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23年进一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2023年进一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全市2023年进一步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决策 安排,加快推进我市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促进 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聚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 坚持政府引导疏通、企业主体、创新驱动、标准发展的原 则,着力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有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不间断 提高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 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 度融合,助力企业倍增方案深入落地实施,更好效劳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奉献。一、大力推进优质企业上市(一)开掘培育上市后备资源。各区市要围绕
2、倍增方案、 *技术、重点技改等领域企业,特别是获得国家和省级认定的 独角兽、瞪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全面深入开掘优 质企业资源。市直行业主管部门要围绕 9+N制造业聚集培 育工程和16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每个产业链开掘一批生态主 导力强、创新能力显著、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骨干企业。市地 方金融监管局从各方推荐的企业资源中,动态择优筛选300家 左右企业,健全完善分产业、分层次、分梯队的上市后备企业 资源库,加强培育支持力度,定期向重点产业链牵头部门反应 培育情况,形成常态化推进上市的良性循环。二)分类推进企业上市培育。每年从上市后备企业资源 库中筛选30家左右企业作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 一
3、企一策 加强跟踪指导效劳。对基本到达上市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科 学规划目标板块,明确上市程序和重点事项,尽快启动股改上 市程序。对已经申请辅导备案的企业,指导企业做好和证券监 管部门和证券中介机构的沟通衔接,力保顺利完成验收并报送 上市申请。对处于上市审核查验阶段的企业,帮助企业及时解 决证监会和交易所反应的问题,推进企业加快上市进程。三)拓展上市公司培育孵化模式。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加 强科技创新孵化和优质资产收购,培育更多发展潜能大、市场 前景好的企业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将专项业务板块或子公司分 拆上市,促进企业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产价 值。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公开募集股份及上
4、市,推进符 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上市,引导疏通优质境外上市公 司回归境内上市,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借壳、并购重组等方 式上市,拓宽多元化上市渠道。(四)抢抓北交所上市政策机遇。梳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 业资源,发挥新三板在完善公司整治管理、促进合规经营、推 进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暂未到达上市标准的科技 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到新三板挂牌。对已挂牌企业,引导 疏通其聚焦主业经营、提高规模效益,积极创造条件早日进入 新三板创新层。对基本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引导疏通 其对标上市标准,进一步加强标准、补齐不足,尽快启动北交 所上市。合理引导疏通上市后备企业规划上市路径,力争每年 新增
5、北交所上市公司很多于2家,力争推进更多企业在北交所 上市。(五)提升企业上市效劳水平。发挥*资本市场效劳基地 作用,加强和沪深京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的战略协作,用好 用活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新三板)*基地,打造一站式、 全流程的资本市场效劳平台。常态化组织开展政策解读、辅导 培训、企业走访等活动,每年举办走进证券交易所活动, 强化企业上市政策理论、业务流程和典型案例培训,增强企业 上市的意识和信心。坚持培育和引进相结合,搭建双向交流对 接平台,支持证券中介机构在我市高质量执业,为企业提供专 业优质效劳。市县两级要结合实际,加强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 机构专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不间断强化上市工作
6、队伍建设, 提升效劳和推进企业上市的专业能力。二、促进上市公司助力产城融合(六)高标准打造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在*开发区、* 市、*市开展省级上市公司孵化聚集区试点,发挥试点区市的 经济、产业和金融优势,集聚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 资源,大力开掘后备企业资源,加快推进优质企业上市,不间 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开发区要进入全省试点考核第一方阵, *市力保上市公司数量全省县域第一位,*市力争进入全省试 点考核前列。试点地区在全省考核中获得通报表扬的,在全市 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给予加分。(七)推进企业上市县域突破。聚焦实现上市公司县域全 覆盖目标,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成果做法,形成一批
7、表达 区域特色的工作措施,促进全市面上工作整体推进。力争到 2025年末,通过3年左右时间,*开发区新增上市公司6家 以上,*市新增3家以上,*区新增2家以上,*区新增2家 左右,*市至少新增1家上市公司,暂无上市公司的区市全部 实现零的突破。八)发挥上市公司产业引领作用。组建上市公司联盟, 建立具备*鲜明特色的上市公司融合发展机制,统筹资源、强 化引导疏通,促进全市上市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等方面抱 团发展。支持上市公司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谋划落地实施延 链补链强链工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不间断提升产 业发展能级。发挥上市公司在技术创新和集聚资源方面优势, 一直不间断孵化具备引领效应
8、的科技工程和企业。各级各相关 部门要将工程、政策、资金等资源向上市公司集聚,加强土地、 能耗、排放等要素保障,打造形成以上市公司为龙头的高质量 产业集群。(九)引导疏通上市公司深度参和产教融合。鼓励上市公 司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落实产教 融合领域支持鼓励政策。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导疏通校企双 方共同参和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工作, 促进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有效对接。推进上市公司和高校、科 研院所对接,共同建设产业合作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 新中心等平台载体,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十)推进国有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积极培育国有企业资 源,逐户研究确定
