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机构远程诊疗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卫生机构远程诊疗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层卫生机构远程诊疗一体化系统建设方案1 .远程医疗系统31.1 基础技术支撑平台31.2 信息交换平台31.3 医疗数据中心42 .院间联合协助服务52.1 远程会诊52.2 远程影像诊断62.3 院间门诊会诊82.4 院间双向转诊81 .远程医疗系统1.1 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实现采购单位与各合作医院系统对接,满足患者基本信息,病历,影像资料的对接获取(按照远程系统标准对接)。1.2 信息交换平台远程医疗信息系统需要和不同医疗机构的多种异构系统连接,完成信息交换和业务流程的协同。系统间的信息和流程集成需求如下:(1)患者标识索引的注册:进入远程医疗过程的患者首先需要在远程医疗交叉索引库注册,在
2、远程医疗业务中需要和外院交流时才能准确定位患者。(2)患者病历的共享:医院业务系统接受远程医疗系统的请求,提供指定患者在本院的病历资料,存储到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供协同过程调用。(3)协作项目导入:医技协作单位所请求的项目可以在接收时导入本院系统。通过信息交换平台提供一个区域内连接的环境,让服务的需方和供方都能在这个环境上完成对于数据服务的供需关系。能够让用户快速、简单的完成服务注册,保证服务运行过程高效、稳定、安全。最终实现服务集成、消息集成,为实现数据集成、应用集成提供有力支撑。信息交换平台需支持以下功能特性:(1)支持云部署模式,针对私有云、公有云PaaS服务部署要求,支持多种数据库,如O
3、raCIe,InySqI等。提供安全、实时、稳定、高效、开放的数据交换运行环境。能够快速完成业务流程编排。(4)支持服务集成过程透明化,能够支持接入系统的开发商通过平台的配置,快速完成服务的注册、发布,并能够让目标系统进行使用。1.3 医疗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电子病历数据为远程医疗平台提供基础支撑,让业务流转过程能够展现完整数据;数据中心可作为远程医疗平台的数据储存中心,将业务过程数据统一整合为电子病历数据,达成数据的准实时汇聚;数据标准及交换标准为远程医疗平台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支撑,统一诊疗多方标准,让业务流转交换更加快捷;患者主索引为医疗服务网络平台的患者识别提供统一出口,能够整合不同机构,不
4、同层级间患者诊疗信息;数据中心要求:(1)降低合作医院院内系统开发商配合的成本费用以及接口开发的过程时间,高效获取归档患者基本信息,病历,影像资料(2)数据标准同步建立业务库存储模型,可随标准的变化动态变更存储模型,快速响应业务数据的结构变化;(3)提供服务及数据库多种方式完成定时、准时及时的数据交换服务;(4)基于统一建模,提供数据中心的资源目录及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5)对交换过程的数据提供质量监控服务,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6)可视化的配置管理界面,让数据中心的数据流向变为可监控,可管理,保证数据安全;(7)流程可调整,可根据不同业务要求,配置不同的数据处理流程,让流转的数据满足不同的业
