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0121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安全技术核查(医生+护理)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血液安全技术核查细则(医生访谈内容)一、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对输血指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6分)现场核查及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访谈医生:告知患者输血风险以及替代异体输血的方法(自体输血、药物治疗等)。答:(一)输血告知见输血告知同意书:1、输血治疗必要性:2、输血风险(传染病、不良反应):3、输血方式:异体/自体。(二)自体输血:1、术中采取稀释性血液技术(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2、术中回收式血液技术再利用(回收式自身输血)。(三)药物治疗包括能替代血液扩充血容量的液体,以及能改善止血效果和加强内源性红细胞生成的药物。1、扩容治疗如晶体液和

2、胶体液,供静脉输注以补充血浆容量并维持胶体渗透压。2、红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红细胞生成素(EPo)等。3、血小板的药物替代治疗:血小板生成素(TPO或MGDF或C-Mp1配体)、白介素-II(I1-II)等。4、白细胞的药物替代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1-3)等。输血前开展贫血筛查和治疗(鼓励开展贫血诊断和治疗流程,贫血门诊等)。答: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等。2、骨髓检查。3、贫血的发病机制检查:如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及引起缺铁的原发病检查;巨幼细胞贫血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导致此类造

3、血原料缺乏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的原发病检查;溶血性贫血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降低、血钾增高、间接胆红素增高等。有时还需进行红细胞膜、酶、珠蛋白、血红素、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或PNH克隆等检查;骨髓造血细胞的染色体、抗原表达、细胞周期、基因等检查;以及T细胞亚群及其分泌的因子或骨髓细胞自身抗体检查。输血前常规开展凝血功能筛查及凝血异常的治疗。答:(一)凝血功能筛查: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由PT计算得到的PT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栓弹力图(TEG)等。(二)治疗:1、补充凝血因子:

4、一般可用血浆、冷沉淀等。2、DDAVP有抗利尿及动员体内贮存因子回的作用,主要用于轻症血友病甲患者。3、抗纤溶剂能保护已形成的血凝块不溶解,可用于口腔伤口及拔牙时止血,应注意引起血尿,在尿道内形成小血凝块可致尿路阻塞的危险。4、发现病因:如血管性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严重肝病所致的凝血异常,治疗基础病,补充缺乏药物或凝血因子。采取必要的外科和麻醉等技术减少患者出血,如药物,特殊止血措施。答:(一)外科常用三类止血药物作用机制介绍: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酚磺乙胺、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抑素、卡巴克络。2、作用于凝血系统功能的止血药:维生素K1、巴曲亭、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

5、白原、硫酸鱼精蛋白。3、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止血药:氨甲环酸、氨甲苯酸、氨基乙酸、抑肽酶、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二)麻醉技术止血:如前臂远端麻醉及止血带技术。(三)介入止血。是否规范开展自体输血(血液回收、术前自体贮血、术中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答:自体输血:(1)术中采取稀释性血液技术(等容稀释式自身输血):(2)术中回收式血液技术再利用(回收式自身输血)。熟练掌握血液成分输注指征。答:(一)外科输血原则:血容量损失在20%以内,使用晶体及胶体液;失血达血容量20%50%时,加输红细胞;失血超过血容量50%时,加输冰冻血浆、白蛋白;失血超过血容量80%以上时加输血小板和冷沉淀。1、悬浮红细

6、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C(1)血红蛋白100g1,可以不输。(2)血红蛋白V70g1,应考虑输。(3)血红蛋白在70100g1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2、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1)血小板计数1001091,可以不输。(2)血小板计数V50x1091,应考虑输。(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1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注: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3、新鲜冰冻血浆(F

7、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1)PT或APTT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悬浮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FFP:58m1kg)。(二)内科输血原则:1、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1)急性贫血:失血量V600m1,不输血;失血量800Iooom1时,可考虑输血;失血量在150Om1以上,需要输血。(2)慢性贫血:Hb60g1或红细胞压积0.2。(3)慢性贫血:Hb60IOOg/1,伴有明显症状者(

