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洛阳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紧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统筹推进应对洪涝灾害、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定恢复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447.1亿元、同比增长4.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强化指标深度分析和趋势研判,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生产供给持续回稳。粮食
2、总产达到48.2亿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0户重点工业企业产值增长2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4%0市场需求持续扩大。529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20%,“三个一批”项目开工率超过80%、达效率超过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8%,进出口总值增长20.4%o质量效益持续改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7.9亿元、增长4.8%,规上工业利润285.3亿元、增长34.4%,金融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6.4%0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方针,全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可控。累计投入灾后重建资金5.85亿元,受损农村住房重建修复开工
3、率达到100%o产业转型步伐加快。落实创新引领发展主战略,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资源加速汇聚。成功组建先进光电连接技术等4家市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10家首批产业研究院,命名高端轴承等10家中试基地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洛阳留学人员创业园晋级“国家队,全年新增创新平台396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228家,研发投入强度稳居全省前列。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建立15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3.9%和33.8%,三大改造完成投资353.8亿元,10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车间(工
4、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数量全省第-O连续三年荣获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督蛰激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五年三获国务院表彰。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出工业标准地”出让细则等25项举措,降低企业生产成本110亿元,企业反映问题办结率达到98.5%,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8.8%0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0家,4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数量全国第三。动力活力显著增强。以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目标,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问题瓶颈。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突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15家市属企业重组整合基本完成,洛轴混改顺利推进。深化放权赋能改革,省下放的第一
5、批244项权限全部承接到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自贸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形成三个一改革新模式。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务职能完成剥离。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7%,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门户网站获评全国示范平台网站、全省唯一,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二。开放平台通道加快构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获批,综保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额增长18.7%,东方红国际陆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万标箱。精准招商提质增效。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设立9个驻点招商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6个,360中部数字安全科技创新总部、华为新基建发展中心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坚持扩容
6、与提质并重,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提升,加快打造聚合资源的平台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品质持续提升。提质老旧小区610个、惠及群众8万余户,3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中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西韩立交等189项工程加快实施,古城快速路东延等386项工程I11页利竣工。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列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地铁1号线、2号线开通运营,郑西高速栾双段、二广高速城区段改扩建工程、国道G310洛阳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县域经济提质壮大。赋予县区的334项权限已全部移交到位,出台推动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宜阳县入选全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乡村振兴全
7、面推进。创新提出“151”工作举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139万户监测对象实现帮扶措施全覆盖。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完成优质林果、杂粮等特色种植411.8万亩。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700家,三品一标数量全省第一,孟津区常袋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农村环境持续改善。51.2%以上的村庄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完成8.5万户农户改厕任务,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55%,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绩排名全省第一。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市3011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达到10万元以上的占比8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
8、速持续高于全市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强化创意驱动,突出市场导向,着力塑造行走洛阳、读懂历史文化品牌。文物保护持续增强。隋唐大运河文化公园、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项目库,徐阳墓地考古发掘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全市博物馆、纪念馆达到102家。文旅品牌特色彰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加快建设,黄河非遗中心主体封顶,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市接待游客11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23.5亿元,分别增长25.7%x16.1%o文创产业提速发展。综艺节目登场了!洛阳观看次数超3亿人次,风起洛阳广受好评。洛阳礼物文创设计突破1000款,形
9、象店品牌挂牌80家。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全面深化。治理任务进展顺利。完成4家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改造,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Io浓度、PM2.5浓度、优良天数实现三降一升。实施四水同治”工程151个,完成小流域”两清一护400公里,完成造林3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8%,城市绿化综合指数居全省首位。节能降碳扎实推进。淘汰112台(套)落后产能设备,关停、停备煤电机组5台。严格两高项目管理,全市没有新增两高项目。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14家发电企业开展上线交易。生态创建深入开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洛宁县成功创
10、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121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就业创业总体稳定。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洛阳”行动,新增城镇就业11.4万人。教育事业提质发展。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2所、城市区义务教育学校21所城市区高中迁建工作全面启动。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校区9月份实现新生入学。“健康洛阳”加快建设。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获批,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豫西公共卫生中心(万安医院)一期主体完工,省第二儿童医院一期即将投甩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8个、
11、社区养老服务设施815个。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开展非法集资风险处置攻坚,有序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兜牢三保底线。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统筹消防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社会大局总体平稳。同时,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容忽视: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不高,传统增长动能正在减弱、新的增长动能尚未形成;对风口”产业的把握不够精准,推动产业发展的思路不够聚焦;对推动创新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创新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破题;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12、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聚焦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扭住产业发展、城市提质、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用好科技创新、改革开放、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三个重要抓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促进
13、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人均GDP、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均为7%,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留洛就业创业1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达到50亿斤,单位GDP能耗强度与“十四五控制目标统筹衔接,CPI涨幅3%左右。重点做好8项工作:(-)强化精准调控,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坚持把稳增长摆在全局工作
14、的突出位置,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筑牢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根基。实施常态化运行调度。完善落实全市经济运行分析机制,深入开展结构分析、环比分析、先行指标分析和问题短板分析,全面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扩大合理有效投资。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加快实施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全面实行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项目直接落地等机制,确保59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统筹3亿元资金保障项目前期经费,确保全年滚动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IOOO个以上,“三个一批”储备项目数量保持在开工项目的3倍以上。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特色街区商圈提升、文旅消费提质等工
15、程,开展200场以上商贸领域促消费活动,落户品牌首店20个以上,推动西工小街、凤凰天街等申建省级试点步行街。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全年减轻实体经济成本60亿元以上。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全年新增规上企业600家。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度冬准备。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全年新增贷款500亿元以上。(二)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产业赋能升级。坚持前沿科技突破和远景需求牵引,落实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着力在发展“风口”产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伊滨科技城,推进中欧科创园总部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省2号
16、智慧岛。高质量建设智慧岛创新社区,加快伊滨中科洛阳信息产业园社区、洛龙炎黄青年数创社区等建设步伐,规划建设710个市级智慧岛创新社区,实现都市核心区和功能区全覆盖。重塑重构实验室体系,加快推进龙门实验室建设、争取3月底前挂牌运营,培育中航光电、河科大一附院、麦斯克等3家省重点实验室。推动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省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建设,支持普莱柯、洛轴等优势企业创建省级产业研究院,力争智能矿山、轴承产业创新中心晋升“国家队。推进创新主体倍增,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强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揭榜挂帅”等科技重大专项35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0个。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全年科技贷累计授信突破8亿元。集聚科技创新人才,精准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