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排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排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十五章排泄【学习目标】1 .了解粪便观察的主要内容,了解影响排便的因素。2 .熟悉便秘、粪便嵌塞、肠胀气、腹泻、大便失禁、灌肠法的概念。3 .熟悉灌肠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并能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灌肠液4 .掌握便秘、粪便嵌寒、腹泻、肠胀气、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5 .了解尿液的异常变化。6 .了解膀胱冲洗、留取中段尿的注意事项。7 .熟悉无尿、少尿、多尿、尿潴留、尿失禁的概念。8 .掌握尿失禁、尿潴留及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9 .熟悉导尿术及留置导尿的概念、目的及注意事项。10 .熟悉粪标本和尿标本采取法。【学习重点】1 .排便活动的异常2 .排便异常的护理。3 .与排便
2、有关的护理技术。4 .排尿活动的异常。5 .排尿异常的护理。6 .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学习难点】1 .男病人导尿术。2 .女病人导尿术。【学习内容】第一节肠道排泄的护理一、与肠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一)大肠的解剖大肠自回盲筋延伸到肛门,长约151.8m,直径约5cm。大肠分盲肠、结肠和直肠、肛管四个部分:1 .盲肠:位于右能窝内,是大肠的起始段,长约68cm,左接回肠,上续升结肠,其内有回盲瓣,此瓣既可控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止大肠内容物的逆流。2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3 .直肠:位于盆腔后部,起自乙状结肠,全长约16cm,在矢状位上
3、有两个弯曲,舐曲和会阴曲。4 .肛管:上接直肠,下端止于肛门,长约34cm.肛管的环形平滑肌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有协助排便作用;肛门内括约肌的外周有由骨骼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有控制排便的作用。(二)大肠的生理1 .吸收水分、维生素和电解质。2 .分泌碱性粘液,具有润滑粪便、保护肠粘膜的作用。3 .合成维生素4 .储存和排泄粪便(三)大肠的运动与排便大肠的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缓,其运动形式有以下三种:1 .袋状往返运动由环形肌规律收缩引起在空腹时最常见。2 .分节、多袋推进运动是进食后较多见的一种运动形成。3 .蠕动是一种推进运动,对肠道排泄起重要作用。4 .集团运动可推动一部
4、分大肠内容物到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是由两种反射刺激引起:胃一结肠反射和十二指肠一结肠反射。此反射对于肠道排泄有重要意义。(四)排便从大肠排出废物的过程称排便,正常人的宜肠腔除排队便前和排便时通常无粪便。粪便进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传入神经到达脊髓腰舐部初级排便中枢,再上行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大脑皮质能随意控制排便活动,发出下行冲动,可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松驰,便粪便排出体外。二、排便活动的异常1 .便秘(constipation)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排便困难且伴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消
5、化不良等。2 .粪便嵌塞指硬的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粪便的水分进一步被结肠吸收,造成粪便坚硬不能排出。粪便嵌塞是便秘的继续发展。3 .腹泻(diarrhea)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肠蠕动增快,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不成形,甚至水样便。4 .排便失禁Ueca1incontinence)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任何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完整性受损的情况均可导致大便失禁。5 .肠胀气(f1atu1ence)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而不能排出。常见原因是肠道功能异常,摄入过多产气性食物,肠道手术后,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引起,病人常有腹胀、肠痛等不适。三、排便异常的护理(一)评估1 .
6、影响因素的评估(1)心理因索:心理因素是影响排便的重要因素。(2)环境因素:排便有很强的隐私性,当住院病人因排便环境改变而感到丧失个人隐私时,就可能压抑排便的需要从而造成排便困难如便秘等。(3)饮食与饮水:均衡饮食与足够的液体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饮食,纤维素和食物残渣会形成粪团有助于增加排便反射。如果摄入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摄入液体量不足等,均会引起排便困难或便秘。(4)年龄:年龄可影响人对排便的控制,婴儿期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由于腹部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5)活动(6)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能形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日常生活中
7、,个人的排便习惯非常重要,一旦个体日常生活的规律性受到影响,如日常作息的改变,排便姿势以及环境的改变等也会影响正常排便。(7)药物:长期应用抗生素,破坏和干扰了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功能可造成腹泻;大剂量使用镇静剂、麻醉药或止痛药,可使肠蠕动减弱而导致便秘。(8)疾病:肠道感染时,肠蠕动增加可导致腹泻,肛周疾病如痔疮病人以及腹盆腔和会阴部手术后病人可因惧怕疼痛而抑制便意,引起便秘。(9)治疗与检查。2 .粪便的观察(1)排便的次数:成人每日排便13次,平均量约100300g。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含极少量粘液,有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2)形状:稀便或水样便且排便次数增多;见于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
8、;便秘时,因粪便滞留在肠内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粪便呈扁条状或带状,则常见于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3)量:每日排便的量与膳食的种类、数量、摄入的液体量以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4)颜色: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暗红色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陶土色便提示胆道梗阻或钢餐造影后钢餐剂所致;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见于直肠息肉、痔疮或肛裂;白色“米泪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5)气味:消化不良呈酸臭味;直肠溃疡、直肠癌呈腐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呈腥臭味。(6)混合物:粪便中混有大量粘液常见于肠炎,粪便中伴有脓血常见于直肠