5、务需求;(8)提供可配置的规则管理,针对不同等级的数据提供方配置适合的校验规则,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数据。2.院间联合协助服务院间联合协助服务系统必须支持PC端和移动端,支持院内、多院区、与远程医疗医院之间的会诊。2.1 远程会诊交互式院间临床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视音频交互;其中,床边型会诊支持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的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离线式院间临床会诊。它是一种非实时远程会诊,申请医生通过会诊终端提交会诊申请信息和病历资料;可以指定专家也可以随机分配给当前值班专家,会诊专家根据实际情况,非实时浏览会诊申
6、请信息和相关资料,并编写和发布会诊报告;申请医生再浏览会诊报告。主要功能要求:(1)会诊预约:会诊申请单的填写、会诊申请提交与修改、专家库信息查询、电子资料组织与传送、会诊申请的查询等;(2)会诊管理:会诊流程管理、病历资料管理、会诊报告浏览、随访管理、会诊服务评价等;(3)会诊服务:病历资料浏览(带病人照片)、音视频交互病情讨论、病历资料白板书写交互、会诊报告编写发布与修改、会诊报告模板管理等。会诊结果录入。专家在远程会诊系统中录入会诊意见,申请人可登录系统查看会诊结果、下载报告,支持短信通知申请人查收会诊结果。会诊联动:会诊系统能够自动实现对视音频硬件系统的控制,达到预约时间后,自动连接所
7、有会诊方,实现高清视频、语音、病理影像的交互交流。(5)院间临床会诊要求能够支持院间临床会诊资源的申请,订阅,以及院间临床会诊评价等功能。支持嵌入软件视频技术,实现科室级的临床会诊业务。(6)支持病历资料统一提取归档,经过分类后并在可在移动手机端,PAD端无缝浏览。支持远程会议支持院内大屏和移动手机、PAD的支持。(7)支持移动端以及医生工作站PC端发起并传输全部检验检查以及病程记录等病历资料,会诊医院可以在移动端以及工作站PC端讨论并诊断,以方便会诊医生的全天候参与会诊,支持多人影像会议,对场地时间没有严格要求。(8)支持申请跨医院专家联合会诊,支持由运营中心统一安排、调度跨医院的专家参与会
8、诊。2.2 2远程影像诊断适用于邀请方向受邀方申请远程影像诊断,受邀方接受申请,开展远程影像诊断并出具诊断意见及报告的过程,以及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联网组成影像中心对影像的集中存储、集中诊断和管理的过程。基本功能要求:(1)影像会诊申请:医生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影像诊断中心进行院间影像会诊并发起会诊申请,支持提交病人相关的临床资料和其他会诊资料。(2)会诊分诊管理:会诊管理中心审核基层医院发起的会诊申请;预审通过的会诊申请可转发至影像诊断中心的影像专家,并通知专家阅片。(3)影像专家阅片:专家查看所安排的会诊申请,调阅相应病人在影像诊断中心服务平台的影像数据和会诊申请医生提交的临床及会诊资料
9、,书写影像会诊报告并签字,并提交至会诊管理中心。(4)会诊报告审核:会诊管理中心审核专家出具的会诊报告,核对无误后发布到影像诊断中心服务平台,并及时告知会诊申请医生。(5)会诊报告打印:院间影像会诊系统及时告知会诊申请医生获取专家出具的会诊报告并打印。(6)支持方便灵活的看片工具,如图像的缩放、窗宽/窗位的调整、放大镜功能、图像位置的移动、图像的翻转和旋转、图像反相、图像滤波、图像伪彩处理、自动播放动画;影像诊断中常用的标注和测量工具,包括:箭头、直尺、角度、文字、注释、封闭自由曲线、矩形、椭圆、多边形等。直尺可进行长度测量;角度可进行角度测量;封闭自由曲线、矩形、椭圆、多边形可进行面积测量;
10、提供D1COM影像CT值的测定;对影像窗宽/窗位值可根据需要进行预设定。院间影像会诊要求能够支持院间影像诊断资源的申请,订阅,以及院间影像诊断评价等功能。支持嵌入软件视频技术,实现科室级的影像诊断业务。(8)支持申请跨医院专家联合诊断,支持由运营中心统一安排、调度跨医院的专家参与影像诊断。(9)支持影像文件DICOM等通用数据格式统一提取归档,并在可在移动手机端,PAD端无缝浏览、测量、操作。(10)支持移动端以及医生工作站PC端发起并传输影像文件DICOM信息,会诊医院可以在移动端以及工作站PC端讨论并诊断,以方便会诊医生的全天候参与会诊。(11)接口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院间影像会诊系统的实
