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讲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0198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训诂学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训诂学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训诂学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训诂学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训诂学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讲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训诂与训诂学阅读书目:郭在贻训诂学,中华书局,2005许威汉训诂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许威汉训诂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郭芹纳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齐佩培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20040引言训诂学发源于先秦,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是在近代。训诂学是语文学的一门分 支学科。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字学、音 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广义的语文学也包括语言学。现在往往将语文学包括 在语言学内。(源自辞海的解释)一、什么是训诂“训诂”这个说法很早就有了。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诂” 字亦作“故”。汉书艺文志著录齐、鲁、韩三家诗说,

2、每一类都有“故”若 干卷。这些今天都已经失传了。“训诂”两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诂训”就是“训诂二1 .从古人的训诂实践考察春秋时叔向说周颂,训诂已行。积累资料编成辞书,起于战国。两汉是训诂 学广泛运用的时期,不是开始。国语周语有记东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 “晋羊舌胖(XL名叔向)聘于周”事:他给周王卿土单靖公解释诗昊天有成 命篇(原文: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 单厥心,肆其靖之。)其中逐一解释单词九个:“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 密,宁也;缉,明也;熙,广(光)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昊天: 苍天。成命:既定的天命。二后:二

3、王,指周文王与周武王。成王:武王子, 名诵。康:安乐,安宁。夙夜:日夜,朝夕。基:谋划。命:政令。宥(ybu) 密:宽仁宁静。於(WU):叹词,有赞美之意。缉熙:光明。单:通“弹”,竭 尽。厥:其,指成王。肆:巩固。靖:安定。)春秋人读周初的书要注释,汉末 人读史记、汉书也常要注释。这种古书的注释,是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材 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这以毛亨注释诗经的诗经诂训传为 最早。另一种情况是从实际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 意义的体系。这以作者尚难考定的尔雅(它是按语义分类编集的字典)为最早。 毛诗诂训传和尔雅这两部书都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也是汉唐 以来

4、研究训诂的重要范例。汉唐以来的学者就是根据它们来寻求训诂的方法、体 例。归纳整理成若干训诂原则的,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古代的训诂是怎么回 事。2 .前人对“训诂”这一术语的解释(1)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 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形貌 以告人也。”又说:“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J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尔雅释 天:“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J这是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 古语。又如诗经释文:“楚人名火日燥,齐人日毁,吴人日火尾(hul)ow这

5、是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2)说文言部:“训I,说教也。从言,川声。”段玉裁注:“说教者,说 释而教之,必顺其理。引申之凡顺皆日训I。”又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段氏注云:“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十口所识 前言”意为众人记述、传播过去年代的事。按照这样的解释,训就是解释疏通, 诂(故)就是古代的语言,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换言之,将古代的话 加以解释,使之明白可晓,谓之训诂。(3)从语源学(研究语言中各个词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的学科叫做“词源 学”,也叫“语源学”,来源于拉丁语

6、etymology,原始意义应该是“真诠学”,即 探讨词的真正意义。)的角度来看,说文:“训I,说教也。从言,川声。”尔雅释 诂:“训,道也。“道通明 醇者疏醇也。”广雅:“训,顺也。”诗经大雅抑: “四方其训之”,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引作顺。说文:“驯,马顺也。从马, 川声。”按,训、顺、驯三字都从川声,盖川字之孳乳分化。贯穿通流者谓之川 (说文一一下:“川。贯穿通流水也”),川不流则成灾,故灾字古写从一阻川 (说文:“口,害也,从一源川”)。训、顺、驯三字均从川得声,因此都有疏 通、顺从的意思。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又:“古,故也,从 十口,识前言者也。”按,故、诂二字都是古字的

7、孳乳分化,诂是言之古,所以 加言旁以别于一般的古。这样,训有顺释之意,诂有古言之意,所以,从语源学 的角度来看,训诂也正是顺释古代语言的意思。(4)黄侃的论述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 思。这种解释,东汉的许慎和三国魏的张揖也有过,但黄侃的论述具有新的内容。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日嫔于京J (诗经大雅大明)。意 思是:挚国任姓的第二个女儿从殷商到周国的首都来做媳妇了。毛亨不把“京” 解作“京师”,而解作“大”,认为“大”是“京”本义。“京师”是“京”引申 义。“京”作“京师”解是众所周知的,无需解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已 经有词的本义

8、与引申义的概念。再看许慎在说文里说“诂。故言也”。魏张 揖在广雅里说“训I,顺也”,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古人已经能解说词的本义与 引申义了。而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而就是“顺”,“引 申”的意思。并以此概括一般,这就更周详而明确了,体现了对一个多义词词义 系统的较全面的认识,论述也进一步理论化了。在这个基础上。黄侃对“训诂” 的总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J(5)今人齐佩培在训诂学概论中说:“诂为故旧,古字古言的古音古义 谓之故,顺释疏解之便谓之训故。”认为训诂学是“历史语言学全体中的一环” “叫做古语义学”。(6)陆宗达的解释: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