8、心悸、头晕、乏力)。2、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1)血小板计数501091一般不需输注:(2)血小板10-501091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3)血小板计数V5x1O91应立即输血小板防止出血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测CC1值。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11)X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IO11)o注:输注后血小板计数为输注后一小时测定值。CCI10者为输注有效。3、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多种凝

9、血因子回、回、团、团、团、团或抗凝血酶团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1015m1kg体重新鲜冰冻血浆。4、病毒灭活冰冻血浆: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5、洗涤红细胞:用于避免引起同种异型白细胞抗体和避免输入血浆中某些成分(如补体、凝集素、蛋白质等),包括对血浆蛋白过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患者。6、冷沉淀:主要用于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VWD),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因子团缺乏症患者。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团因子浓缩剂。(三)新生儿输血原则:1、急性失血的输血:有呼吸困难,HCT160次/分,收缩压50mmHg;48小时内

10、失血量血容量的10%,HCTVo.45。2、慢性失血的输血:出生后一周内HCTVo.30,心率160次/分,伴心脏扩大的中度至极重度贫血;HbV1OOg/1伴有贫血症状;HbVI30g1伴严重呼吸困难;出生时Hb10%;Hb130g1或HCT0.4并伴有急性心肺疾病的早产儿;早产儿生理性贫血HbV80100g1或HCTVO.250.30,临床因贫血已产生不利的影响;贫血导致充血性心衰者,可于24时内谨慎输注浓缩红细胞5m1kgo(四)成分血液:1、红细胞:200亳升全血制备的红细胞及添加剂为1个单位,约180m1。70Kg体重成人输注2U可使血红蛋白升高约10g1o婴儿每公斤体重输注红细胞IO

11、mI可使血红蛋白升高约30g/1o2、血小板:机采血小板1个治疗单位(10个制备单位)含血小板2.5x1n个。70Kg体重成人输注1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约提升血小板20x1071。成人出血2000m1,可考虑补充机采血小板:!治疗量。3、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而普通冰冻血浆仅含稳定凝血因子。一般凝血因子缺乏初次输注冰冻血浆剂量在15m1Kg体重左右,大出血和手术的初次剂量在3060m1Kg体重,多数凝血因子水平将上升25%50%4、冷沉淀:1个单位冷沉淀物由400m1全血分离出的血浆制备而成,容量为20-30m1,含有因子包和因子X团约Ioo1U、纤维蛋白原150200mg,还含

12、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结合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常用剂量为1.015个单位/1Okg体重,使纤维蛋白原水平维持在0.51.0g1成人出血2000m1,可考虑补充冷沉淀10单位。二、输血质量病程记录完整、详细(4分)现场核查及查看相关文件和记录:是否有制度规定监测时间点,至少包括:输血开始时、输血开始后15min、输血完成时。是否有制度规定监测内容,至少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记录内容是否包含:输血开始时间、输血完成时间、血液成分、剂量、有无不良反应。输血过程的输注时间、速度、顺序是否符合规范。三、应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以确定、评估和报告不良事件。(5分)查看文件、上报记录及访谈

13、:医院是否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输血不良事件的界定和分级。答:输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按照事件严重成都分四个等级。(1)团级为警告事件,是指患者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2)团级为不良后果事件,指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3)团级是未造成后果的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4)团级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访谈医生和护士:如何评估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描述你会做什么?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种类、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措施,如何记

14、录上报。核查上报记录。答:常见输血不良反应: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h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昨40跖伴有皮肤潮红、头捕,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h后缓解。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尊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亳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

15、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1,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5、循环超负荷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绢、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6、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一般在输血后10T4天起病,但最短可在输血后2天,最长则在输血后30天。临床以发热和皮疹多见。症状极不典型,易于药物、放疗等辅助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相混淆,因此极易被医务人员忽视。7、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如果发现或怀疑为迟发性输血反应,应有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一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