9、上市板块,力争全市国有上市公司到达10 家。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控股市外上市公司, 积极力争将注册地迁入我市。鼓励国有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 中,推进国有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支持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在效劳国有上市公司优化业务布局、完善公司整治管理、提升 资本实力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推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上市公司 在股权、基金、债券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撬动更多优质资源 效劳全市发展。三、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十一)鼓励企业实现倍增发展。推进上市公司落地实施 企业倍增方案,全面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对符合政策的龙头 骨干型和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按照产值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最 高*万元和*万元奖励。
10、对培育期内年度产值首次突破*亿 元、*亿元、*亿元、*亿元的倍增培育上市公司,分别 给予管理团队最高*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一次 性奖励。【十二)鼓励企业扩大融资规模。支持上市公司充分运用 资本市场工具,通过首发、增发、配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强企业债、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及各 类创新债券品种的宣传推广和培训普及,推进企业落地实施债 券融资。深化政银企联动,鼓励银行机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 构为上市公司提供个性化、综合化金融效劳,满足上市公司多 元化融资需求。(十三)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围绕主业 及产业链供给链重要环节,开展境内外投资并购,加强上下游 资
11、源整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支持经营困难 的上市公司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资产注入等方式加快转型升 级,提升盈利能力。鼓励金融机构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投 贷联动、并购贷款等融资支持。(十四)推进企业加强本地投资。对上市公司首发及再融 资落地实施的募投工程,参考招商引资工程推进管理,纳入对 各区市的招商引资工程考核。总结推广产业工程飞地模式,对 市级层面主导的,因资源配置、产业布局、根底设施等需要, 上市公司注册地和工程落地实施地别离的募投工程,在投资额 认定、固定资产统计、地方财税收入等经济指标和考核指标方 面,由市级层面会同有关区市协商认定划分比例。十五)引导疏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12、。落实企业研发费用 税前加计扣除和*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支持上市公司 设立研发机构,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产业技术优势。鼓励 上市公司申报购置设备和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工程,对现有设施、 工艺条件及生产效劳等进行改造升级,综合采用贷款贴息、设 备投资补助、担保费补助等方式给予支持。对符合政策的倍增 培育上市公司,按照年度机器人设备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 万元补助,按照技术改造工程年度设备投资最高10%的比例给 予补助、单个工程最高补助5000万元。(十六)支持企业会聚高端人才。探索推行企业人才分类 自主评价方法,首批将上市公司纳入试点范围,对符合条件的 人才,由企业按相关规定履行自主评价
13、程序后,可不经专家评 审,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查验同意后,纳入相应人才工程予以扶 持。支持上市公司和拟上市企业建立长效鼓励机制,落地实施 灵活多样的股权鼓励方案,在我市设立员工持股平台,进一步 提高税收奉献度。拟上市企业授予本公司的员工的股票期权、 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经向主 管税务机关备案,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十七)提高上市公司整治管理水平。按照证券监管部门 要求,引导疏通上市公司标准公司整治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升 信息披露质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支持银行、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 为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且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
14、开展纾困融资。 发挥金融稳定持续发展领导小组协调作用,对存在重大风险隐 患的上市公司,在压实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主体责任根底上, 市县两级要成立专班、统筹资源,制定风险化解方案,稳妥做 好风险处置工作,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对上市公司控制权 变更、注册地迁出等情况,各区市要密切关注、妥善处置。四、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十八)降低企业上市挂牌本钱。鼓励企业加快对接资本 市场,对境内外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最高*万元补助。对 将注册地迁至我市且在我市形成实质性生产经营和纳税的已上 市企业,一次性给予*万元补助。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分阶 段给予最高*万元补助。对省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一 次性给予*万
15、元补助。将企业上市挂牌补助资金纳入免申即 享政策清单,力保政策资金随到随兑、足额到企、高效直 达。依据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形势,研究制定更具力度、更加 精准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增强政策引导疏通作用和企业获得感。 各区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资本市场扶持鼓励政策,联 动形成政策合力。(十九)加强股权投资机构培育力度。发挥政府性投资基 金引导疏通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加强对优质企业的投资力度, 拓宽企业上市前融资渠道。对股权投资机构投资企业,优先纳 入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给予重点支持效劳。支持上市公司发起 设立股权投资机构,对股权投资基金进行出资,结合企业战略 发展方向进行投资。支持*区、*开发区建设基金发
16、展集聚区, 在*综合试验区探索打造国际零碳基金岛,鼓励和引导疏通各 类基金机构集聚发展。推进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 (QFLP),力争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资格,运用 好境内外资本参和优质企业培育。(二十)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建立 企业上市有关事项办理的绿色通道,对涉及行政审批、政务效 劳、惠企政策等事项或者需要出具无重大违法违规等证明材料 的,要安排专人办理对接,按照上市审核查验要求完成认定并 限时出具。中介机构需进行现场访谈的,相关部门应予配合。 对上市公司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历史遗留问题,市直相关部门 和属地政府要给予政策指导和支持,研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帮助企业及时妥善解决。充分发挥政企通企业效劳专线、 企业效劳专员等机制作用,对于区市难以解决的困难问题,可 提请市推进企业上市专项小组召开专项会议协调解决。企业上 市涉及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