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观影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道观影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望道观影有感革命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成功的,有革命就会有流血 牺牲。这是我看完电影望道后,脑海中浮现的一句话。 正因为革命道路上荆棘密布,望道先生及众多革命志士的 初心不改、不怕牺牲的精神才愈发难能可贵。电影以望道先生追求真理,寻求社会改革的跌宕起伏 的一生为线索,不仅讲述了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 组织工人运动等事迹对共产主义革命的伟大贡献,更突出 了一批又一批被共产党宣言唤醒的革命志士坚守真理、 不忘初心、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伟大革命精神。透过电影, 我仿佛经历了那个灰暗又惊心动魄的年代。我感叹于曾经 被压迫的他们的生活之艰难,我感叹于曾经的他们奋起抵 抗、顽强斗争的英勇,我感叹于他们坚守真
2、理、忠于信仰的 无畏我深深的敬佩他们。我明白了今天党的伟大成就 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不懈奋斗、来之不易的成果。我明白 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肩负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伟 大使命。也许我们个人现在所作的和能做的是微小的,但我 相信无数个“微小”必定可以汇聚成“伟大”。杨阿龙的精神有儿子杨逢林传承,这是影片中的一个 细节。我想他们更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缩影。革命烈士、 革命前辈们坚守真理、坚守初心、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必将有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传承。共产党人的 信仰不会倒,革命的精神永不灭!一个基本的判断是,望道是上影继开天辟地1921 之后又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杰出影片。前两部是党史
3、,关于党 的诞生故事,主体是宏观的,两部影片拍法有所不同,缘于讲 述故事的时代不同,深化了故事讲述的时代;望道是一部 个人传记体故事,主体是中观的,甚至是微观的。它们都是上 海作为一个革命城市,对于革命历史郑重的礼赞,体现了一种 上海的文化情怀以及格调。望道的整体美学是温柔敦厚的。这种温柔敦厚,是基 于陈望道作为学者的性格以及风范,是编导所着力体现的影片 整体风格,也是上影传统美学的一种展现,它是有文脉的,从 开天辟地到1921又到望道传承而来。它是严谨的, 没有哗众取宠,没有被资本裹卷的炫技手法,它体现在电影摄 制的各个创作环节,优雅地讲述一个真实的“史说”而不是戏 说,它是经得起推敲的,故
4、而常人以为会浓彩重墨渲染的“真 理的味道”一场戏,也是婉约而来,深情而去,没有生硬描述, 却又令人回味无穷。温柔敦厚,确立了该影片是可“品”的, 是可“品看”的知识分子史和革命史。望道的难度,在于书斋型的学者,其人生故事性以及 戏剧性不会太强。它需要编导对主人公有深入的了解以及深刻 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按照电影的美学规律进行精致营构。显 然,编导是用心的,影片中的陈望道以及故事是可信的,也是 好看的。首先,它赋予了一种戏剧性的情节肌理以及结构,如公开 招聘共产党宣言翻译者,一个个面试者颇有戏剧性;陈望 道20天能否译完,是编织的一个剧中小悬念,而雨夜中陈独 秀披衣欢喜地审看译稿,也有情节的感染
5、力;盘尼西林,后来 得知是周恩来同志所送,也是神来之笔。诸多精致营构,遍布 影片各个故事关节。其次,影片也设计了一条共产党人故事线, 从杨阿龙到他的儿子,最后到迎接上海解放之日,与他的爱人 重逢,许多陈望道的重场戏均与此线有关,可歌可泣之处颇多, 既延续了陈望道与中共的关系,也带出了更大的历史覆盖面。 再次,作为陈望道的职业和家庭生活,也设计有教育线和情感 线,尤其是复旦大学的诸多历史,为观众首次涉及,蔡慕晖为 救陈望道生命,与戴季陶周旋的一场戏,戏剧张力颇强,令人 动容。精致营构,使影片保障了品质,是艺术创造的成功呈现。从某种意义而言,影片讲述了一个人、一段历史、一个大 学。一个人是指,许多
6、观众对陈望道是只知其人其事,不知他 的性格和脾气。其实,所知其人其事也是碎片的,除了共产 党宣言首译者以及复旦大学校长的身份,其他大概所知不多, 影片提供了一个有性格和脾气的陈望道,而不仅仅是一个严谨 的学者,甚至他的身上有他的同乡骆宾王性格的影子。从理解 印刷厂工人罢工,到复旦大学新闻馆募捐,到师生抗议游行活 动,陈望道的性格是鲜明的。一段历史指的是,共产党宣言 翻译前后的波折,一般民众未必了解,“真理的味道”具体的 情景,也是未必了解,影片以非常艺术的手法,满足了观众的 探知欲望。最后,一个大学一一复旦大学在北储办学之事,更 为观众所陌生。而这一切,均通过一个人的故事和性格呈现出 来,故而有现代革命史、高等教育史的文献意味,在对陈望道 的丰富生动描述中,现代革命史、高等教育史也变得丰富生动 起来。如此思想归旨,也是影片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