取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的体征和症状。2 .分析:损伤哪些结构可导致出现这些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的体征和症状。3 .定位:什么部位损伤最能满足临床所见的感觉障碍和/或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的结构基础(即在有限区域内能造成相关结
3、构的同时损伤)。根据中枢神经各部分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特点,推测最为可能的损伤部位;并根据在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伤后临床表现的特点不同,推断损伤部位的高低(阐述做出定位诊断的理论基础)。4 .定性:根据病史等做出大致的定性诊断。【注意事项: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病灶存在(如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1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无症状性脑梗塞)。】在神经病学学习中,解剖定位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基石,笔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分为颅神经、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反射、各部位损害表现以及定位五大块,希
4、望对临床医生的记忆有所帮助。颅神经的定位诊断嗅神经视神经a.视神经病变: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脱髓鞘疾病、视神经压迫及外伤早期视力减退T失明一数周后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病变.突然失明一多见于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数小时或数天达高峰的视力障碍一视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盲点)一视神经炎.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T视乳头水肿b.视交叉病变:常见于垂体肿瘤或视交叉蛛网膜炎压迫典型视交叉病变出现双颍侧偏盲,来自下方的主要是垂体瘤,上方主要是脑膜瘤、颅咽管瘤、三脑室扩大积水及动脉瘤C.视束病变:多为附近病变压迫所致,如颗叶、丘脑肿瘤、脑底动脉瘤。视束损害的典型表现为同向偏
5、盲d.外侧膝状体、视放射病变:同向偏盲、象限盲e.视皮质中枢病变:视幻觉、不完全视野缺损、黄斑回避视觉障碍血液供应:大脑中动脉分支-供血视放射、大脑后动脉一供血视皮质、颈内动脉一眼动脉(供血视神经)T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视网膜)动眼、滑车、外展神经a.周围性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麻痹:下斜视、下楼出现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内斜视/复视、眼球不能外展,常见于脑动脉瘤、颅底蛛网膜炎、糖尿病b.核性眼肌麻痹 分离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核性损害,可选择性损害个别眼肌或双侧眼肌 合并邻近结构损害:展神经核受损,常累及面神经和锥体束,常见于
6、脑血管病、炎症、肿瘤c.核间性眼肌麻痹 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伴单眼眼震 后核间性眼肌麻痹:两眼同时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一个半综合征: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又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但可以外展,有水平眼震d.核上性眼肌麻痹: 双眼同时受累 无复视 反射性运动仍保存1E*折倜槌中Me.瞳孔异常改变:三叉神经角膜反射:由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面神经共同完成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两侧面神经核面神经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眼轮匝肌(出现闭眼反应)面神经面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在脑桥.常见于脑干肿痛及血管
7、病*体iA忏,口体IIM信膝状神经节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鼓索受累),可伴有听觉过敏(镜骨肌支受累);亨特(Hunt)综合征,见于膝状神经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及唾液腺分泌障碍,为鼓索神经受累;伴有听觉过敏,病变多在镇骨神经以上只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痴前庭中枢性蜗神经与前庭神经前庭周围性前庭周围性者明显多于前庭中枢性者,是后者的45倍.以下病因占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主要部分 BPPV(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约占1/4) 梅尼蜴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病因多样但均少见,包括: 血管性 夕
8、HS 肿瘤 脱髓鞘 神经退行性疾病周围性眩晕:a.BPPV:发作时机:体位变化时(起床、躺下、抬低头时) 持续时间:一分钟以内 眼震特点:疲劳性位置性眼震、向地性眼震 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时可再次诱发眩晕 发作后基本恢复正常b.前庭神经元炎:急性起病、病前病毒感染史 自主神经症状剧烈 持续数天,之后仍会有不稳感 前庭反应减弱c.梅尼埃病(Meniere1Disease):多次发作、每次持续20min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无意识丧失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 可伴有耳鸣和耳闷胀感 可有自发眼震和前庭功能异常中枢性眩晕:眩晕较轻、持续时间长、多有
