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 互助共学 深化表达——立学课堂视域下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驱动 互助共学 深化表达——立学课堂视域下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问题驱动互助共学深化表达一一“立学课堂”视域下五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立学课堂”强化了这一理念的落实,提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改变学生当下的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的内容,以问题为引领,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笔者以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教材为依托,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在教学中探索“立学课堂”的具体行动范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由学习知识为中心向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转变。一、问题立“学”的探究策略1前置任务,激发探究学习任务前置,即在教学前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借助预习及自身
2、的知识储备完成学习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前置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有效先学有备而来,更利于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如: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在授课之前,我先布置了课前任务,引导学生分四步开展自学:读一读,回忆搭石将相和中“集中注意力,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运用这些默读的方法阅读课文,记下自己所用的时间;圈一圈,圈出自己刚才阅读中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写一写,想想题目为什么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书中简单批注。四项学习任务指
3、向单元要素的训练,通过自读自测,学生梳理并巩固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通过前置问题的探究学习,学生能够切身体验到“带问题阅读”的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的养成。2 .对比阅读,深入探究对比阅读就是将几篇题材内容、写作方法相近或相对的文章放在一起比对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比照、辨析,才更有助于学生明晰文章间的差异,便于学生把握文本的特点。松鼠一文在说明方法、语言风格方面与太阳迥然不同。教学松鼠时,我选取了三段类似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说明方法多样的句段,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句段:松鼠体形匀称,四肢矫健,体重大约360克,体长一般在1826厘米。尾巴又长又粗,像一把毛茸茸的扫把。尾巴的长度大约
4、占到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通常情况雄性的松鼠比雌性松鼠体重稍轻一点。句段:松鼠的窝通常会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一般距离地面8-16米。它先将一些小木片、树皮、树枝交错摆放,再在上面弄一个盖,预防下雨时漏水。松鼠还会在窝里垫一些柔软的杂物,如:鸟羽、干草、枯叶、干苔麻、松针等。句段:松鼠一般每年生育两次,每胎35只。刚出生的小松鼠体重在七八克左右,全身光滑无毛。学生先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这三个句段在课文中相对应的内容,做上记号。再逐句分析其表达方法及语言风格,并与书中句段比对谈谈喜欢哪一种表达方法。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达成共识: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介绍说明,就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写
5、作时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及语言风格进行介绍说明。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于科普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的差异及其特点才感受真切,心领神会。3 .问题驱动,层层探究教学示儿时,我将示儿与题临安邸两首诗穿插教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了解南宋的时代背景,深切体悟陆游及林升为国家命运多舛、朝廷权贵苟且偷安的悲伤、愤慨之情。我分别设计以下问题:找一找,在示儿一诗中哪一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请把它圈出来。自由读题临安邸,想一想,在这首诗中你看到怎样的场景?陆游在临终之际向儿子交代了什么?一个85岁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在临终之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寻常的行为呢?再读题临安邸一诗,看看从诗中的哪一个
6、字你感受到权贵们的苟且偷安,寻欢作乐?请把字圈出来,和同桌说一说。通过层层问题驱动,学生读文深入,体会深刻。示儿一诗,抓住“但悲不见九州同”“家祭勿忘告乃翁”,引导学生体会陆游至死“不忘”九州大同,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题临安邸则抓住“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引导学生感悟当朝者受奢靡之风、享乐之风所熏染,终日纸醉金迷、醉生梦死,进而体悟林升因权贵们“忘”记收复失地,忘记百姓,忘记责任的悲愤。当朝权贵的“忘”与陆游的“不忘”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在一次次的诵读、品析中,深切感受到陆游临终时为国家命运所悲伤的爱国热情以及林升为当权者不顾使命、安于享乐行径的愤慨之情。二、活动立“意”的共
7、学策略1绘制导图,梳理脉络思维导图以直观和实用在语文教学中占了一席之地,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文中的重要信息按照自己的阅读理解转化成层次清楚的图文形式,有利于学生建构较清晰的知识体系。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作者将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融在孩子们一路寻找月亮踪迹的描写中。课文语言有韵味,真实与虚幻相结合,学生却不易读懂。教学时,我紧扣略读提示中“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哪里“这一问题,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与同桌共同梳理月迹的课文脉络导图,学生依据“中堂赏月”“院里寻月”“河边追月”这三个主脉络,从文中提取“竹窗帘上”“穿衣镜上”“葡萄叶上”等关键信息,理清“我们”寻找月亮的足迹,文章的线索一下子就明朗
8、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品析文中优美句段,与文中人物对话就一气呵成。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对“月”的美好也体悟较深刻。2.小组互动,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立学课堂”的重要体现,在课堂上通过在学习小组内、在班级内的互动合作学习,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要素是“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教学忆读书一课时,因教材中关于读书方面的信息丰富,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定在“梳理作者读书经历及其对于好书的看法”上。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第一次合作学习:学习活动一围绕“忆”开展小组讨论,梳理作者的读书经历,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梳理信息的。学
