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碳新政下的中国产业园区一、碳中和产业园区的内涵与特征按照国家总体战略部署,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之 下,中国将用30年时间,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这一任务颇为艰巨。 以英国为例,其在1972年就已实现本土碳达峰,但计划实现碳中和 的时间为2050年,历时近80年。这意味着,中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 发展模式,从对高碳行业的高度依赖,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 中和目标后,十四五规划中又对二氧化碳排放降幅设置了具体的目 标值。而控制碳强度、碳排放总量的政策执行者,既包括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也包括“有条件的地方。碳达峰、碳
2、中和时间的紧迫性、任务的艰巨性,要求中国必须抓 住产业园区这一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载体,通过优 化产业结构、完善循环体系、重塑园区形态,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发 挥主力军作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也包含了解决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的关键之法。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集 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也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产业转型升级的 主要空间载体。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整合,工业园区可以提高工业 化的集约强度、规模优势并优化功能布局,以突出产业特色、提高市 场竞争力。我国工业园区建设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的蛇口工业区,经过由 沿海到内地的渐进式发展,各类产业园区已
3、达1.5万余个,对经济贡 献达30%以上。与此同时,由于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60%以上(2019年数据),工业园区碳排放可达全国总排放量的约31%, 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关键所在。“碳中和”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系统性融入“碳 中和”理念,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通过产 业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在园区内部基本 实现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园区。工业一直是温室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工业领域是我国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伴随着我国“企业入园”的发展趋势,产业园 区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是
4、制造业企业大多集中在 产业园区或经开区,随之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日渐增加。根据清华大学 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产业园区贡献了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1%o 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整体能效,加快推动 “碳中和”园区建设将成为落实我国精准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 关键落脚点,亦会成为“十四五”期间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工业园区碳 排放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关键所在,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 历程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工业 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零碳工业园的建设可以视作国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的战略 落地。以
5、低碳试点体系建设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陆续开展了 6 个低碳省(区)和81个低碳城市、51个低碳工业园区、400余个低碳 社区和8个低碳城(镇)试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试点体系。而 从试点城市的规划来看,其又可能将低碳理念融入校园、社区、医院、 工业园等。工业园作为碳排放的最大单元,其实现零碳的难度和重要性也与 之相当。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其碳排放主要包括两类:直接排放和间 接排放。具体而言,零碳工业园的建设需要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零碳能源:指的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的能 源;零碳建筑: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全部能耗由场地产生的可再 生能源提供;零碳交通:核心是以新能源汽
6、车为核心的交通工具电气化,同时 鼓励公共出行、共享出行;CCUS:即碳捕集、利用和储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 CCS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新 的发展趋势。国内方面,仅有广东省和湖北省两地发布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浙 江、福建等地开展了相关的试点工作;国际上,碳中和目标在欧洲的推进速度和进度都排在前列。从统计数据看,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近年来已呈连 续下降趋势,2021年一季度能耗同比下降高达8.1%。这与我国多年 来对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的要求不无关联。自2010年起,原环
7、境保 护部就在关于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中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通知 中提出,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点纳入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内容。2015年10月,“十三五规划”中又首次明确提出实施近零碳排 放区示范工程:选择条件成熟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生态 功能区、工矿区、城镇等开展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到2020 年建设50个示范项目。在2019年全球341.7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中国占比高达到 28.8%,排放量为98.3亿吨。这一方面标志着我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对 全球减碳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 挑战。十四五规划中对碳减排、碳中和工作的部署,再次彰显了我国 政府实
8、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和担当。虽然对于具体的应对措施而言,无 论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积极有序发展核能,还是勇于挑战传统 化石能源的前沿技术,都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与不足。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碳中和”园区这一概念进行明晰界定。 事实上,“碳中和”园区是随着中国对碳排放工作不断认识深化后, 既具传承又具创新的概念。结合绿色园区、低碳园区等概念定义。总体而言,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历程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循 环经济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近零碳排放比低碳的要求更高,强调碳排放总量而非碳排放强度 (单位GDP碳排放量);但与“零碳排放”相比,近零碳排放允许采 用碳汇等抵消机制
