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DGWIA0032023道路复合稳定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DGWIA0032023道路复合稳定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93.080.20Q20团体标准T/DGWIA0032023道路复合稳定土应用技术标准2023-12-25发布2023-12-30实施会会协学会业会筑协行学建化务利木准水水土标市市市市莞莞莞莞东东东东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东华泱技术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东莞市水务行业协会、东莞市水利学会、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和东莞市标准化协会共同归o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华泱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
2、设有限公司、深圳大学建设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广东润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冬云、陈淑玉、林泳彬、李国威、李翔、张建中、梁谦、卢志锦、曹哲、李庆壮、贺家豪、刘建、丁铸、余年、黄泽民。本文件首次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5日。道路复合稳定土应用技术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以河湖淤泥处理后的余土为基本材料,添加固化剂配制的水泥更合稳定土、水泥石灰复合稳定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水利、市政道路等的复合稳定土基层、底基层以及路基修筑。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3、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CJ/T486土壤固化外加剂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复合稳定土COmPOUndstabiIizedsoiI以河湖污泥处理后的余土为基本材料,用土质固化剂和石灰、水泥等无机结合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掺配而形成的、能够满足路用技术指标要求的混合料。水泥复合稳定土cementstabiIizedsoiI以水泥作为结合料的复合稳定土。水泥石灰复合稳定土cement-Iimes
4、tabiIizedsoiI以水泥和石灰共同作为结合料的复合稳定土,或称综合复合稳定土。固形物含量so1idcontent土质固化剂液体中所含固形物的总量,包括液体中的可溶物经干燥后可以形成固体的所有化学物质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总酸度tota1acidity中和100g质固化剂消耗氢氧化纳(NaOH)的质量。3.6总碱度totaIa1ka1irity中和100g土质固化剂消耗盐酸(HCD的质量。名田粒土fine-grainedsoiI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4.75mm,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36Inm的土。中粒土medium-grainedsoiI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26.5mm,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3
5、6mm且不大于19.0mm的土或集料。粗粒土coarse-grainedsoiI颗粒最大粒径不大于53.0mm,公称最大粒径大于19.0Inm且不大于37.5Inm的土或集料。4原材料要求3.7 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应随机选取试验样本,并满足现行试验规程或相关设计文件所规定的数量要求。4. 24.2.1河湖淤泥去除固体物质、粗集料固体混合物、脱水固化后得到的细集料固体混合物,简称河湖余土(以下简称为土);按照土的颗粒组成,将土分为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种。复合稳定土宜以稳定细粒土为主。土的分类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的规定执行。4.2.2塑性指数小于12的细粒土,
6、以及黏土颗粒含量小于30%的中粒土或粗粒土,宜用于水泥复合稳定土。4.2.3塑性指数大于17、液限大于40%的土,不宜单独采用一种结合料做复合稳定土,可用水泥和石灰综合稳定。4.2.4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应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12h后再用水泥复合稳定。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得用于复合稳定土。4.2.5复合稳定土用土,应按相应规范取样并进行下列试验:a)颗粒分析(试验方法:JTGE51中T0115);b)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方法:JTGE51中T0118/T0119);c)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试验方法:JTGE51中T0151);d)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试验方法:JTGE51
7、中T0153)o4.3 土壤固化剂应根据土的工程性质选择相适应的土壤固化剂。适用于不同土质的土壤固化剂的指标和特征宜满足表1的要求。表1适用于不同土质的土质固化剂的指标和特征序号固化剂的性质指标土的工程性质塑性指数7Ip17,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为10%30%塑性指数5Ip9,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为8%12%塑性指数Ip14,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大于30%1P11值W1111212溶解性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完全溶解3密度(20C,gcm3)1.24+0.031.26+0.031.28+0.031.28+0.034固形物含量(%)25.0、35.033.043.032
8、.042.042.0、48.05总酸度(NaOH,g100g样品)9.512.521.027.06总碱度(HC1,g100g样品)7.09.57.09.5注1:工程用土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选用相对应的固化剂。注2:溶解性:完全溶解指能迅速溶解于溶剂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注3:PH值:固化剂使用时需要用水稀释,稀释至25倍以上时为弱酸、弱碱。4.4 注4:所使用的固化剂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4.5 水泥4.5.1 普通硅酸盐水泥等都可用于匏合稳定土;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如32.5级或42.5级水泥。4.4.2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在6h以上且小于10ho4.4.3水泥的安定性应
