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分析(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分析(1)(1)(1).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分析【摘要】目的:对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规律以及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2023年来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3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3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有男患者172例,女患者128例,年龄在15-75岁。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奥氮平、丙戊酸和劳拉西泮。联合用药次数最多的分别是奥氮平与丙戊酸、奥氮平与劳拉西泮和劳拉西泮与锂盐。患者中150例患者进行了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后100例痊愈,37例好转。保肝药物以联苯双酯和葡醛内酯为主。结论: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服用药物多见奥氮平、丙戊酸和劳拉西泮,保肝药物可
2、逆转转氨酶升高。关键词: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现状与其他非精神类药物如镇痛药、抗生素、中药等相比,精神类药物发生严重肝损伤或肝功能衰竭的相对风险要低得多。然而,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都具有肝毒性,因此这些药物的肝毒性和常规检测的必要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精神科住院期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阐述,为临床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023年住院的精神科患者中谷氨酰胺转氨酶(AST)或谷氨酰胺-丙氨酸转氨酶(AT)超过两倍以上正常值的患者。除入院时肝功能异常或未检出者外,住院治疗期间检查AST80U1或A1T80U1的病例300例,收集患者
3、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史、肝功能检查、治疗、预后及联合用药等资料。1.2 方法应用S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IBMSPSSMode1er14.1进行关联性分析和可视化网络绘图。2结果2.1一般情况对3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男患者172例,女患者128例;年龄15-75岁,其中19-35岁IOO例,比例最高。详见表E表1: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状况性别15-1818-3536-5556-7071-75合计男20(6.67)100(33.33)49(16.33)3(1.00)0(0.00)172(57.33)女26(8.67)62(20.67)30(10.00)9(3.00)
4、1(0.33)128(42.67)合计46(15.34)162(51.00)79(26.33)12(4.00)1(0.33)300(10.00)2.2药物使用频率,根据数据分析研究显示,使用药物频率较高的药物有奥氮平、丙戊酸和劳拉西泮,具体如表2:药物使用频率药物名称响应个数响应(%)个案(%)奥氮平14815.549.33丙戊酸767.925.33劳拉西泮727.124.00锂盐696.723.00氯氮平505.316.66舍曲林485.116.00苯海索344.811.332.3患者中150例患者进行了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后100例痊愈,37例好转。具体如表3所示:表3:治疗措施与好转率措施
5、痊愈好转未好转不详合计保肝药物100(33.33)37(12.33)2(0.67)58(19.33)197(65.67)无特殊处理11(3.67)6(2.00)8(2.67)66(22.00)91(30.33)无法确定2(0.67)2(0.67)0(0.004(1.33)8(2.67)减停治疗药物0(0.00)0(0.00)0(0.00)4(1.33)4(1.33)合计113(37.67)45(15.33)10(3.33)132(42.67)300(100.00)3.讨论结果表明,精神病患者谷氨酸转氨酶升高较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更为明显。奥氮平、丙戊酸和劳拉西泮在精神病学中常用。我院报告,9.5%
6、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转氨酶升高,主要是奥氮平和丙戊酸。奥氮平主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一些患者表现临床明显的肝毒性,这是由于代谢毒性产生的中间物。然而,奥氮平治疗的患者肝损伤潜伏期长,体重明显增加。其病因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而不是奥氮平直接引起的肝毒性。文献中未报道奥氮平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炎或胆管消失综合征的病例。改用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罕见的,但肝损伤很少复发。丙戊酸可增加患者转氨酶和尿素氮,对谷氨酸转氨酶有重要影响。丙戊酸钠引起肝系统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是:(1)丙戊酸钠对肝细胞有损伤作用;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增加自由基,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释放线粒体中的转
7、氨酶。严重肝毒性更为常见,其病因不明确、不可预测,一般与药物剂量无关。劳拉西泮与奥沙西泮相似,不被CYP450代谢,但直接与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不活跃的葡萄糖醛酸洛拉西泮,由肾脏排出,对肝脏影响不大。文献中未见劳拉西泮致肝损伤的报道,但结果表明,患者中主要是服用劳拉西泮,主要是由于其临床应用范围广,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频率高。劳拉西泮是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抗焦虑作用最强的药物,抗惊厥效果较好,临床常用于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疾病。根据研究结果显示:3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有男患者172例,女患者128例,年龄在15-75岁。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是奥氮平、丙戊酸和劳拉西泮。联合用药次
8、数最多的分别是奥氮平与丙戊酸、奥氮平与劳拉西泮和劳拉西泮与锂盐。患者中150例患者进行了保肝药物治疗,治疗后100例痊愈,37例好转。保肝药物以联苯双酯和葡醛内酯为主。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药物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较高,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肝损伤或肝功能衰竭,但发病率较低。更常见的是,轻微无症状的肝功能指标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严重的肝损伤会在以后发展。对肝损伤患者的预后进行对症治疗或调整药物治疗相对较好。当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异常时,应注意肝毒性或过敏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参考文献:1eo-SGnchezDanie1E.Di,Medina-CdIizInmacu1ada,Sanabria-CabreraJu
9、dith,Garcia-CortesMiren,Ortega-A1onsoAida,Cueto-SanchezA1ejandro,SanJuan-JimenezRocio,Gonza1ez-JimenezAndr6s,A1vares-A1varezIsmae1,NiuHao,A1onsoCristina,Aitha1GuruprasadP,AndradeRau1J.,1ucenaM.Isabe1,Rob1es-DiazMercedes.P-33EVA1UATIONOFCIRCU1ATINGMETABO1OMEINTHESEARCHOFPOTENTIA1DRUG-INDUCED1IVERINJU
10、RYBIOMARKERSJ.Anna1sofHepato1ogy,2023,24(S1):陈晓慧,李文学精神科药物性肝损伤的现状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3(21):3566-3568.3王勤.精神科药物引起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与心肌酶谱增高的相关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5):9-10.4张敏,李星星,何霞,童荣生.抗结核治疗中药物肝损伤相关因素的1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7(18):2387-2389+2393.5何玲,唐简,彭忠田.基于HMGB1-RAGE信号通路研究奥拉米特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J.中国药房,2023,32(18):222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