9、癌、痢疾。肠道寄生虫感染病人粪便中可查出蛔虫、烧虫、绦虫节片等。(二)护理措施1 .便秘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合理安排饮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提供适当排便环境、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指导进行腹部环形按摩、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剂、指导或协助病人使用简易通便法,上述方法无效时可给予灌肠。2 .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早期可使用栓剂、口服缓泻剂来润肠通便;必要时可先行油类保留灌肠,23小时后再做清洁灌肠;人工取便。(4)健康教育:讲解有关排便的知识。3 .腹泻患者的护理去除病因、卧床休息、饮食调理、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皮肤护理、心理支持、健康教育。4 .排便失禁患者
10、的护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观察病人排便反应,帮助病人重建排便的功能;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新;健康教育。5 .肠胀气患者的护理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去除引起肠胀气的原因;鼓励并协助病人适当活动;轻度胀气时,可行腹部热敷或按摩、针刺疗法,胀气严重时,则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或进行肛管排气。四、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一)灌肠法将一定量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病人排出粪便和积存的气体,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1 .大量不保留灌肠(1)目的:解除便秘、肠胀气。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
11、害物质,减轻中毒。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2)用物:治疗盘内备一次性灌肠袋、量杯、肛管、润滑剂、棉签、弯盘、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水温计。便盆和便盆巾、输液架、屏风、灌肠溶液。(3)方法:略。(4)注意事项: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维护病人的自尊,尽量少暴露病人身体。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压力和量。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与吸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钠潴留的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为伤寒病人灌肠液量不得超过500m1,压力要低(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降温灌肠,液体要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便后30分钟再测体温并作好记录。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
12、疾病等病人禁忌灌肠。2 .小量不保留灌肠(1)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道积气,减轻腹胀。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肠胀气及老幼患者。(2)用物:治疗盘内备注洗器或一次性灌肠袋、量杯、肛管、温开水5IOmI,弯盘、润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中单。便盆、便盆巾、屏风。(3)方法:略。3 .清洁灌肠(1)目的: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常用于直肠、结肠检查和手术前作肠道准备。(2)用物:同大量不保留灌肠。(3)方法:清洁灌肠即反复多次的大量不保留灌肠。首次用肥皂水,以后用生理盐水,直至排出液清洁无粪块为止。注意灌肠时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高度不超过40Crm4 .保留灌肠(1)目的:将药液灌入
13、到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2)用物:同小量不保留灌肠。选择肛管要细。药液及剂量遵医嘱准备。(3)方法:略。(4)注意事项:正确评估病人,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便选择灌肠的卧位和插管的深度。保留灌肠选择肛管要细,插管要深,液量宜小,压力要低,药液保留时间要长,以利肠粘膜的充分吸收。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以及排便失禁的病人均不宜作保留灌肠。(二)简易通便法简易通便法是一种借助通便剂协助患者排便的技术,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经过护士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也可自行完成。常用于老年、体弱及久病卧床的患者。1 .目的帮助患者解除便秘。2 .用物通便剂、卫生纸、剪刀、手套。3 .方法开塞
14、露法、甘油栓法、肥皂栓法。4 .注意事项(1)肛门粘膜溃疡、肛裂及肛门有剧烈疼痛者,均不宜使用肥皂栓通便法。(2)开塞露封口处剪开后应修剪光滑,以免损伤肛门、直肠粘膜。(三)肛管排气法将肛管经肛门插入直肠以排除肠腔积气的方法。1 .目的排出肠腔积气,减轻腹胀。2 .用物治疗盘内备:肛管、玻璃接管、橡胶管、玻璃瓶瓶口系带,润滑剂,棉签,胶布,弯盘,卫生纸,别针。3 .方法(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查对并解释;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2)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盖被,仅暴露臀部。(3)将瓶系于床边,橡胶管一端插入瓶口内液面下,一端与肛管相连。润滑肛管前端,嘱患者深呼吸,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15
15、18cm,用胶布固定。(4)观察和记录排气情况。4 .注意事项(1)如果病人排气不畅,应帮助更换卧位或按摩腹部,以促进排气,并及时记录。(2)肛管保留时间一般为20分钟,如保留时间过长则会减弱肛门括约肌反应,甚至导致肛门括约肌永久性松驰。必要时23小时后再行肛管排气。(四)粪便标本采集5 .目的(1)常规标本:检查粪便的性状、颜色、混合物及寄生虫卵。(2)隐血标本:检查粪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能察觉的微量血液。(3)寄生虫及虫卵标本:检查寄生虫成虫、幼虫及虫卵。(4)培养标本: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6 .用物准备:常规标本:标本容器(如蜡纸盒、小瓶、塑料盒)竹签、便盆。隐血标本:蜡纸盒、竹签。寄生虫或虫卵:带盖容器或便器、竹签。培养标本:粪便培养管或无菌蜡纸盒、无菌竹签或无菌棉签、消毒便盆。7 .操作步骤按医嘱填写检验单,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容器,在容器外贴上标签,注明科别、床号、姓名。按下列方法采集粪便标本后,应及时送检,(1)常规标本:嘱病人排便于清洁便盆内,用清洁竹签取5克左右粪便(约蚕豆大小),放于蜡纸盒内送检。腹泄者应取脓血、粘液部分。(2)隐血标本:嘱病人在采集标本前3天禁食肉类、鱼、肝、血、大量绿叶蔬菜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