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3376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同步课堂研究综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同步课堂研究综述【摘要】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中国现在教育的一大基本难题,我们要实现骄傲与的均衡,目前教育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城镇之间和学校之间,而同步课堂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从同步课堂的概念、研究现状,面临问题及一些建议等方面对同步课堂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以期了解同步课堂的研究现状,并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关键词】同步课堂;内容分析;文献综述、前言远程同步课堂是基于现在信息技术的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远程同步课堂,我们可以跨区域的将一些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出去,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缩小区域教育之

2、间的差距;有利于国家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的开展;在教育部(2010)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教育均衡愈发重要,我们也需更多的探究同步课堂。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核心期刊为主,主题搜索为同步课堂,在获取相关文献之后,对相关文献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归类,简要的从同步课堂的概念、研究现状,面临问题及一些建议来对同步课堂的研究进行梳理。二、同步课堂概念目前对于同步课堂的概念主流观点主要有四个:王成端与顾玉林在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中指出其是在在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指导下,

3、基于网络教育的背景,教师通过通信网络、实时现场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范式;而汪学均、靖国平、文付才和杨晓莹将同步课堂视为教学模式;林桂平认为:同步课堂又称“在线课堂”,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的音频、视频实时互动的教学系统,实现名师教学网上直播远程实时互动,有效实现区域资源共享,进而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杨俊锋认为同步网络课堂是一个类似物理课堂的学习环境,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同步学习环境;同步课堂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本地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实现结对学校学生与本校学生

4、同步上课,让帮扶学校学生能同步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这是一种依托网络展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用视频开展教学,借助这个教学模式,不同地区的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展开很好的互动。三、同步课堂研究现状2002年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基础教育同步课堂”IP频道正式开播第一次出现“同步课堂”研究远程同步课堂的文献数目在零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增长,在2013年以后,中国对于同步课堂研究的文献开始快速增长,16年以后中国开始特别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而同步课堂是实现推动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同步课堂”教学方式。1999年到2019年间

5、对于同步课堂的研究发文数量如下图1发表年份图119992019年发文量趋势我们将研究作者按频次输入通过文献计量软件“C(1OC17”获得共现矩阵,导出保存成“.csv”的格式,并将所得到的共现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中,使用其内部集成的可视化分析工具NCtdraW绘制出作者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使用社会网络分析得出作者合作网络密度Density(matrixaverage)为0.0041网络密度值非常低有关同步课堂主题,研究者合作密度松散,大多数学者处于独立研究的状态,难以形成一股学术合力促进同步课堂的发展,同时数量不多。图2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各同步课堂研

6、究论文关键词数据分析中看到现在远程同步课堂的研究热点,进行参数设置,频数输入之后,我们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会得到如图3这样的知识图谱,根据图3我们可以看到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同步互动混合课堂等受到了较大的关注,目前同步课堂主要有城乡同步课堂、多校区同步课堂以及校内同步课堂形式,同步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相比传统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同步课堂教学质量是现在重点研究的问题。我学界教程鬻您表村教学点同步互动畛合课用云谩/教育为衡学萍网络课堂均衡发展匕、小通资源共掌,专斗课堂同步课堂个案研究信息技术除模式X教仃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同步直播课堂.图3同步课堂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在

7、各项研究热点中“课堂教学”,在2001年就成为研究热点,因为在O1年启动新课程改革,引起各大学校、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推动了“同步”教学理念的发展。在2016年教育部提出“教育公平”之后”3“教育公平”问题渐渐变成前沿热点研究内容,2017年之后,在国家“优质资源共享”、“城乡教育平衡”等号召提出之后,“同步课堂”、“资源共享”才渐渐成为研究的前沿热点。原同步课堂实施效果通过同步课堂,教育资源优秀的学校可以实现对本校以及受援校的学生同步授课,两校学生可以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教师参与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以此来让教育薄弱学校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8、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实施。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无论是支援校与被支援校都对同步教学有着很高的认可度,都愿意继续进行这种远程同步课堂,同时会发现机术类、综合实践类课程实施效果较好,文化课的教学效果不如预期;但是在远程同步课堂的实施上,我们能够发现有许多的问题:其中问题来源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设备原因:许多教师会面临设备操作上的困难,有的经常会遇到技术故障;还有的教师对同步课堂的教学与实施策略把握不准,还需要加强对基于学情差异的教学内容安排与活动设计的实践;同时他们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也存在困难;也认为难以提升同步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多教师虽然明确同步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但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并认为参与

