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说明书.docx(9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说明书龙南市自然资源局龙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二二年十一月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论证审查意见2023年6月16日,赣州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了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审查会。与会专家(名单附后)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汇报,审查了规划文本、编制说明、附图、附表等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形成如下意见:1.规划落实了上位规划,衔接了龙南市相关规划,资料收集齐全,数据详实,满足编制要求。2,规划框架总体合理,思路较为清晰,重点突出,符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通知(赣自然资办发20236
2、7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3.规划内容较为全面,在系统分析龙南市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设置了生态修复分区、目标和重大工程,基本符合龙南市生态修复实际,提出的实施保障措施针对性较强。与会专家原则同意规划通过论证审查,建议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照有关程序报批实施。2023年6月16日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专家论证审查会专家组成员名单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签名组长饶运章教授采矿工程江西理工大学成员何伟民教授级高工林业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刘国平高工环境监测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林建平副教授土地规划赣南师范大学予刘东生高工水土保持赣州巾水保局IQz-.t
3、1x一、规划编制背景1(一)规划编制意义1(二)省级层面对规划编制的需求3(三)市级层面对规划编制的需求5(四)县(区、市)级层面对规划编制的需求6二、规划编制过程10(一)编制依据10(二)编制原则17(三)编制过程18三、规划基础数据25(一)基础数据、来源及用途说明25(二)基础图件编制说明29四、规划目标设置依据及指标说明31(一)目标设置依据31(二)主要指标设置说明31五、生态修复分区34(一)分区划分原则34(二)分区依据与方法35六、重点任务安排依据与说明38(一)重点任务安排依据38(二)重点任务安排说明38七、重大工程布设依据与说明43(一)重大工程布设依据43(二)重大工
4、程布设说明43八、成本效益47(一)资金需求与估算依据47(二)生态修复实施效益48九、规划保障机制55(一)省市两级生态修复实施相关政策措施55(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主要内容57十、规划的衔接、协调64(一)与国家生态修复领域重大规划的衔接64(二)与江西省重大发展战略规划的衔接64(三)与赣州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衔接.66(四)与龙南市“十四五”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66(五)与龙南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股室“十四五”工作的衔接67十一、公众参与及反馈意见采纳情况68(一)公众参与情况说明68(二)反馈意见采纳情况69十二、规划成果70(一)规划文本70(二)规划说明71(三)规划图件
5、76(四)规划编制协调机构及编制单位77附表龙南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项目清单.78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龙南市地理位置图79附图2龙南市自然地理格局图80附图3龙南市小流域分布图81附图4龙南市交通干线网络图82附图5龙南市自然保护地分布图83附图6龙南市历史遗留矿山分布图84附图7龙南市城乡空间发展格局示意图85附图8龙南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图86附图9龙南市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图87附图10龙南市生态敏感性评价图88附图11龙南市农业适宜性评价图89附图12龙南市城镇适宜性评价图90附图13国家和江西省关于龙南市主体功能区划图91附图14龙南市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92
6、附图15龙南市生态修复总体布局图93附图16龙南市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分布图94附件征求意见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规划编制背景(一)规划编制意义生态修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修复规划是实施生态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永续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方略,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历史高度和战略地位。20
7、18年4月9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赋予了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职责”。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这一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全方位系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定位于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在一定时间周期、一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其核心是通过研究编制规划,统筹设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实施范围、预期目标、工程内容、技术要求、投资计划和实施路径,以
8、有效保障和综合提升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活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成为系统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的优先任务。江西省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省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江西大力开展了赣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森林湿地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耕地保护和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工作,系统推进了龙南市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生态保护和整治修复工作,水土流失面积持续减少,林草覆盖情况明显改观,沟坡丘壑土地得到有效整治,农田土壤污染得到较好控制,
9、有效改善了稀土矿区流域水质,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全市国土空间修复得到长足发展。龙南市地处赣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赣江上游源头区,水资源丰富,是鄱阳湖的重要补给区,是长江流域下游的重要水源区,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在国家推进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助力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形势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越发突出,在2023年6月龙南撤县设市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以及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管控的背景下,推动龙南市国土空间生态修
10、复,不仅是促进“生存线”“保障线”“生态线”和“发展线”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全市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把龙南建设成为赣州市次中心城市、打造赣深高铁沿线“工业强、旅游旺、城乡美、百姓富”明珠市、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龙南样板”的重要举措和必要路径。(二)省级层面对规划编制的需求推进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依法履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为贯彻落实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2023-2035年),充分衔接江西省“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统筹谋划辖区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科学
11、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推动重大工程项目落地。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厅于2023年7月29日下发了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通知(赣自然资办发(2023)67号),文件明确了规划定位、总体思路、规划期限、规划任务、规划目标和规划编制程序和主要成果要求,通知要求:1 .指导思想县级生态修复规划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以全面提升长江经济带和鄱阳湖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为目标,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为主线,以系统解决核心生态
12、问题为导向,以流域上下游与自然地理单元为布局,分时序组织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全面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建立健全生态修复体制机制,推进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新格局,为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美丽中国“龙南样板”奠定坚实生态基础。2 .规划定位通知指出县级规划属于同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对国家、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目标任务的细化落实,是对本行政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具体安排,侧重项目实施性和操作性。3 .规划期划定规划以2023年为规划基准年,2025年为规划目标年,展望至2035年。4
13、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包括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龙南市行政管辖范围内国土总面积1646平方公里。5 .规划目标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通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依据相关标准,落实上级规划,衔接同级规划,在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生态现状和生态问题判识基础上,坚持上下衔接、左右协同、精准定位、落实传导的原则,重点从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受损重要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系统质量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规划任务完成考核等方面,科学落实2025年目标,提出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三)市级层面对规划编制的需求赣州市已进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市
14、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5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一定要保护好,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为此,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订)的通知(赣市办字(2017)43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办字(2018)27号)、赣州市废弃稀土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后期管护管
15、理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赣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州市总林长令(2023)1号、赣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力实施裸露山体增绿复绿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十四五”期间,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履行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筹和科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市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实施意见(赣发(2019)12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9)40号)要求,为做好我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及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市“十四五”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赣州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为专项规划之一。通知明确了赣州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分工。以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