9、生运用之前掌握的“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理清了作者各个阶段的读书年龄及其阅读的书籍。然后借助全班交流的机会,给予学生一些梳理方法的指导。在学生比对各类方法了解各自的优势后,开展第二次合作学习:学习活动二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好书的标准,提取重要信息,并选择一种梳理信息的方法,小组合作整理信息。学生小组合作时自主圈画、推敲、品味重点词句,有的小组运用圈画法,在书中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时间、书名以及作者阅读感受的关键词;有的小组采用列时间轴的方法,将作者的读书经历串成一条清晰的线索;还有的小组通过列图表的方法,分项比对作者对阅读的书籍的态度,从中归纳出作者对于好书的标准。小组合
10、作中,学生先自读感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后,再通过组内及小组间的互动交流、互学互助,学生的学习潜能被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三、拓展立“言”的表达策略1 .补充练笔,深化主旨教材中许多课文作者会省略一些情节,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空白”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紧扣单元要素适当补充写话,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对单元训练点的巩固。教学长相思这首词时,在学生理解了词句的意思,明晰词中静态、动态的描写方法,体会纳兰性德因远离家乡而夜不能寐、倍加思乡的情感后,我提出问题:“纳兰性德的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记忆中的故园究竟是怎样的画面
11、才让他念念不忘呢?”启发学生想象一一阳光明媚的春日,在鸟语花香的田野上月光皎洁的夜晚,和家人坐在院中金风送爽的秋日,和知己好友共邀登山鼓励学生运用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方法描绘作者故园的美景。学生的笔下呈现出一幅幅温馨融融、安逸美好的生活画卷。这练笔的安排既巩固了本单元静态、动态描写方法的训练,又加深了学生对于纳兰性德思乡之甚的理解。2 .创设情境,乐于表达立足文本,以文中情节为依托,创设情境勾连学生自身生活体验,学生表达的愿望会极大地调动起来,这样可以创设出“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佳境。教学慈母情深一课时,我抓住“鼻子一酸”,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文中的哪些句子,哪些描
12、写令我“鼻子一酸”?通过自读感悟,学生从文中关键句段中体会到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体会母亲工作的疲惫,体会到母亲工作的忙碌,这些语句与母亲塞钱时的毫不犹豫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这才能体会出这1元5角对于梁晓声来说不仅仅是钱,而是母亲的心血、母亲的关怀,是化不开的母爱。最后再回到“鼻子一酸”,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为什么我会鼻子一酸?”学生才能读懂作者的心疼、愧疚、自责、苦涩。此刻抛出问题“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将文中的阅读体验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相结合,学生自然而然联想起“生病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雨时倾斜的雨伞”“清晨忙碌做早餐的身影”“下雨天负重前行那弯曲的脊背”一幕幕令学
13、生“鼻子一酸”的场景从学生的脑中、心中喷涌而出,由心而发的文字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学生真实、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其语言表达的能力才会不断得到提升。立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驱动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乐意交流,在合作共学的学习氛围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体验,建构认知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二、精心设计,循序渐进1创设趣味情境,激发符号意识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函数思想,还是符号思想的典型代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从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事物入手,使生活情境“数学化工学生在操作中
14、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过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所得的结论具有一般性,从内心感知新知识的优越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案例制造知识冲突,学生产生抽象概括的需求,如用小棒摆三角形,观察小棒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后,学生观察并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口头表达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尝试用一个式子把说出来的和没说出的情况都表示出来,学生就会产生用字母表示复杂关系的求知欲,主动去寻求解决的办法。2 .注重探索过程,强化符号意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和反复的过程,在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时,必然会存在很多困难。因此,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对新知识的恐惧和排斥,再通过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理解字母
15、的意义和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小问题”,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在错误中不断深化符号意识。例如学生在最开始概括时可能会选择图形或文字来表达关系,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表示肯定,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的想法作为生长点,有针对性的启发学生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想法和自我总结,直到内心真正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自愿选择使用这一方式。3 .灵活运用知识,提升符号意识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出示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中逐步渗透符号意识。如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妈妈和孩子的年龄差、鸡兔同笼等问题入
16、手,消除学生的陌生感,主动并乐于探索。习题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可以同桌互助动手拼一拼,可以做游戏比一比哪个小组学得更好,保证全员参与,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赞美和奖赏,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习题的训练要从多种角度,重点对字母的意义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进行强化练习,要体现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值,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从静态到动态,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又一次得到扩展。三、总结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还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不断探索中体会用字母表示变量能概括出一般的规律,感受其简洁性和概括性的优越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能站得高,立意深远,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