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根据省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要求,结合年度的老龄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总体情况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对于老龄事业发展的引领提升作用明显。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积极进取,发奋工作,重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各项老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
2、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实施良好,达到了时间过半、完成过半的规划实施进度要求。主要表现在: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将老龄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覆盖面逐年扩大,护理康复服务与医养结合模式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以无障碍建设和传统美德弘扬为重心的老年人生活环境进一步优化,丰富的文教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令老年人精神世界更为充实。完善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的老年人优待制度与法律维权服务体系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此外,科学调研、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二)具体情况1强化老龄
3、事业政策引领,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民生保障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方面。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针对性的出台实施多项一次性缴费政策,妥善解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逐年递增,2023年较十三五期末增长75%。截止2023年底,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覆盖城乡、区域协调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养老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到较好落实,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下限统计口径,由全省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调整为全省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加权平均值的60%,进一步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缴费负担
4、。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转移办法,以待遇分段计算、发放责任共担为原则,实现省内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年度调整机制,采取定额加定比调整的方法,其中定额调整金额与平均养老金相关联,考虑公平原则;定比调整与本人养老金挂钩,兼顾效率原则,收到了较好成效。伴随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因素,养老金待遇的正常调整机制持续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0连调。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实现政策、筹资、待遇、基金、管理、信息六统一,参保率达99%,参保人数较十三五期末增长210%,基本实现人群全覆盖。普遍开展普通门诊统筹,实施门诊特定病种制度,到2023年已有
5、36个病种被纳入门诊特定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家庭病床试点,将包括失能老人在内的参保患者符合规定的家庭病床医疗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住院支付比例、住院费支付最高限额等也逐年提高,有效减轻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社会福利和救助方面。十四五以来,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逐年提高,已有85%的五保供养标准达到了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o城乡低保补差水平逐年提高,城镇和农村的低保补差较2023年分别涨幅150%和155%的。共安排16亿元用于医疗救助,公平维护了低保对象、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老年
6、人、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享受医保的基本权利。安排各项底线民生保障资金90亿元,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行应保尽保,确保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2、强化老年人医保服务,老龄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医疗服务网点和队伍建设。十四五以来,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点数量不断增长,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老年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进展,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改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建有老年医院3家,护理院10家,康复医院10家,10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健康教育和老年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推动医
7、疗服务向社区、向家庭延伸。设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与现有医疗机构形成急慢分治、功能互补、紧密结合的服务格局。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出院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设立家庭病床、上门提供诊疗的居家康复护理服务逐渐发展起来。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各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身体指标均有明显好转,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有大幅提高。截至2023年,共完成15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3年,重点人群签约率75%,其中老年人签约12万人。创建5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
8、示范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分别为45%、48%,老年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得到进一步落实。3、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体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十四五以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幸福计划大力推广。共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各类养老床位65000张,每千名常住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张。护理及医养结合床位数35000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比例达53.84%o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0个、城乡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0个、老年中心厨房30个,所有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助餐服务。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建成医
9、养结合机构50家,有关医疗机构与辖区养老机构开展签约服务100家,重点围绕贯彻落实医养结合服务指南、医养结合管理指南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日间照料设施的覆盖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覆盖率均有提高,目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重点向高龄、失能、空巢等困难老年群体倾斜,服务内容从身体照料拓展至精神关怀,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相继建立,服务供需实时对接与信息资源多方共享更加便捷。医养结合服务加速推进。十四五以来,积极推进医养结合模式,鼓励养老机构单独设立医疗机构,推动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老年人机构养老同时能够就近获得
10、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截至2023年,内设医疗卫生机构的养老机构共有150所,较2023年增加了88%o医养结合机构在养老机构中的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鼓励医疗资源富余地区的综合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或以小综合、大专科方式增加康复护理床位,支持社会资本兴办护理院或康复医院。已有具备养老功能的护理院10家、康复医院30家、设置老年病科或老干科的医疗机构60家、设有临终关怀床位的医疗机构60家,与内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一同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实现最大化社会资源利用。4、适老环境逐步优化,老年群体获得更多尊严感和幸福感十四五以来,积极新建并合理布局老年文体活动、优待服务等各类场所及设施,老年宜居
11、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各设计施工单位在涉老工程建设时,严格执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等技术标准。基层单位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优待服务,各类为老志愿服务及助老行动广泛开展,社会各界积极给老年人送温暖献爰心,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银龄行动深入推进,平均每年有5万名包括知识分子和特殊技能型人才在内的老年人为各地的关心教育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做出贡献。将老年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帮助老人以进取、乐观的心态充实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5、老年体育事业蓬勃发
12、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十四五以来,投入2亿元资助乡镇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对老年人进行体质检测,并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一批设施配套全、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老年学校在各地涌现,老年大学在校学员近4.5万人,参加老年大学校外教学点及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老年学校等各级各类老年培训学习的老年人比例达35%o实现公益型公共资源如公园、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厅安排3亿元用于资助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文体设施兴建工作得到贯彻落实。各类老年体育健身团队达IOOO多个,其中由老年人自发组织的健身团队占88%以上,老年体育健身志愿者队伍达1000多个,各社区
13、(村)适合老年人的公共健身场地建有率基本达到100%o6、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十四五以来,积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各种学习培训I,狠抓老龄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实力培养。积极推动老年协会建设,协会个数和参与人数有所增长。基层老年协会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在鼓励和组织老年人投身幸福社区、幸福乡村建设,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活动上起到重要作用。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数量及社区管理服务率逐年升高,社区管理服务率达88%,更多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有了多一层的保障。7、权益保
14、障体制日臻成熟,老年人多项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利用各大主流媒体和内部媒体广泛宣传学习老年法,将老年普法教育宣传工作与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相结合,让更多老年人学会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把困难老人列入法律维权重点服务对象,并实施相关费用减免。涉老案件在法院享受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各类基层法律服务便民网点也遵循老人优先原则,积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快捷服务。老年法律援助中心、老年法律事务所等法援机构已覆盖大部分地区,涉老纠纷调解成功率一直保持在98%左右。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打击各种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很多老年人在医疗、住房、赡养、婚姻等方面的重大利益得以维护。出台了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老
15、年人优待政策,包括老年人看病就诊、进入公益性文化场所、进入旅游景点和公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优惠福利。普惠型的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实现全覆盖。8、老龄科研工作取得进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十四五以来,完成多项涉老调研任务,配合了全国性老龄问题研究的推进,为研究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职业资格和技术登记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定期进行的专业教育、在职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I,使养老服务团队在技能与应用上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开设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规模日益扩大,技术技能人才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受政府引导鼓励,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主动开设老年课程,将老龄问题编
16、进书本、带入课堂,让年轻人认识到老龄问题重要性,也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做好基础支撑。不断加强在养老服务上合作力度,鼓励兴办养老机构,加强人才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对方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了专业的工作标准和服务评估检测体系。高度重视经验交流,老龄事业在相互交融和探讨中实现了共同进步。二、规划实施及执行中问题及建议(-)主要存在问题1老龄事业发展的区域化城乡化差异明显。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和农村的老龄事业在待遇、设施、服务质量、人员数量、政策重心上仍差距明显。农村老龄事业已逐渐成为老龄工作亟待补齐的短板。2、养老服务水平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养老服务建设资金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公办敬老院和民办养老床位空置率高以及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等问题,严重困绕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3、老龄产业的潜力和价值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