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说课稿.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12881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视图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视图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视图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视图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视图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视图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视图说课稿各位评委期i: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第二节好视图的第一课时,卜面我痔从教学内 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策略、教学净呈、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1判述教学内容及内容解析1 .内容理解三视图的概念,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2 .内容解析三视图是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统称,它是从三个不同方向表示物体形状的一种常用视图,学生在 七年级已经学过“从不同方向看物体”这节内容,但没有明确给出“视图”,现在在投影的基础上 解释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大小关系是由三视图的产生过程所决定的,是画三视 图的基础.数学是由简单到复杂,复杂几何体

2、是由基本几何体组合而成,所以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是学习画三 视图的翱I, “由物画图”进而“由图想物”,体现了立体图J法与平面几何的转化基于教学内容的解析,确 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从投影角度理解三视图的概念,会画基 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二.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1 .教学目标通过探索,掌握三视图中三个视图的位置关系及大小关系.能识别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2 .目标解析七年级学习的“从不同方向看物体”与九年级的“三视图”的区别在于三视图的位置摆放 及大d帝 要求,能初步认识到三个视图在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方面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达成Fl标的标志是:能正确 画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三.学

3、生学情诊断本节课之前,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了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对投影和画图的知识已有了 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对有关的基本规律和作图要求还缺乏总结提升,也就是要从感性认识上 升为理性认 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且初中学生空间想象力太弱,缺乏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经验,在画 三棱柱的三视图部分需要虚线实线结合,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较高,是教学 中的又一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三视图的大小位置关系的理解,画三棱柱的三视图.四.教学策略分析依据本节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及初中生认知水平,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及研 讨式教 学法.其中第一环节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操作电子白板演示教学充分引导

4、学生观察体验从不同方 向着物体 第二节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再讨论合作完成三视图的画凰第三环 节通过多雄问,师生研讨突破 本节课重点,采用多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针对 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的弱点化难为易.i上学生能 轻易理解三视图的借去在学法指导上 我让学生初步体验“结合情自主参加 合作箔T的探索式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活 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五.教学过程设计1 .观察动手,了解视图师生活动:通过鸿合电子白板中的数学学科工具,教师展示立体几何图形圆柱体并将其旋 转,学生从 不同的方向观察.问题1从不同方向观察圆柱体,看到平面图形相同吗?请同学们画出从前面看、从上面 看 和

5、从左面看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学生画完后,教师请学生上台依照同样的方法展示其他立体几 何图形:球体、锥体并动手操作旋转.追问请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分别是什么?它们相同吗?教师说明:对于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单一的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一 个方面的形状,为了全面地反映物(本的J绯,生产实践中往往采多个视图版映同 一杯同方面的J绯, 本章我们只讨论三视图.设计意图:借助电子白板的功能,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 到 不同的图形,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三视图历成感性认识,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引 入课 题.通过对问题

6、1及追问的讨论回答,让学生知道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一个方面的形状,用 多个视图来反映同一物体不同方面的形状,可以较全面反映物体的整体形状2 .预习课本,自主探究学生活动1:学生自学课本5分钟,根据对课本的初步理解完成球体和圆柱体的三视图.学生活动2:学生点评,对学生展示的三视图初稿进行讨论.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从阅读课本和例题自学中初步掌握三视图的概念 及 三视图的图法.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后球体和BI柱体的三视图来展现,得到知识 的初体验,再次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点评,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检查预习 效果并 为后续的师生共探做铺垫.3 .师生共探,形成概

7、念师生活动:教师利用课伟对长方体在三个墙面进行正投影,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三视图的 概念.问题2如图1,展开的这三个视图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再次演示长方体向三个投影面正投影得到的视图,并展开到同一平面上,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共同得出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都要放在正确的位置:主视图在左上边,它的正下方时俯视图,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左边.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演示,三个墙面上长方体三视图的展开,行云流水地给出了三视 图 的概念,学生从观察中感知三视图的产生过程,从而仍成概念,轻松地知道三视图位史的 摆放 原则.让学生明确长宽高的意义.问题3: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反映了长方体的哪些数据?三

8、幅图有什么要求?师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曲: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 高平齐,左 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设计意图:以长方体为例,发现三个视图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悟从立体空间到平面几何, 初步感悟画法.师生活动: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将三棱柱进行不同的摆放,一种是三条棱都能看到,一种是 第三条棱 被其他部分遮挡.学生观察思考.问题4:这两种摆放方法,我们得到的主视图相同吗?如何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及对比分析后自主得出在画图中还要注意的另一个地方:可得见部分的轮廓线后成实线,因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4 .小组合作,检验所学!在活动:学生以d维弹位

9、,将在自翊撕段B的球体和圆柱体的三视S行修改二 次创作,小组 组员互查,推优展示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探环节,学生掌握了三视图的画法,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学阶段第 一 次画的BI柱体和球体的三视图进行回审,发现自己的不足.5.实践应用,深化认识画出图1中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师生活动:教师在示范板演圆锥的三视图,并总结画图步骤,学生自主完成三棱锥的三视 图,并交流 展示.设计意图:通过画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视图与物体附状的联系,体验三视图的形成过 程, 巩固三视图的概念,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6 .课堂小结,构建体系(1)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三视图是怎样形成的?(3)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10、和大小关系?(4)画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还要注意什么?7 .布置作业课本97面练习.板书设计:8 9.2三视图(1)L三视图的概念9 .三视图的位置关系10 三视图的大小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注意:被其他部分遮挡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虚线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中运用了电子白板交互式教学,学生观察及动手操作画图参与度高, 而且在 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自学、互评、反思、再次作图,注重知识的生成与巩固,充分 体现了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但有两点不足,一是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语言还不够精炼, 二是因为对柱心台体、棱体、球体这些立体几何的展示环节用时较多, 导致后面教学中预设 的“燕尾台”这一拔高性任务没有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