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XX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数据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XX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数据发展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青岛市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数据发展报告青岛市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青岛教育资源e平台的实名制、组织化、可管可控的网络学习空间,空间旨在服务课堂教学,汇聚优质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以教师为主体,聚合与教师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和应用,通过实名制将现实中的班级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映射到云平台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在空间中就可以完成教学、学习、教研、家校互通等多种教学活动。一、顶层引领,全域统筹青岛市政府2015年10月出台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62018年),着重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域统筹,坚持规划引领、标准引领、技术引领和机制引领,在全面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
2、班通”的基础上,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市中小学师生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拥有满足学习需要的丰富的网络数字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领导机构。为了全力推进智慧教育支持下的学习空间建设,青岛市成立智慧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智慧教育为核心,全力推动基于空间学习的智慧课堂、跨域课堂、双师课堂和双线课堂建设,实现学生学习智能化和自主化,以及学习记录留痕化。功能分解。网络空间是由青岛市教育局统一论证,建设了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校内为每位师生和家长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其功能满足并支撑全
3、校中小学主要的教育教学工作包含教师、学生、家长等个人空间,班级、教研社区等特色空间。集成资源共享、教学支持、学习交互、决策评估、校园管理等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要的多种公共应用服务;集成大数据分析服务,可提供教学分析、学习分析、学生能力发展分析、用户的空间应用分析等服务。管理维护。网络安全制度完善,举措基本落实,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较好;遵循数据上移、服务下沉原则,让教师在使用网络学习空间时能够感觉到空间操作快捷方便,同时可以调用大量有用的教学资源。在做到海量数据共享的同时,我们也主动和空间的开发公司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确保网络空间运行高效,访问快捷,体验良好。二、评选情况2023年5月,在疫情
4、防控期间,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主题应用案例评选活动,评选出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彩“云”之上的故事、青岛北京路小学构建网络学习空间里的“主题式网课程”、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小学,美文悦读、阅读悦美等优秀案例。三、网络学习空间基本信息平台名称:青岛教育e平台(http:/可进行免费注册。四、空间建设情况青岛教育城域网骨干带宽IOoG,总出口超过60G,区市40G接入,学校IOG接入,网络建设全国领先;建成两地三中心的教育网络中心五、集成应用情况建成一站式、综合性青岛教育e平台,作为全市教育信息化总入口、总承载和总统领,整合部、省、市、区、校5级60余款教育应用系统,融入本地政务服务网、智慧城市、城市
5、云脑等本地平台,实现应用和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融合共享,平台容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智慧校园等应用为一体,为全市师生、管理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六、应用特色与创新点(一)大数据分析网络学习空间可以实时查看各种应用数据。包含用户统计数据、资源统计数据、个人空间统计数据、教学应用统计数据。通过网络学习空间中智能检测应用可以生成学生成绩报告,帮助教师掌握班级学情,指导学生进行考、评、练、推、补个性化学习,帮助学校进行学情分析,构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教师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为学生推送各类学习资源、进行线上答疑、家校沟通等已进入常态化;学生参与各类教学、德育活动进入常态化。(二)决策评估教育局各
6、级领导和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空间管理和查询教育教学及教研等工作,支持电子政务,查询学校办学、文化、德育、课程、教学、设施、师生等情况,更快捷的掌握和了解学校的情况,并通过学校的空间首页发布信息和公告,让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三)共享资源通过平台多级空间的资源推荐机制进行“教师-学校-区县”资源共建共享,打破学校、区县阻隔,实现了多渠道资源供给,社会资源、智力资源网络化供给;师生能通过空间获取所需要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源分类、评价、分享,实现资源分享、教学应用等。在教学、学习系统中,师生也可通过平台智能推送机制获取、调用资源。(四)教学支持全市教师已经完成空间开通,开展常态化教育教学活
7、动通过空间支撑线上线下开展。教师利用空间学习应用支持备授课、活动组织实施、线上线下教学、班级管理、预习、作业、答疑、自主学习、分享心得或参与其他活动等。教师线上进行家庭作业布置,学生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样形式在空间中提交,教师在线批阅指导。该模式推进以来,学生平均作业提交率达到94%,得到了家长的广泛好评。李明瑶、王娜、刘利娜、葛赞赞、刘婷婷多名老师合力为学生准备优质资源,上传资源总数达1万余份,深受学生欢迎。七、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取得一定成绩,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亦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1 .数字教育资源种类相对单一,缺乏优
8、质数字教育资源。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各级各类资源近300万条,但是资源框架体系结构不清,资源类型多以文档、PPT类、视频等传统数字资源类型为主,系统性在线课程、优质微课、精品课程、专题课程数量较少,并且数据更新缓慢,利用率相对较低。2 .建设程度与应用程度不匹配,精准资源推送功能需完善。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完善,资源平台也已经启用,部分学校还建有校本资源库,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效果较差,大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还是通过网络搜索来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查询和使用,导致诸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被忽略。3 .各类角色信息素养不高,缺少系统的培训与技术引领。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体现的是教育素养、