9、意识障碍 伴有其他CNS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绝大部分病灶位于颅后窝 主要累及延髓、脑桥、小脑临床特征周围性眩;I中枢性眩量眩是的特点突发,持续时间短傲十分.SMWt持续时间长(数周、数月至数数天)年),较周围性眩晕轻发作与体位关系头位或体位改变可加重,闭目不减轻与改变头位或体位无关,闭目;蛭眼球震颤水平性或旋转性,无垂直性,向健侧注眼St粗大和持续视时眼意加重平衡簿碍站立不稔左右摇摆站立不稔向TS倾斜自主神经症状伴恶心呕吐出汗等不明显耳鸣&听力下降有无脑损害表现无可有,如头痛颅内压增高胞神经损害瘫痪&病性发作等眩晕的持续时间数秒*BPPV数分数小时梅尼埃病、TIA偏头痛相关眩,数小时数天一1前庭
10、神经元炎、中枢性痛变数周数月一1精神心理性伴神经系统表现反复发作眩晕,|后循环缺血反复发作性位IB眩BPPV舌咽、迷走神经a.舌咽神经损伤: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咽肌轻度瘫痪b.迷走神经损伤:声音嘶哑、构音障碍、软腭不能提升、吞咽困难、咳嗽无力、心动过速c.舌咽、迷走神经共同损伤: 核上性病变:假性球麻痹 核性病变、核下性病变:真性球麻痹鉴别点:真性球麻痹假性球麻痹病变部位疑核舌下神经极及IX,X.Xn脑抻经,多为TS性损骞双便皮质脊VR束或皮质延,束焉史多为首次发病2次或多次脑卒中强哭强笑(-)()舌肌纤睢&萎缩(+)(一)舌肌挛缩不能快速从TH伸到另恻咽吸吮掌
11、猴反射(-)(*)下颌反射无变化亢进四肢锥体束征多无多有排尿曜礴无多有副神经一侧副神经受损:患者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患侧肩下垂及耸肩无力双侧副神经受损:患者头前屈无力、直立困难、多呈后仰位、仰卧位时不能抬头舌下神经核上性病变:一侧病变时,伸舌偏向病灶对侧,常见于脑血管病核下性病变:一侧病变时,患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患侧,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常见的多发脑神经损害综合征临床衰现J血1支,病变偏后者可累及V的第2、3支同侧眼球突出,上下眼睑和球结媵充血、水肿;眼球向各方向运动麻随,睑下垂,跳孔敬尢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三叉神经麻陶症状:同侧眼及额部疼痛、麻木,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海绵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
12、海绵姿炎外伤性海绵烫动静脉痿,肿痛、颅骨骨折、骨媵炎等眶上裂m,MVi和V的第1支眶上裂全部眼肌麻瞬,眼球突出并固定于正中位,曜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眶以上额部皮肤和角腹感觉缺失,可伴发神经麻瓣性角媵炎、泪腺分泌障碍、Hornei1iE庭上裂仔折、鼻奚炎蔓延、眶上裂胃膜炎、蝶胃峭脑朦瘤、垂体痛、脊索痛和动脉施酸,m,Mv和V的第1支震尖急性进行性眼肌麻瘴,上脸下垂、全眼球麻痈、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调节反射消失;突眼,结膜充血、水肿,可伴有HOmer征;视力障碍磔瞬的!伤炎症.肿病和血管病颈静脉孔IX1X1XI颈睁脉孔病侧软腭、咽部感觉薄碍,舌后1/3味觉缺失;声音嘶哑病例咽反射消失
13、;不肿瘤,外伤,翘和脑血管病能向同侧转颈,不能管肩;可有耳鸣、耳聋和面神经麻磨感觉系统定位诊断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a.神经干型感觉障碍:如槎神经麻痹、尺神经麻痹、腓总神经损伤和股外侧皮神经炎等单神经病。b.末梢型感觉障碍:四肢对称性的末端各种感觉障碍(痛、温、触和深感觉),呈手套袜套样分布,远端重于近端,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见于多发性神经病等。C.后根型感觉障碍:单侧节段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根的分布一致,常伴有剧烈的放射性疼痛(神经痛),如腰椎间盘突出、髓外肿瘤等。d.髓内型感觉障碍: 后角型:损伤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侧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症,脊髓内肿
14、瘤; 后索型:后索的薄束,楔束损害,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糖尿病、脊髓瘩、亚急性联合变性等; 侧索型:影响了脊髓丘脑侧束,表现为病变对侧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分离性感觉障碍); 前联合:受损部位双侧节段性分布的对称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表现为痛,温觉消失而深感觉和触觉存在,见于脊髓空洞症和髓内肿瘤早期; 脊髓半切型:病变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以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见于髓外占位性疾病、脊髓外伤; 横贯性脊髓损害:病变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均缺失或减弱,平面上部有过敏带,如在颈胸段可伴有锥体束损伤的体征,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见于脊髓炎和脊髓肿瘤; 马尾圆锥型:肛门周围及会阴部呈马鞍状感觉缺失,马尾病变出现后根型感觉障碍伴剧烈疼痛。e.脑干型感觉障碍延髓外侧和脑桥下部一侧病变:损害脊髓丘脑侧束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出现同侧面部和对侧半身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存在); 延髓内部病变损害:损害内侧丘系引起对侧深感觉缺失,而位于延髓外侧的脊髓丘脑束未受损,故痛温觉无障碍,出现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