9、,即碳源减碳汇接近于零。也就是说,零碳工业园 意味着在无碳汇抵补的前提下能源、建筑、工业、交通等方面绝对的 无碳排。因此,零碳工业园可以说要求极为苛刻,其标准甚至超过碳 中和(即净零排放)的要求。对于工业园区而言,其碳排放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直接排放,产生于园区内部的能源活动(工业、建筑和交通), 如工业过程、燃料燃烧、废物处理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排放,产生于外购的二次能源,包括电力、供热/冷等 能源消费。那么,实现零碳排放的核心就在于发挥工业园区的整合优 势,使工业过程电气化,并转变对化石燃料的高度依赖。在有效的减碳路径下,以2015年中国工业园区CO2排放量28 亿吨为基准,我国工
10、业园区CO2排放量在2035年和2050年将分别 控制在20.3亿吨和9.9亿吨以内,在2015-2035年和2035-2050年期 间预期将分别减排至少7.9亿吨和10.4亿吨,2015-2050年合计减排 60%以上。具体而言,零碳工业园的建设以零碳能源为起点,需要但 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零碳能源 零碳能源指的是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增加二氧化碳 排放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相较于独立的工厂,工业园区的规模优势更能有效的进行一体化的综 合能源规划,整合能源投资和能源技术。对于工业园区而言,构建以 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零碳能源系统,不仅要考虑所采用的能源种类,还
11、 要搭建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智能电网、储能设备。零碳建筑 零碳建筑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 全部能耗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提供。 此外,零碳建筑还可以减少其他空气污染物、降低建筑运营成本、改 善建筑内部环境,并提高建筑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l)的研究,零碳建筑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其一,提高能源效率,通过被动式节能设计,房屋可以依靠被 动收集的热量来保温,设计内容包括保温墙体、门窗技术、建筑通风、 电器节能等;其二,搭载可再生能源,如搭建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热水系 统;其三,对于使用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做饭或加热热水的现有建筑 来说,则需
12、要采取其他碳抵补措施。二、“碳中和”产业园区建设的瓶颈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低碳 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等政策文件,在推动园区绿色化转型方面 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面对碳中和这一新的背景和要求,产 业园区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提升经济密 度和能级,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迭代升级。与此同时,园区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单元,具有产业高度集 聚、基础设施集约、创新要素集中等特征,通过“小空间、低成本、 系统性”推动碳中和技术应用,将有利于放大碳中和园区的规模效应、 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碳中和工作。虽然在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
13、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 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碳中和”园区作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转 型升级的新概念、新形态,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四方面问题亟 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加以解决。碳中和园区的整体战略框架尚不清晰目前.,未来对于产业园区如 何实现“碳中和”应该会有指导性意见。但在现阶段,各地对“碳中 和”园区的认识仍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对于整体框架、工作重点、 实施步骤等把握并不清晰,难以真正从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推动园区 的转型升级,同时不可避免还将造成园区的重复建设和低效建设。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标准规范相对滞后目前.,标准规范的制定不仅 是中国推动“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能源
14、 变革和技术创新话语权的争夺焦点。虽然,已经陆续出台行业类生态产业园区标准(试行)国家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标准园区低碳工业园试点工作方案,但一方面, 标准的强制性仍然不强。不同政策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工信部制定的 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方案侧重于工业发展,环保部牵头制 定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侧重于环境治理与保护,由 于现有分类管理体制的因素,政出多门现象明显,园区落实标准规范 也缺少强制性的监测和考评手段。另一方面,围绕“碳中和”的相关 技术标准、应用规范等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从制定标准到推广应用 还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碳排放”核算交易等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碳排放的确权和核算直 接关系到
15、“碳中和”园区的建设效果评价。目前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 尚未对碳排放权利进行明确界定,使得地方碳排放交易缺乏法律依据。 同时,虽然中国已经根据国际ISO标准建立24个行业企业碳排放核 算方法体系,但园区在国家统计体系中不是独立统计个体,因此导致 以园区为主体的碳排放核算范围不一致、核算结果没有可比性。此外, 在企业“碳排放”过程中,对于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核算也存在难 点,能否利用穿透式、可追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能源使用和碳排放 的应统尽统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方向。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基于“碳中和”问题的 复杂性和紧迫性,迫切需要以低碳技术创新突破作为引领,加快形成 全面支撑我国实
16、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技术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低碳技术水平与“碳中和”园区 高标准建设的需求还不匹配。针对脱碳、零碳、负排放技术供给不足 的现状,仍需要在国家层面设立跨领域综合交叉的碳中和重大科技专 项,提前做好技术研发供给侧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碳中和技术需求, 优化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研发布局。另一方面,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往往需要巨大的前提投入,特别 是对于“碳中和”而言,从企业角度看,低碳技术应用的成本与企业 生产效益的提升可能并不成正比,仅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角度去推 动该项工作难度又相对较大,如何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 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应用推广机制,都需要进一步统筹谋划。目前.,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启动编制,在既有绿色建 筑政策框架基础上,增加零碳建筑控制指标,推行绿色建筑全过程管 理。零碳交通核心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