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行动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为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全县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把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突出抓好农业、工业、城镇等各领域节水
2、,实施重大节水工程,促进用水方式由传统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不断提高用水效率效益,严格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落实节水目标责任,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推动节水制度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成节水型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形成节水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国家节水行动为统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全局,多措并举,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力争在缺水
3、较严重的乡镇率先突破。深度节水、极限节水。节水范围覆盖全社会、各行业及所有用水主体,节水环节体现水资源供用耗排全过程,节水方法综合采取法律、政策、行政、工程、技术、经济等各类措施,鼓励创新运用革命性的节水新技术新方法。技术引领、产业推动。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节水技术与工艺,大力培育节水产业。加强节水统计、分析、评价、监督的技术支撑能力。政策引导、两手发力。建立健全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节水内生动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节水服务市场。加强领导、凝聚合力。加强党委和政府对节水工作的
4、领导,建立水资源督察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形成共振合力,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凝聚全民节水共识,全面开展节水行动。、主要目标到2023年底,全县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3年分别下降6.5%和9.2%,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0,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全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1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0.34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基本建立起节水型乡镇、节水型小区
5、、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企事业单位,让节水型现象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到2030年底,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0.38亿立方米以内,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格局。三、重点任务(一)总量和强度双控1强化指标刚性约束。健全完善县、乡两级规划期及年度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科学统筹配置用水需求,加强水资源在区域发展、城镇化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完成全县主要河道流域水量分配,推进县内跨乡(镇)河道
6、流域水量分配,制定并落实监管措施。以乡(镇)为单元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并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划定水资源承载能力地区分类,实施差别化管控措施。(牵头单位:县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严格用水全过程监管。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用途管制,在国土空间开发、产业发展、城镇建设、重大建设项目、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中,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合理确定经济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取水许可全过程监管和动态管理,制止无取水许可的用水行为,取水许可延续换证时,按实
7、施节水要求重新核定许可水量,核减闲置指标。在水资源论证与取用水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中增加节水评价内容。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落实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从源头上把好节水关。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以乡镇为单元,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争取2025年,我县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牵头单位:县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机关事务中心)3.严格考核责任追究。逐步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8、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强节水执法检查,强化部门协作,严格节水责任追究。(牵头单位:县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西和分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机关事务中心、县统计局)(二)农业节水增效1 .加快实施灌区现代化改造。按照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总体要求,在基础条件较好的灌区,实施水源工程和骨干渠系及其建筑物的巩固提升改造,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灌区防洪安全防护工程及预警体系建设,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2 .大力推进节水灌
9、溉。结合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发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节水增效。稳步推进小型灌区节水改造提升,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强田间节水力度,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推广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覆盖保嫡等技术。加强农田土壤墙情监测,实现测墙灌溉。(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3 .全面普及农艺节水。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生产,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实现以旱补水。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选育推广耐旱农作
10、物新品种。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增强蓄水保堵能力,严格禁止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推广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提高降水利用效率,并鼓励一膜两年用。(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4 .推广畜牧渔业节水方式。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工程,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养殖方式,推广节水型饲喂设备、机械干清粪等技术和工艺。发展节水渔业,推广循环化节水养殖技术。(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站;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5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工程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基础上,加强农村生活
11、用水设施改造,有序推行计量收费。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或外来水源置换乡村集中式饮用水地下水源。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创造良好节水条件。建设污水处理装置,将分散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并开展分布式生态污水处理试点,处理后的再生水就地作为绿化用水、农田灌溉水再利用。(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西和分局、县卫健局)(S)工业节水减排1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完善供用水计量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强化生产用水管理。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
12、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鼓励支持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工业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牵头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 .严控高耗水行业用水增量。新建企业和园区要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推动企业间的用水系统集成优化。采用差别水价以及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高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
13、,积极开展节水标杆企业和节水标杆园区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地区集中。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未按期淘汰的,有关部门要依法严格查处。(牵头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西和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城镇节水降损1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高县城节水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将节水落实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落实城镇节水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城镇节水改造,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县城提质改造工程建设,提高
14、雨水资源利用水平,重点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城镇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城镇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着力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系统。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建设雨水存贮利用设施,优先使用雨水或再生水。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鼓励公共区域和居民小区开展用水器具改造,逐步淘汰高耗水器具,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2,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加快制定和实施供水管网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对灰口铸铁
15、、水泥管等落后管材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水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3 .强化公共领域节水。城镇园林绿化宜选用节水型植被,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公共机构要开展供水管网、绿化浇灌系统等节水诊断,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节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建设节水型公共卫生间。完善节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凡是列入国家水效标识
16、产品目录中的产品,没有水效标识不得进行销售。推进节水型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小区等建设。(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机关事务理中心、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县教育局)4 .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从严控制洗浴、洗车、洗涤、宾馆等行业用水定额。洗车等特种行业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示范推进宾馆、酒店计量改造工程,服务业消费者用水计量拓展到洗浴等其他服务领域。对高耗水服务业等行业用水超定额实行累计加价制,提高高耗水服务业再生水和雨水利用比例。(牵头单位:县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五)重点地区节水开源1削减地下水开采量。严格规范全县机电井管理,限期关闭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石堡镇张刘村、汉源镇黄磨村、石峡镇石峡村、大桥镇郭坝村4个地下水监测点,加强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