9、同步课堂带来了更大的备课与考核压力,而且会双方学生的关注度有差异,很难兼顾受援端的学生。当前.,同步课堂互动形式多是师生对话与小组协作,在互动过程中,受援学校学生发言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机会没有线下课堂,缺乏互动会导致学习者产生孤独感阻碍同步课堂的参与度,同步课堂在发挥它独特魅力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同步课堂的技术保障还不到位,例如授课教师授课使用专业扩音器,主课堂学生能听到“双重声音”,辅课堂学生听到的声调不自然或语速过慢,授课教师还能听到自己声音的回声,影响教师教学情绪和课堂教学效果;二是主辅课堂学生总数过多制约着教师良好有序地开展教学;三是同步课堂教学中主辅课

10、堂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很难保证,教师备课和上课要尽可能兼顾主辅课堂,然而主辅课堂之间不是真实生命个体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将学生引入课堂所需的情绪氛围;四是城乡主辅课堂学情的差异性导致同步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的难度加大I。在同步课堂中会呈现主课堂和分课堂沟壑分明、主教作用和辅教作用发挥不均、言语支架和其他支架构建失衡、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节奏无异等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教师在对受援端学生开始远程同步课堂教学时.,他们非常迷茫而且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此,我们在教学同步课堂教学实施时,应全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首先是要完善现有的硬件环境,减少硬件的出错概率,优化环境配置。主要来说就是不断完

11、善教室的网络设备,提高同步课堂的现场感。之后还要持续优化同步设备,提升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感受;最后要增强软件的教学支持,方便教学活动的进行与课后任务的完成。除了设备之外,一个是教师进行同步课堂的相关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另一个是要注意尽量让被支援学校学生主动选择课程入课而不是被动的听课。校际之间要加强联系,针对性的对同步课堂展开研究包括两端学生学情适应研究、同步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教学资源的应用、同步课堂信息技术整合能力、教学活动的互动组织、互动课堂的研讨反思、助学教师课堂教辅策略等操作性内容。做好学校行政层面的支持与保障,统筹考虑不同学校之间的作息、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教学质量评价等差异,合

12、理安排同步科目、统一管理课表、民主倾听授课教师需求,完善同步网络课堂的学校支持体系五、总结信息技术融进课堂,能促进多元互动的产生,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可协助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同步课堂,可以缓解教学点优质资源和优秀师资匮乏的问题,从而解决教学点“开不了课、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同步课堂系统体现了教育公平,能有效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乡镇、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最终实现中心校课堂与教学点课堂一体化协同发展。同步网络课堂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师生连接成跨时空共同体,既将城市优质教

13、育资源辐射到薄弱班级,持续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参考文献1姚亚杰.国内同步课堂文献综述J.开放学习研究,2019,24(04):41-45+53.DOI:10.19605/ki.kfxxyj.2019.04.006.2王成端,顾玉林.同步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7-100.3汪学均.视频互动同步课堂教学效果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2):47-53.4林桂平.同步课堂与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校际交流模式的构建初探以滁州市田家炳中学和定远县拂晓初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5):23-26.5杨俊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国际

14、视野跨文化混合同步网络课堂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33-38.6陈天阳.“互联网+英语”同步课堂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一一以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10):44-48.7苏秋菊.关于小学数学开展在线同步课堂教学的工作探究J.考试周fJ,2023(10):77-78.8王觅,文欣远,陈焕东,龙海侠.基于知识图谱的同步课堂研究现状与趋势可视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11):12-18.9常咏梅,张雅雅,金仙芝.基于量化视角的STEM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6):114-119.10徐欢云,胡小勇.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图景、焦点与走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29-34.11浙江省教育厅.“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EB01.(2019-03-18).http12周文婷.关于数字化校本资源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思考J.教育信息技术,2008(3):9-10.13沈敏燕.四维对话:同步课堂问题分析与策略探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Z2)14潘张水,陆佳怡.“互联网+”城乡同步课堂实施现状调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19):13-16.15黄晋耀,王妍妍.农村小学同步课堂应用的实践与探索J.天津教W,2023(22):120-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