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暑假在家里拜读了闫学所写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觉得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它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科书,读来感到很神圣,我不自觉地用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划出了其中的一些经典句子,并在书中做了少许批注。同时感慨它又是一本非常精彩的故事书,读来感到像是在聆听一位长者在向我们讲述班主任的成长故事,没有生涩难懂的纯理论,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教育实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带着义务与责任感活在世上中的第三小节“教学生约束自己“还有第二章中“批判和表扬“。一看到“约束”这个词,我的头脑中立马闪现出与之相关的同义词规矩”俗话说得好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规
2、矩才能约束行为,而我在学校,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做事随心所欲,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家长们从来不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才多少岁,而孩子的Zi制力弱,除了抱怨,到底有没有想方法来提高他们的Zi制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些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们需要做的最为紧要最为迫切的事情就是教育这些孩子学会操纵、约束自己,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在教育中的许多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在这里,我必须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班的小成同学,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许Zi制力差的孩子不了解有多少个,但是三年级了,Zi制力差成这样的,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如果天气好,早上十点多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操场上做
3、操,同学排着长长的队伍,依次往操场的方向走去,这个时候,队伍中传来极不和谐的声音,“老师,小成又插队,他每次都乱站,总记不住自己的位置在这里我必须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因为我们做操排队的时间比拟紧凑,楼上也有六年级的马上要下来排队作操,所以我整队的时间比拟紧,因而以往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要么同学们无所谓,要么被我无视过去了,但是到了这一次,我下决心要好好惩处一下”他,我让其他学生先下去,把张嘉成喊到我的办公室,轻声问他为什么每一次排队都乱站,他只是低着头,眼睛看着地面,两只手交叉着,不说话,好像只要打定主意不说话,这个事情就能就此揭过,办公室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我说,我并没有批判你的意思,我只
4、是想要你给我一个理由,因为我觉得你也不是那种乱插队的人,果然,在我流露出一点信托的迹象后,他马上就说:“我记不得我的位置,因为我不认识我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我很惊讶,三年了,他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同班同学,他这是有多把自己排斥在班级之外,我突然想起以前他对我说的话,他说,我在班上没有朋友,除了“小涛”,因为他成绩也不好,所以我们俩就一起玩。那时候我还觉得,肯定是这孩子嘴硬,班上55个孩子,再怎么内向,也会有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小圈子,我回过神,脑子里迅速想着解决的方法,我把他拉到我的身边,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老师就了解你不是一个乱插队的孩子,但是你每一次乱插队,都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了解吗,其次,你破坏
5、了班规,做操排队的是要“快静齐”因为你乱排队,所以导致队伍乱糟糟的,既影响排队的速度,又影响队伍的纪律,他似懂非懂的看着我,认错特别快,我也并未期待他一次就能明白,只是如果我能就这件事在他心里播下一颗“规则”的种子,那也不算全无收获,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明智的意志治理意志薄弱、经验贫乏和感情冲动,由于儿童还不太会操纵自己的意志,以至于无视了“规则”因此成人应当采取一种谅解的态度,但是他并不强调对这些孩子无限的纵容,所以,在最后,我带着他去找做操排队的位置,告诉他排他前面和站他后面的同学的名字,并让那两位同学,在下一次出去做操时记得提示他站到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上,并再次强调,如果
6、下一次还因为站错位置而导致做操的队伍闹哄哄的,那老师就要请他在下一周的班会上,把班规班矩全都说一遍。他连连点头,表示明白了,以后会好好排队,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说教会孩子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小学良好学习的开端,那么批判和表扬则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加油站,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批判和表扬,这是每天都会发生的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孩子做错了事情就要批判,预防他在坏的路上越走越远,孩子做对了事情,就该表扬,以加强他此类正确的行为,不管是批判还是表扬,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满油,得到更好的开展,而对于学生来说,怎样的批判和表扬是适宜的、有效的,读了这本书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批判,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提示
7、教师:老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特长看到需要责备、毫不留情的东西。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就在许多老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作斗争。值得去责备的却是那种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这让我想到了以前教的学生,聪聪是一个成绩比拟差的男孩子,而茉是一个成绩很优秀的女孩子,显而易见,聪聪在学习上有很多的坏毛病,大家在很认真的上课时,他在看窗外的风景,大家在安静的写作业时,他把橡皮用尺子切成小块,在课桌上玩游戏,只要不跟学习有关的事,他好似都能特别快的进入状态,所以,他经常接受我的“教育”,而茉了,她上课认真,成绩优秀,援助同学,理所应当的,她做的每一件事情好像
8、都自带了光环,接受了我和班上同学的表扬,直到有一次,班上同学跑来跟我讲茉的“坏话”她说茉下课的跟同学们说,如果不给东西给她吃,或者不把她新买的笔送给茉,下一次,她就会在中午午休的时候记她的名字,听到这个事,我简直不敢信任,我心目中的好学生,我天天表扬的好学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其实认真想来,也是有迹可循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表扬孩子也是一门艺术,不能让学生只是因为得到表扬才做好事,如果只有表扬才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那就埋伏着一种危险,这种危险就是引发学生的虚荣心,让她只是为了表扬才去做的好事,她认真听课,成绩优秀,援助同学不是基于内心深处的向善向上的自觉意识,而是为了做给别人看,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所以在下课期间,她就会为了想要同学的新的笔而威胁同学,损害别人的利益。而聪聪对于我的批判,好似已经很习惯了,刚开始还配颜,到了后面,全无所谓,其实我们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谁没有走过神?谁没有把橡皮擦当玩具了?可以包容,但是不必纵容,一昧的批判只会适得其反呀。说实话,断断续续看完这本书,每一次都会被苏霍姆林斯基那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折服!都说爱读书的孩子最美,我想,爱读书的老师也应该是最美的。那么,就让我们爱上阅读,用心工作,成为最美的班主任,最美的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