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地区环境纠纷的主要矛盾特点%0D%0A及预防处置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岛地区环境纠纷的主要矛盾特点%0D%0A及预防处置对策思考.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岛地区环境纠纷的主要矛盾特点及预防处置对策思考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要求的不断 提高,各类纠纷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且一直居高不下,成为社会的一大突 出矛盾,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积极 做好环境纠纷调处,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非 常重要和迫切的一项工作。一、当前环境纠纷的主要矛盾表现一是噪声扰民纠纷。每年占总信访数的近四成。主要是城区娱乐业 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音箱震动噪声,宕口采石放炮产生的震动噪声,船 厂喷砂打磨切割敲打噪声,建筑业打桩、浇筑产生的噪声等。二是废气污染纠纷。每年也占总信访数的近四成。主要是城区餐饮 业油烟污
2、染,宕口开采业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船舶修造业焊接烟尘 和油漆废气,“城中村”居民散养的畜禽产生的臭气等。三是废水污染纠纷。每年占总信访数的13%左右。主要是水产、化 工、印染、造纸等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污染河道海洋,城区餐饮业产生 的油污水堵塞下水道等。四是固废污染纠纷。每年占总信访数的5%左右。主要是船舶企业 的废油漆桶、废焊料焊渣、电石渣、除锈打磨用铁矿砂、铜矿砂和黄沙 等废弃物没有合理处置,一些化工企业的危险固废和医疗废弃物安全隐 患等。二、环境纠纷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环境纠纷牵扯的利益范围较广。由于环境污染存在较大的传播 性和扩散性,环境侵权行为一旦发生,往往涉及某一群体或多个群体的 共
3、同利益,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特别是区域性的污染问题,涉及的人 员和范围更广,有的还牵扯到土地赔偿、拆迁补偿等,一件偶发事件有 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交叉感染”,引发多起社会矛盾。二是重复投诉较为普遍。有些环境污染因子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而群众诉求又非常迫切,因而失去耐心造成重复投诉。有些纠纷涉及经 济赔偿问题,但由于存在责任认定难、损失鉴定难、赔偿额无法达成一 致而造成重复投诉。有些因企业管理不到位或污染治理设备运转不正 常,造成再次污染影响而重复投诉。三是越级上访呈增加趋势。有些群众在向当地环保部门投诉的同 时,又向省和国家投诉;有些是因当地有关部门未及时妥善处理又未及 时与投诉人进行有
4、效沟通,造成越级上访。四是对船舶行业的环境影响投诉件上升幅度较大。由于近些年来海 岛地区船舶业发展较快,船舶行业分布广,而海岛陆域面积小,与居民 区距离相对较近,由此产生的声、气、固废等综合污染因素多,因而信 访量也呈较块增长趋势。三、引发环境纠纷的主要原因一是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传统的水产加工业点多面广 规模小,特别是分布在一些岛屿的小水产加工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气 污染问题还较为突出;随着城市化建设推进,城市人口加快集聚,城市 规划布局变动,一些老企业搬迁困难等,造成“城中村”、“老厂新居” 等新问题,有些老企业被新居民住宅区包围,卫生防护距离过近;另外, 前些年有些项目建设后污
5、染治理措施没能及时跟上,致使污染影响长期 存在。二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从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需要 一个不断改造、调整的过程。经济结构总体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企业规 模小,布局分散,而这些小企业难以承受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成本, 致使污染防治设施难落实,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影响周边环境。三是有些企业环保责任感不强。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企业以牺牲 环境为代价而获取经济利益最大化,造成偷漏排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 业新建、扩建、工艺改造等不做环评,不经审批而上马。还有一些无证 无照个私小企业,经营不规范,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导致污染问题 防不胜防。四是信访调处结果与群众心理要求有差距。群众上
6、访时往往要求即 访即时解决,因有些群众反映的问题需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在 这期间,上访群众可能会越级上访或多头上访;有些涉及拆迁、赔偿及 规划变动、政策等综合性因素,需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协调,而群众不 理解,其诉求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满足,容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五是涉及驻地部队的环境影响调处难度大。海岛地区有不少属于军 事区域,军事区域内的工地建设、畜禽场和属于部队的餐饮业等环境影 响投诉增多,但调处难度较大。四、做好环境纠纷预防和处置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环境决策机制。各级政府需要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得到切实执行和落实。对地方重大经济 决策、重大项目引进、重要规
7、划制订和修改等,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 题和群众的环境权益,做到环保提前介入,提前论证。积极推行环境影 响论证,加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工作,使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积 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能耗低、效益高、污染小的产业,逐步 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 传统工业改造,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二是要加大“治旧控新”工作力度。对区域性的污染问题,地方政 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的污染问题由监管部门督促企 业整改。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等,使老的 污染源能得到有效治理。对各类新建项目,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
8、把好环保关。涉及群众利益的,要实行公开听证,吸纳群众意见,切实 落实环保措施,使其不再成为新的环境纠纷因素。三是要切实解决已经反映出来的一些突出信访问题。对群众反映强 烈的热点、难点、重点信访问题,要按照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原则,着 力加以解决。对不同的信访诉求,要因案施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 行化解。对群众合理合法的环境诉求,要积极协调处理,尽快加以解决; 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法律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不完善的,要研究 完善有关政策,及时落实措施加以解决;对有些因历史或客观原因造成 环境影响而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心理疏 导、理顺情绪工作,并通过多方协调,逐步加以解决
9、,尽可能给群众一 个满意的处理结果,防止简单地采取强制处理的办法,以防矛盾激化升 级。四是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强化环境执法促使企业增加环保设施投入,提 高环保意识,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合理现象。及 时调处各类环境信访,积极做好企业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对 群众的诉求要倾听,有回音,多说暖心话、多做暖心事。要加强环境安 全隐患排查工作,要主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切实解决基层群众 反映突出的问题,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着力解 决环保执法部门的编制、经费、人员力量、设施装备等困难,提高执法 部门的
10、信访调处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执法环境。纪检、监察、环保等部门要认真 执行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 严肃追究环境违法行为及污染纠纷事件中不当处置行为的行政责任。要 建立政府执法部门和人大、政协、公众、新闻媒体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环 境监督体系,鼓励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要敢 抓敢罚,形成良好的执法环境。六是要加强舆论导向工作。积极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让广大群 众看到各级党委政府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决心,看到这些年来党委政 府加强生态市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业绩。对环境污 染问题特别是对环保纠纷的处置,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稳定为重,坚 持正面引导。一旦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 群体性事件,在依法果断处置、控制局面的同时,要主动把握宣传舆论 的主导权,及时发布客观准确的消息,防止谣言散布,影响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