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GDF000012023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CGDF000012023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13.020.30Z04T/CGDF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团体标准T/CGDF00001-2023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StandardforVerificationofRiskManagementandControIofSoiIContaminatedbyHeavyMetaIs:1andforconstruction2023-01-29发布2023-02-05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发布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原则35工作内容和程序36初期准备57实地采样调查68样品检测分析89风险管控评估810组织监督评估1
2、411编制评估报告15附录A(资料性附录)调查信息表16附录B(资料性附录)社会公众调查问卷20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值22附录D(资料性附录)配对样本T检验23附录E(资料性附录)层次分析法基本步骤24附录F(资料性附录)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报告编制说明.29刖百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防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地块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加强监督和管理,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的原则、工作内容和程序及技术要求等。本标准的附录为
3、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联合长沙市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研究制订。本标准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负责解释。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绿发会团体标准研发管理中心长沙市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名单:周晋峰马勇杨晓红陆慧谢晴唐玲潘东海张永飞刘梦王岩青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的原则、工作内容和程序及技术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工程、修复工程、后期维护等评估工作。本标准适用于即时、月度、季度、年度、持续多年的重金
4、属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评价与监督。本标准不适用于农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变更其用途为建设用地的,可参照该标准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致病性生物污染地块的评价和监督。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6600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堆放(填埋)场HJ25.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4建
5、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HJ25.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68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Z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T/CGDFOOOO1生物多样性调杳与监测标准T/CGDF00002生物多样性评估标准T/CGDF00003生物多样性修复标准3术语和定义3.1 建设用地1andforconstruction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
6、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3.2 农用地Agricu1tura11and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3.3 土壤Soi1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3.4 土壤重金属污染Soi1HeavyMeta1Po11ution是指因人为因素导致重金属或其化合物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3.5 风险管控RiskManagementandContro1主要是指利用工程措施
7、将污染物封存在原地,限制污染物迁移,切断暴露途径,降低污染物的暴露风险,保护受体安全。本标准所指风险管控措施,包括固化/稳定化、封顶、阻隔填埋、地下水阻隔墙、可渗透反应墙等。3.6 风险管控评估VerificationofRiskManagementandContro1通过资料回顾与现场踏勘、布点采样与实验室检测,综合评估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或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4基本原则4.1 科学性应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际评估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对评估对象开展效果评估,客观反映风险管控或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4.2 全面性综合考虑体现污染场地风险管控效果的各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8、指标,尽可能构建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采用通用的计算方法,降低评估结果的偏差。4.3可操作性本标准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简明扼要,所涉及的数据信息易获取,指数计算方法简单,操作性强。4.4 公众参与性依据本标准设计的评估内容、评估指标、以及评估结果应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公开透明,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实施参与式监督与评估。5工作内容和程序风险管控评估的目的,是评估工程措施是否有效控制风险,即降低对居住、工作等人群长期暴露于土壤污染物的不利影响,一般在工程设施完工1年内开始开展,一直延续到受污染土壤修复完成为止。原则上,应定期(如每年)开展风险管控评估,监控风险管控和修
9、复效果。此标准中,通过资料回顾与现场踏勘、布点调查采样与实验室检测,综合评估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或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启动评估资料搜集现场踏勘入户访谈实施布点采样和调查检测图1.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评估工作程序5.1 背景调查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获取污染修复场地相关的环评报告和验收报告,了解污染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基本信息、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和修复技术等。5.2 实地布点采样和检测分析基于初期准备阶段确定的污染地块信息,结合污染地块的特点,针对不同的风险管控要求、修复模式和技术,确定布点数量和位置,采集一定数量的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样品
10、,测定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毒性等。同时,对布点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5.3 风险管控评估根据风险管控目标,制定指标体系,确定评估方法,得出评估结果,组织监督评估,编制风险管控评估报告。具体的工作流程见图Io6初期准备6.1 资料收集通过信息检索、部门走访、电话咨询和申请信息公开等途径,广泛收集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的相关资料,包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工程实施方案、工程设计资料、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施工与运行过程中监测数据、验收报告等,用以了解污染地块及其周边区域的信息,包括地质、水文、生物等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污染历史、风
11、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6.2 现场踏勘通过对污染修复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设施的现场调查,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风险管控和修复设施工程的性能和运行情况。踏勘人员可通过照片、视频、录音、文字等方式,记录现场踏勘情况。6.3 人员访谈针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所涉及的疑问,向了解地块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包括地块管理机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地块过去和现在各阶段的使用者、以及相邻地块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当面或是电话交流的方式,进行信息补充和考证已有资料。6.4 调研人员培训首先,对参与调研的人员进行污染物防护培训。了解地块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的基本情况,确定污染物
12、,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护方法的培训,以防在采样过程中不正确的操作对调研人员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对调研人员进行调查、采样方法以及评估指数计算等方面的培训,规范完整地保存调查记录和待检测样品,如现场图片、访谈内容文字或视频记录等和待检测样品,确保评估指数的计算正确、评估结果可信。7实地采样调查7.1 评估对象的确定根据前期资料调查和现场踏查,确定污染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块边界,并结合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工程实施方案等,并增加在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污染的场地作为评估对象,如污染土壤暂存区、修复设施所在区、处理污染物的场地、污染土壤在运输、异地堆置和处理所涉及的场地等。进行污染地
13、块风险管控评估时,同时应尽量选取同市(县)域或是省域内土壤类型相似的、未受污染地块,作为土壤取样和空气降尘取样的对照区。而将流经污染地块的河流和地下水的未受污染的上游,作为水样取样的对照区。尽量保证污染地块与对照区其他环境条件的一致性。对照区的数量一般为12个。7.2 布点方法和数量(1)确定布点区域土壤样和水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布点区域,为根据7.1确定的评估对象所在的上游、内部、下游划分的3个小区;空气降尘取样的布点区域为评估对象所在地盛行风向的上风口、内部和下风口划分的3个小区。上游和下游、上风口和下风口小区边界,可根据当地实际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特征、以及风险管控工程维护设施的外边缘确
14、定。图2.布点区域示意图,(a)壤样和水样;(b)空气降尘样.根据各小区的面积,结合专业判断,确定布点区域的位置和数量,推荐最少数量见表1。原则上,每个布点区域和对照区的面积不超过1600n(即40mx40m)0表1不同的小区面积下,推荐的最少布点区域数量小区面积/m2布点区域数量/个x200012000x600026000x10000区域大小不超过40mx40m,区域间隔不超过40m(2)确定布点区域的采样点对每个布点区域和相应的对照区,进行网格化,网格的大小为IOmX1Om。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确定采样点位(见图3),采集土样、水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空气降尘,以及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15、(1)采样点位,应充分参考地块污染状况调查阶段的取样点位,以及利用风险管控和修复实施等阶段设置的监测井等,获取样本数据。(2)采样点位数量,一般最少为35个。图3.取样点位布设方法示意图7.3 采样方法对每一个点位,按照HJ25.12019和HJ2522019的要求,进行土样、水样的采集。按照HJ1942017的要求,进行空气降尘的采集。7.4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按照T/CGDF00001-2023,对污染地块布点区域的采样点位网格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记录。7.5 采样质量控制按照HJ25.2-2019等标准,在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交接等过程,避免采样设备及外部环境条件等因素对样品产生影响,多方面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在采样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首先,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其次,每次取样之前,应对取样工具进行清洗,一般用清水,必要时可采用无磷去垢剂溶液、高压自来水、蒸储水或10%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