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务六村教育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务六村教育发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那务六村教育发展解放之初,在党和政府的倡议和关护下,六村境内的六村、灯攀、禾堂地等村庄开办了初级小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招收当地适龄儿童,学生人数较少,办学规模小,中高年级则转往周边的勒竹围就读。六十年代,六村初小由旁边的油行迁到六村旧城附近办学。三个分教点有效完成了扫瞎工作。文革时期,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号召,学校于1969年春季至1980年附设有初中班,期间称为六村学校。学校开荒种植甘蔗。1969年,初中班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后来,初中班撤并于壶铜中学,割掉了小学兼办初中的尾巴。1968年,六村学校取消校长制,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对学校进行管理,直至1978
2、年后才恢复校长制,并逐渐实行校长负责制。1970年后,高华农中曾一度迁入南地坡生产队办学,吸引周边村庄适龄学生入读,提高了六村的社会知名度。1980年,为了抓好学前教育,六村小学开始招收学前班,对象为各生产队6周岁幼儿,班额40人,学习期限一年。八十年代初,六村大队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小学部整体迁入灯集,与灯集初小合并。1982年,学校由五年制恢复为六年制。1988年,化州县农村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各村委会辖内的小学由村委会管理。1991年,六村小学开展改危而决定搬迁,选址白坟坡,广大村民参与建设新教学楼,翌年,竣工使用。新校区因地制宜,进行合理布局,不断完善校园建设。同时,六村小学
3、领导班子与六村管理区干群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原六村初小遗址和白坟坡地块置换利用,六村小学让出六村初小遗址,产权转归六村自然村,白坟坡地块归属六村小学。目前.,六村初小遗址由村集体所有分到村民个人,自主利用。原灯集校区改设学前班至二年级,以解决当地村庄孩子上学难等问题。前几年根据上级的要求撤并了灯集和禾堂地两个分教点。六村小学狠抓“三风”建设,创教育工作新局面,办一流的现代化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学校重视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成果不断涌现,树立了“文明、团结、勤奋、创新”的校园精神。2002年8月,那务镇教办任命徐朝东为六村小学校长,与教导主任赖章汉搭班子。新班子
4、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重申办学宗旨,实行从严治校,整顿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管理教育,刹住歪风邪气,取得了良好成效。2014年元月,乘着教育创强的东风,六村村委会和六村小学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捐款,掀起捐资助学浪潮。六村小学现有学生一百多人,7个教学班,10名教师,师资队伍学科配套,结构合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90%的专任教师一专多能,能适应两门以上学科教学。六村村委会的小学适龄儿童均按法定时间全部入学,学龄人口入学率达99.9%以上,年辍学率控制为0,毕业率达100%。办学五十多年来,六村小学忠诚党的教育,执行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2004年夏天,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热心教育人士在六村投资创办幼儿园,位于六村村委会办公楼处,属于民办性质,招收各自然村3至6周岁儿童,调整了村庄教育结构,满足了家长让子女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需求,后与上垠幼儿园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