11、际应用价值和便捷性,院间影像会诊系统需要与基层医院中HIS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对于要求将会诊报告回传并在医院影像业务系统进行保存的基层医院,各个医疗机构的相关业务系统根据影像诊断中心服务平台统一的标准接口进行改造,以接收影像会诊系统回传的会诊报告结果。对于要求将院间影像诊断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比如H1S)进行无缝对接的基层医院,各个医疗机构的相关业务系统根据影像诊断中心服务平台统一的集成方式进行改造。2.3 院间门诊会诊(1)院间门诊会诊要求能够支持院间门诊会诊资源的申请,订阅,以及院间门诊会诊评价等功能。支持嵌入软件视频技术,实现科室级的门诊会诊服务。(2)支持院间门诊会诊申请时,获取经过排班
12、的院间门诊会诊资源,包括时间信息、数量信息、。能够查询具体的医疗服务项目内涵、标准、价格等。(3)支持移动端以及医生工作站PC端发起、接受院间门诊会诊需求,同时支持会诊病人的检验检查报告的同步展示。2.4 院间双向转诊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转入、转出患者的管理过程。主要功能要求:(1)院间转诊能够支持检索转出医院申请医疗服务网络内的转诊服务资源,查看接诊医院的详细信息。支持转诊单的录入与发送。支持病历信息的选择与直接附加上传。(2)系统支持转诊过程直接进行预约对方医院的专家号源,查看专家信息、排号信息(需要和医院H1S系统进行同步)、以及号源的费用信息。(3)系统支持不直接预约到专家的转
13、诊,根据转诊协议,获取到相对应的可转诊医院资源,申请转诊,由对方医院提供人工审核接单的功能。(4)支持临床医生手机端发起转诊申请,由双方医院医务处或医院管理部门审核、协商、执行,接收方也支持手机以及PC端给予回应。(5)支持转诊管理,分为送转管理和接诊管理,支持邀请方进行取消送转、打印转诊单、重新转出操作,支持受邀方进行接诊或拒绝接诊操作。具备转诊过程管理、病历资料管理、转诊过程提醒、转诊记录查询等功能;(6)支持转入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再次进行转诊服务。直接在原转诊业务单据上直接操作再次转诊。2.5移动APP在医疗云平台通过网页操作的同时接入移动APP端,手机、iPad等移动端均可安装APP,
14、医生可随时随地与医生交流,可随时随地接诊患者,移动远程会诊,移动阅片。平台上的应用移动端实现。主要功能要求:(1)要求支持IOSMacWindows/Android系统平台,支持触摸大屏、专业双屏、PC、平板、手机影像等硬件设备,所有应用终端完美匹配。(2)要求支持全序列的DICOM3.0格式影像源文件,支持MPR影像重建技术;(3)要求支持随时随地在任何终端上浏览影像文件,对文件进行各种操作动作。根据完整的DICOM3.0格式影像源文件序列,实现MPR重建。为医生精准判断提供更清晰的依据。(4)要求支持快速上传会诊资料,在移动端高效清晰显示,保证资料传输安全可靠。支持语音识别,问诊诉求、结论
15、语音输入转换为文字呈现。(5)要求支持病人资料跨系统传输,移动端/PC端查阅。(6)要求支持医生通过文字、表情、语音、图片、红包等消息类型实现实时沟通。远程示教系统1)提供远程示教会议列表,管理远程示教会议信息;2)支持新建、编辑会议,并在编辑完会议后发布会议;3)提供聊天功能,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输入;4)支持快速检索会议信息,并根据会议时间快速过滤会议信息;5)支持主持人角色,主持人管理会议室,包括指定主讲人、对参会人员进行禁言与撤销禁言管理、把参会人员踢出会议室、添加新的参会人员;提供主持人开始和结束会议的功能;6)提供电子白板功能;支持在线签到功能;7)提供主讲人画笔工具,支持主讲人上传文档;8)支持主讲人切换视频模式或白板模式;9)支持对已完成的会议录像进行回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