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02005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以德育人 育完美之人.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德育人育完美之人【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如果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做得再好,也难成大器。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期,具有很强的塑造性,正是建立良好道德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小抓起,而小学的德育工作主要是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蕴含了可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培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生曾在学校门口见到这样的一个情景:一位年迈的

2、老人去接放学的孙子,孩子来到门口一见到自己的奶奶,就迅速把背上的沉甸甸的书包递给了老人,老人一身不吭地接过包,孩子便大摇大摆地走在老人前面,丝毫没发觉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老人便一痛一拐地抱着包跟在孩子身后,旁边的人面面相觑,似有不满,但老人却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这样的情景在学校门口时常看到。目前,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人们对90后人的品德多有质疑,孩子固然不对,但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孩子行为的背后,家长和学校为孩子提供的是什么?长辈的溺爱、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望、学校里以成绩论高低的评价标准,忽视了成绩以外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我们还能期望他们懂得关爱老人、孝敬父母吗?那

3、么,究竟该怎样教育孩子呢?曾有教育家说过:“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这就是说教书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结构,提高操作技能的过程;也是陶冶情操、提高人文道德素养的过程。学生德育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养成懂得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的良好道德品质,使学生做任何事情之前,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行动,及时制止自己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各种良好的习惯尚未形成,如果思想品质出了问题,尽管其它方面素质再高,也难

4、成大器。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从小抓起,而小学的德育主要是习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包含了巨大的能量,甚至以后一生都受其影响。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困境。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守纪律、懂得关心他人、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勇于向上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忽视,如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家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营造学校德育文化,

5、使学生受到熏陶。“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学校可充分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和广播室的作用,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故事,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德育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其次,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加强德育氛围,让学生处处感受到品德的教育,让内心深处的心灵得到净化,行为举止得到规范。如:在每年的元旦、清明节、母亲节、国庆节、重阳节等利用主题校会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然后通过板报、手抄报等方式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生活,这样不仅使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深化,还使学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得到锻炼,从行为上受

6、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熏陶。同样还能让小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使其沐浴在革命烈士的教育之下,让小学生在视觉上体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二、利用各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其中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利用各门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现在各学科教学内容

7、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渗透了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和谐、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譬如: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作家作品等渗透德育思想,又要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使学生脱离思想教育。例如:孔融让梨这篇课文,在讲述故事的背后,又教育孩子们要谦让,要学会把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再如:村庄讲述了一个村子面貌的变化,教育孩子们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思想。体育课需让学生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科学老师要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

8、接点放在实验上,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实事求是的道理,激发他们为国争光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在实验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德课更要抓住该科目的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音乐、美术教学要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体验着生命的增值和律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党和祖国的感情。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学生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并养成劳动的习惯。三、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进行德育。要搞好学生德育

9、工作,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说教,还得走出课堂,发挥教师的行为表率作用,用无声的示范行为使学生从视觉上得到直观的感受。教师是学生心智启蒙、培育、发展的导师,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个帮助、一句问候时刻提醒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素养的人。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良好行为的重要性,教师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一个好榜样。”这也说明,对学生进行教育,需要教师在嘴上说教,也需要教师在无声的示范上去影响、感染学生,从行为上做出学生的好榜样,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试想一下,如

10、果一个老师经常与人吵架,又怎能使学生学会谦让,如果一个教师在劳动时,光做“指挥家”,又怎能使学生个个干得热火朝天呢,如果一个老师总是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又怎能使学生爱护集体呢我想,如果每个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学生的榜样,那么,许多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教师良好的表率本身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很容易被小学生模仿,容易被他们所接受。需要教师从心里、从行为上做出良好的表率作用,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四、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只喊口号不行,只靠教师在学校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参与,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家庭是一个人最

11、早生活的环境,父母是孩子幼小心灵上的最亲近的引导人,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思想等德育因素都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前哨阵地,是学校德育的补充、巩固和深化。家庭成员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心理素质对孩子的德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引导孩子的思想道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善恶、是非、美丑的观念和判断,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较大的影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尚的品德。家长的教育就如给孩子点亮了一盏明亮的大灯,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走。孩子将会从家长不断地谆谆教导中形成良好的

12、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因此,家庭教育是保证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条件,学校教育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辅助下能够教育孩子朝着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总之,小学生的良好道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结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从小事做起,从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通过诸方的努力冲破障碍,使小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做有知识、有道德的社会接班人。参考文献1陈永刚.浅谈现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建议J.企业技术开发.2009(2).2 .刘宝忠.谈家庭教育J.黑河教育.2005(1)17.3 .增城市荔城第一小学德育课题组.贴近生活实际创新德育方法J.教育学刊.2009(2)37-38.4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5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6 .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7 .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5.8 .汪风炎.浅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如何走出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作者简介:姓名:高志玉性别:女民族:壮族工作单位:麻栗镇南油小学职务:教师通讯地址: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油小学电话:18087687586邮编:663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