9、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过程,我市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水平较高,但信息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家长普遍存在能够认识到数字教育应用的优势,但更多担心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因噎废食,不敢尝试;学生更多被动接受教师、家长对于数字教育资源应用的方式和态度,不能主观的做出选择。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调查问卷情况及教育工作者诉求,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推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政策引领,构建优质教育资源汇聚新常态。完善相关政策和规划,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符合青岛实际的教育资源汇聚和应用政策,使各级部门能够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推进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标准可参照
10、”。将一师一优课、示范课、精品课、优质微视频、融合优质课等资源汇聚工作作为常态化突出典型目标推进,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推进自生资源建设和汇聚。在丰富基础学科普适资源条件下,建设和扩展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创新领域资源,例如职业教育特色资源、STEAM课程特色资源、人工智能领域资源,需要统筹规划分部实施突出案例引领创新。通过政策引领,构建优质教育资源汇聚新常态,使整个青岛市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化的发展。1由教育局牵头落实和推进优质资源汇聚工作,列入各部门年度工作计划,以各类活动的大赛为载体,明确资源汇聚目标、数量、质量,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升教育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
11、捷化水平。2 .筛选学科优秀学校,对接校本资源库、特色教育资源、职业教育资源,按校、专业化、体系化入库。以个体学校优秀资源带动整体学科资源上层次越级发展。3 .依托青岛市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成果,将青岛市教育局采购的优质教育资源专栏式对接入资源平台,便捷教师日常备课、授课资源选用。4 .依托青岛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素养提升项目,建立人工智能教材、素材、成果资源库,引领全市师生了解、体验、学习、感受人工智能课程发展。(二)课题领航,促进教育信息化专业发展发挥课题研究对教育资源汇聚及应用工作的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作用。发挥课题的引领功能,积极研究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深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与途径。
12、将大调研、大学习、大改进落到实处,加强高校专家、各级教科研人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与教师、学生、家长的常态化培训和交流,把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协调起来,“把问题变成课题”、“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深入探讨应用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力争在调研和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1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专题课题,以研究的方式提升育人质量,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教学需求等方面,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发展,针对信息化教学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解释,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类专家,形成一大批信息化与教学融合发展专家智库。5 .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示范学校,总结经验
13、做法,锻造特色亮点,形成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承接示范观摩工作,在全市领跑和示范,带动全市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教育信息化发展。6 .建立全市范围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讨会、现场会,以教学案例观摩,教学反思评价,学校应用案例分享,专家讲座形式探索互联网教育与教学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三)培训先行、试点引领,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挥先进区市与学校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倡区市合作、区域统筹联合,深度挖掘数字教育资源应用典型,由点带面,全面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应用。建立市、区(市)、校三级培训一体化系统,加强师、
14、生、家长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培训,争取培训一批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将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专业教师。打造一批能够立足课堂学习、拓展课外实践,能够将教师推送资源与自我探究资源相互融合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引领一批能够配合教师教、辅助学生学、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的优秀家长。1 .制定全市层面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计划和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广泛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推动全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新技术带来的教学变革,提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将信息化教学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体系,为全市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课程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15、。2 .制定区域教师培训与实践展示计划,培训了解,实践思考,应用创新,通过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教育情境,提出问题、认知探讨、学习设计、案例分析、选择评价,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案例分享。3 .拓展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大场次、片区化、工作坊和教学微视频、培训实录课为形式的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更广泛的为全市教师提供学习培训平台。(四)立足校本教研,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根据教育信息化2.O行动计划中关于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16、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的要求。结合实际定出本校的信息化教学教研制度及校本教研计划。按时组织教师之间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听评课活动,交流心得反思,同时对新方法、新实践进行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的展示,累积教学经验,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撰写教学案例,形成学科信息化教学模板,从典型化推进到常态化推进转变,从展示课堂到常态化课堂转变。1 .教学过程上平台,以校为单位组织学科备课、授课、作业、活动素材平台量化2 .教学成果上平台,以区域为单位组织优秀教学成果课程平台展播,现场直播。3 .教研力量上平台,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师针对优质课程听评课,形成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经典案例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