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隔离技术操作规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医院隔离技术操作规程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 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 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 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 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 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 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一)手卫生(二)戴手套(S)正确使用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四)适时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五)防水围裙的使
2、用1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 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2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 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六)安全注射1 ,使用过的针具和注射器应及时处理,不得重复使用。2 .锐器使用后放置于锐器盒中,在容器装满之前将其密 封和处理。3 .禁止用手回套针帽。免疫注射时宜使用自动销毁式注 射器。4 .任何锐器不能两人同时触摸;避免手术中经手传播锐 器。(七)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应正确处理。物体表 面、环境、衣物按规定进行消毒。(A)医疗废物应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 处理。三、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隔离
3、原则:1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 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等其他传播途径),制定相应 的隔离与预防措施。2 .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 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3 .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 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黄色为接触传播隔离。并限制人员出 入。4 .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5 .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一)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措施接触传播的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 感染等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接触传播的隔 离与预防。L患者的隔离:(1)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4、2)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 对他人和环境表面的污染。6 .医务人员防护:(1)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 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2)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 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 更换清洗与消毒;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7 .诊疗用品及环境管理(1) 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 用;用于其他患者时应消毒。(2)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3)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
5、洁消毒。(4)患者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 向接收方说明须采取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 清洁消毒。(二)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是以空气为媒介,病原微生物的微粒 子(W5um)随气流流动传播或微生物气溶胶传播。如:肺 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空气传播的 隔离与预防。1 .患者隔离:(1)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运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 传染病的医疗机构治疗,转运时应注意医务人员的防护。(2)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 并限制其活动范围。(3)严格空气消毒。2 .医务人员防护:(1)应严格按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 防护用
6、品,离开时按要求脱摘,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2)进入病房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3)进行有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眼 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4)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三)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经飞沫传播的疾病是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 在空气中短距离移动到易感人群的上呼吸道,如百日咳、白 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取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1 .患者的隔离(1)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出入。(2)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3)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4)减少转运,如需转运时,医务人员应做好防护。(5)患者病情允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 限制其活动范围。(6)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之间相隔距离应在Im以上, 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7)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2.医务人员的防护:同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