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
《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丹毒(erysipe1as)是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是以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为特征的皮肤感染性疾病。多数患者还有头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好发于下肢或面部。【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菌主要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常见诱因有足癣、趾甲真菌病、小腿溃疡、鼻炎、口腔黏膜及齿龈感染病灶以及瘙痒性皮肤病如慢性湿疹等,足癣及鼻炎是引起小腿及颜面丹毒的主要诱因。人体自身机体抵抗力低下,如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也是促发因素。丹毒为累及皮肤及浅层蜂窝组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蜂窝织炎,蔓延迅速。病变区
2、域的淋巴管和毛细血管明显扩张,周围有水肿及以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浸润涉及真皮层,严重的达皮下组织。【临床分型及表现】潜伏期为25天。前驱症状为发热、寒战、恶心及全身不适。几小时到一天后出现红斑,并逐渐扩大,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皮肤紧绷,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淋巴管炎。也可出现水疱、脓疱或小面积的皮肤坏死。当皮肤感染愈合后,可能会有脱屑和色素改变。【诊断及治疗】1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丹毒。常规实验室检查示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可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可增高或不增高。局部创面及皮损处分
3、泌物培养、皮肤活检取材标本做细菌培养有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可有助于诊断。2 .治疗对于丹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早期、足量、足疗程。体温恢复正常后还要巩固治疗2周,直至皮损消退后23天才可停止用药,以免复发。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同时给予局部治疗,早期急性患者可用硫酸镁或吠喃西林溶液等湿敷患处,并外用抗生素药膏。皮损较重且伴有深部脓肿或坏疽的应外科手术切除、引流等治疗。复发性丹毒的患者,可以每天给予预防性青霉素治疗。在治疗丹毒的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以防疾病复发。【护理】1 .一般护理(1)环境:居住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做好床
![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_第1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9/10/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1.gif)
![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_第2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9/10/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2.gif)
![皮肤科细菌性皮肤病丹毒的诊疗护理.docx_第3页](https://www.001doc.com/fileroot_temp1/2023-9/10/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cebe726e-1739-4407-9051-6b6083b2961f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皮肤科 细菌性 皮肤病 丹毒 诊疗 护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