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事件分级1.1 特别重大事件1.2 重大事件1.3 较大事件1.4 一般事件3应急组织体系及机制3. 1应急指挥机构3.1 日常管理机构3.2 专家咨询委员会3.3 工作机制4监测、报告、评估与预警4. 1监测4. 2报告4. 3评估4 .4预警5应急响应5 .1响应原则6 .2分级响应7 .3响应措施5. 4响应调整和终止6善后处理6. 1后期评估6.1 奖励抚恤6.2 责任追究6.3 征用补偿6.4 恢复重建7保障措施6.5 组织保障6.6 技术保障7. 3经费和物资保障7. 4通信和交通保障7.5法律保
2、障7.6督导考核8附则8. 1名词术语8. 2预案的制定8.3预案解释部门8. 4预案实施时间9附件1总则11编制目的指导和规范我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事件并消除危害,最大程度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
3、案等,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事件中属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事件、食品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的,分别依照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未尽事宜按本预案规定执行。14工作原则1.4.1 人民至上,预防为主。切实强化公共卫生安全观念,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积极开展卫生应急准备,落实防范措施,做到有备无患。加强监测报告、风险评估、预警预测,对可能
4、发生的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4.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级管理。区政府负责本区范围内的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置工作。14.3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区政府和各部门要做好人员、技术、经费、物资、设备等应急储备,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队伍建设、管理与维持,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提高“平战”快速转换能力,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1.4.4 依法管理,科学防治。要构建系统完备、相互衔接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全面规范
5、、依法管理、审慎研判、果断决策;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重视科研创新,提升数字化、智能化防控水平,实现分区分级、精密智控。14.5联防联控,社会参与。建立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区域协作、信息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整合协调社会力量、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共同参与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和社区动员,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组织开展群防群控。全面准备,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统筹各方资源,做到防控措施科学有序。2事件分级根据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结合事件发生背景和专家评估意见等,将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进行预警。区政府结合我区事件实际
6、情况和应对能力,对事件的分级标准适时进行补充和调整。2. 1特别重大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定为特别重大事件:(1)腺鼠疫发生流行,在我区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3例及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2)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并有扩散趋势。(3)发生新发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再次流行。(4)区内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丢失、泄露等事件。(5)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并且我区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区公共卫生安全。(6)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省政府
7、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健康危害事件。2.2重大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定为重大事件:(1)腺鼠疫在我区发生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2例。(2)霍乱在我区流行,1周内发病5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有扩散趋势。(3)乙、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4)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8)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区内人员感染
8、或死亡的。(9)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0)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区政府认定的其他具有严重健康危害的重大事件。2.3较大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确定为较大事件:(1)霍乱在我区发生流行,1周内发病1例,或波及2个以上乡镇(街道)。(2) 1周内全区乙类、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3)在全区范围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3)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用药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5) 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及以下。(6)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区政府认定的其他具有严重健康危害的较大事件。2.4一般事件(1)一次发生
9、急性职业中毒9人及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2)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或区政府认定的其他具有严重健康危害的一般事件。3应急组织体系与机制3. 1应急指挥机构区政府应建立事件防控应对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平战结合运行机制,在启动事件应急响应时,依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应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部门和单位应急指挥组织,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做好本部门及管辖范围内的事件应急处置工作。3.1.1 区应急指挥机构发生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件,启动In级以上应急响应的,成立由区政府领导任总指挥的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指挥部)
10、,组织相关部门实施专班工作机制;发生一般事件,启动IV级应急响应的,由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启动联防联控机制开展防控工作。3. 12区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力量应对处置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事件,迅速果断作出决策部署。(2)向市政府和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报告有关事件以及应急处理情况,接受市级及其应急组织体系领导及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指导。(3)指导和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等应急准备,并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负责与市级部门联系和沟通,通报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5)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评估和
11、总结,完善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组成与职责详见附件1,成员单位及职责详见附件2。3.2日常管理机构3.2.1工作机构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作为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办公室常设机构,承担日常事务处理工作。3.2.2机构职责承担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牵头负责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日常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组织起草事件应急处置相关法规、规章和制度;制定应急处置方针、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制订应急预案,开展培训演练;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参与救灾、反恐、中毒和放射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涉及公共卫生问题的处置。3.3专家咨询委员会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组建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职责:(1)对日常应急准备提出意见建议,参与制订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2)对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和风险评估,提出应对措施意见建议。(3)提出应急响应启动、调整、终止及事后评估的意见建议。(4)对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5)承担应急组织体系和日常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2. 4工作机制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精密智控相关工作机制,确保事件应急组织体系高效运行,全面做好应急指挥、监测预警、物资调度、部门联动、调查处置等事件应对处置工作。3. 4.1应急指挥机制(1)区政府构建统一指挥、权责匹配、权威高效、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
13、体系。(2)发挥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建立首席公共卫生应急专家制度,组建跨领域、多学科的公共卫生应急高级别专家组,发挥科技在应急中的支撑作用。(3)有关部门(单位)制定事件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完善事件的监测报告、风险评估、预警预测、调查处置、医疗救治、社会管控等应对处置方案,建立预案动态调整机制。(4)依法明确应急响应的主体、级别、程序和方式,形成分级分层、快速灵敏的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召开工作例会,实行工作任务交办单制度,做到当日问题当日协调、当日落实。(5)实现态势智能感知、资源统一调度、信息权威发布、指令实时下达、防控协同行动。4. 4.2联防联控机制(1)在落实属地责任基础上,坚持“一盘棋
14、”防控策略,建立部门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建立部门高效协同、上下有序联动、区域紧密协作、信息互通共享的联防联控机制。(2)推进与周边县(市、区)的公共卫生合作,建立防控工作的平时会商、战时会战、合作应对机制。(3)坚持把城乡社区作为防控工作的最前沿,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机制,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加强网格化管理,发挥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社区医生以及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在事件应对中的作用。(4)完善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培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并发挥其作用。3.4.3监测预警机制(1)优化传染病和其他事件监测系统,完善各类哨点监测布局,以重大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等为
15、重点,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测哨点,建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传染病监测系统。(2)健全网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科学研究发现报告、大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测捕捉、公众举报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多点触发的自动预警提醒与快速反应体系。(3)建立医疗机构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即时推送、会商分析和早期预警制度,实现信息源头收集、实时抓取和在线监测,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快速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4)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相关场所、人员、物流和气候等特征分析与疫情追踪,及时监测预警高危区域、高发季节和高风险人群。(5)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法、独立、准确、及时向社会发布疾病风险提示。3.4.4精密智控机制(I)坚持动态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2)强化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大数据管理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和场景化多业务协同,全面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3)深化“大数据+网格化”管控机制,加强数字流行病学调查和智能化疫情防控工作,运用“一图一码一库一指数”实行区域分级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