9、合格。严禁使用已受潮变质的水泥。4.5石灰4.5.1 石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表2生石灰技术要求指标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试验方法(JTGE51)IIIIIIIIIIII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8528070280275265T0813未消化残渣含量(酚71117101420T0815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W55T0812表3消石灰技术要求指标钙质消石灰镁质消石灰试验方法(JTGE51)IIIHIIIIIII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265260255260255250T0813含水率(%)W4W4W444W4T0801细度0.60nun方孔筛的筛余(%)0110
10、11T08140.15un方孔筛的筛余(%)13201320-T0814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44T08124.5.2二级公路、城市次干路及支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水利道路用石灰应不低于川级技术要求,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In级技术要求。4.5.3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4.5.4应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露天堆放时间较长时,应予覆盖防潮。4.6水4.6.1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复合稳定土的拌和与养生用水。4.6.2非饮用水用于拌和和养生时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应
11、符合表4的规定。表4非饮用水技术要求项次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1PH值N4.5JGJ632CI含量(mg1)35003SO含量(mg1)27004碱含量(mg1)15005可溶物含量(mg1)100006不溶物含量(mg1)50007其他杂质不应有漂浮的油脂和泡沫及明显的颜色和异味5结构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复合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较小的收缩(温缩及干缩)变形。注:通过室内试验与对实体工程检测结果的比较,表明复合稳定士的强度能满足规范对半刚性路面基层混合料技术指标的要求;通过复合稳定土基层稳定性、整体强度以及抗收缩性等指标与常规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对比,表明复
12、合稳定土具备技术的可靠性。5.1.2 复合稳定土应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泥复合稳定土、水泥石灰复合稳定土宜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城市次干路及支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水利道路等的基层和底基层。b)对有特殊气候条件或特殊荷载需求的道路,复合稳定土的类别及适用层位应经试验论证后确定。5.2 结构设计要求5.2.1 复合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的设计厚度应根据交通量大小、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且不得小于250mmo5.2.2 在排水不良或路基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可设置复合稳定土垫层。6混合料组成设计6.1 一般规定6.1.1 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应根据当地材料的特点和混合料设计要求,选择技术合理、经济
13、可行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6.1.2 应根据已确定使用的土的种类和性质、道路的等级和应用层位等,选用满足要求的结合料和固化剂类型,确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指标。6.1.3 复合稳定土材料组成设计应包括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6.1.4 确定复合稳定土混合料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应采用重型击实方法。6.2 强度要求6.2.1应采用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复合稳定土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注:根据材料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水平高低可以预测材料在长期使用环境下路用强度水平的情况I,对于同一类复合稳定土材料,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水平越
14、高,其后期的强度水平也越高。6.2.2公路工程水泥复合稳定土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Rd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公路工程水泥复合稳定土的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Rd(MPa)结构层公路等级极重、特重交通重交通中、轻交通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4.06.03.05.02.04.0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2.54.52.04.0103.0注1:表中强度标准指的是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本节以下各表同。注2:公路等级高或交通荷载等级高或结构安全性要求高时,推荐取上限强度标准。6.2.3城市次干路及支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水利道路等的基层、底基层强度要求与表5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相同。6.2.4根据表5规定的抗压强度标准,确定合适的结合料和固化剂配合比。此配合比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R应符合式的要求:R2/1-ZG()1式中:R设计抗压强度,见表5;Rd一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以小数计;Cv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而变的系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