9、用目的的一种工 具性的专门工作,叫做训诂。他把训诂学叫做文献语言学,胡朴安释之为“书本 子上的考古学”。(7)新版辞海的定义、钱大昕、孔颖达、马瑞辰等学者也给“训诂” 作过解释(略)。3 .“训诂”的定义(1)许威汉训诂学导论: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分开来讲,用通俗的 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如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用当代的 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如尔雅释诂: “乔、嵩、崇,高也。”方言第一:“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 齐宋之间谓之哲。”(2)陆宗达训诂简论:我们今天谈到“训诂”时,往往有两个不同的涵 义:一个是包含在古代注释和训诂专书

10、中的文献语言学的总称。它的研究范围还 不甚明确:在内部,包括后来的文字、语言、词汇、语法、修辞等,彼此并无分 工;在外部,与文献、校勘等学也未能划清界限。另一个则是与文字学、音韵学 互相并列的以研究语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语言文字学的一个独立的门类。综上所说,我们可以有个总的认识,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 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俗词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 是训诂的特定含义。二、什么是训诂学什么是训诂学,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1 .辞海的定义:“中国传统的研究词义的学科。偏重在研究古代的词义, 特别是以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为主。也综合分析古书中的语法、修辞等语 文

11、现象J2 .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的定义: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 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3 .齐佩玲训诂学概论: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 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例之。更进而温故知新, 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文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4 .郭在贻训诂学:训诂学不但要有系统性,这是它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 键所在,训诂学还需要有独创性和实用性。所谓独创性,就是说不要照抄前人的 研究成果,而是要从今天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训诂学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出新 的研究课题,总结新的理论和经验。

12、所谓实用性,就是说要把训诂学从“经学的 附庸”的旧框子里解放出来,使之为今天的语文教学、古籍整理和辞书编纂等工 作服务,并为今天的广大读者所欢迎。5 .郭芹纳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训诂规律的科学,是对训诂知识的理性认 识,是对训诂实践的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6 .许威汉训诂学导论: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 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科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 技术科学。三、训诂学的主要任务1 .郭芹纳训诂学:研究古代汉语中词语的形、音、义结合的形式与规律以 及如何正确解释这些词语的方法和条例,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2 .许威汉训诂学导论:训诂学的任务主要有三

13、项:(1)“释古今之异言J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古代词语。(晋郭璞尔雅释 诂注)(2) “通方俗之殊语。” 一一用通语释方言。(同上)(3)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一一说明事物的形貌让人了解。(毛诗诂训传 唐孔颖达疏)这三项任务表明训诂学是沟通古今语义的桥梁。从现在的和未来的要求看, 任务当然更加繁复,这就是要在保证完成上述三项任务的同时,全面完成两项根 本性的任务:第一,加强对训诂学史和训诂学方法论的研究,实现训诂学自身的建设与发 展;第二,总结训诂实践的经验,提高训诂工作水平,促进古文教学、古籍整理 和词典编纂等等。20世纪80年代初,南开大学资深教授邢公腕认为,“一切涉 及中国古代文献的学问都

14、必须用训诂学来做它的研究工具J (天津师专学 报)1983年1期)四、训诂学的研究对象郭芹纳训诂学:传统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语义, 也综合分析古书中的语法、修辞、以及文章的思想内容等等。但是,今天的训诂 学,已不再局限于汉魏以前的古代书面语言,而扩展到唐宋元明乃至有清一代的 俗语词,并且波及到文学、历史、教育、医药、农林、经济、军事、宗教、烹饪 等学科领域。应该说,从先秦两汉的典籍到唐宋以后的古白话作品等历代文献资 料中的任何语言障碍,都可以成为当代训诂学研究的对象。黄侃先生说:“小学 之于群籍,由经史以至词曲,皆不能离之。而或以治小学仅为读周秦两汉之书, 误矣的确如此。五

15、、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以正确解释古代的词义为核心的,它是学习和 研究古代文献资料者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也是今天从事语文工作的人经常要接 触到的。要是没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从事语文工作就难免显得浅尝辄止,捉襟 见肘,即使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般语言现象,也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给有关工作带来损失。戴震说,若无训诂,“犹渡江河而弃舟楫,欲登高而 无阶梯。”胡适之文存二集卷一论墨学:“至于治古书之法,无论治经治子,要 皆当以校勘训诂之法为初步。校勘已审,然后本子可读;本子可读,然后训诂可 明;训诂明,然后义理可定。”已经学过古代汉语课,为什么还要学习训诂学呢?洪诚先生说:“在 古代汉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一词一句的解释,无处不是训诂方法的应用。 只是有的应用正确,有的应用错误罢了。”“研究过训诂学与否,在阅读古籍时, 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多,分析问题比较细致、 准确;后者每失之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会产生不应有的错误J 这一番话,精辟地说明了古代汉语同训诂学的关系,说明了学习训诂 学的重要意义。例一: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晋人杜预注云:“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这种说法显然是望文生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