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平台.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龙岩市对外开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造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坚持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的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提升打造对外交流平台,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快中国(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一、打造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抢抓“一带一路、RCEP等战略机遇,提升打造对外交流平台,鼓励开展国际国内园区合作,用好海创会、“98厦洽会、“118”机博会、“进博会”等活动平台,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和欧盟等投资贸易合作,精准招引外资大项目大企业,提升对外开放新水平。加快中国(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
2、验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综合试验区跨境物流中心、龙岩电商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推动高质量“走出去”。大力支持我市有色金属、工程机械、环保设备、汽车及专用车等企业“走出去”,鼓励紫金矿业等有条件有实力的岩商岩企开展海外并购、国际品牌创建,在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贸易网点、服务中心等。鼓励我市具备资质的企业承包海外工程项目。发挥闽西海内外“客家祖地”优势,积极推动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引导企业提升合规意识,树立龙岩投资者良好形象。三、深化港澳侨合作交流。深化与港澳侨在金融、物流、旅游、文化、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广泛汇聚侨心、侨智、侨力,推动龙岩与岩籍港澳同胞、
3、海外侨胞发展共赢。吸引海外侨胞来岩投资兴业,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推动先进技术、人才、经营模式和优秀团队入岩。注重文化情感交流,完善联系联谊平台,强化与海外侨团侨亲联谊联络,推进为侨服务信息化便利化,不断增强侨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区域协作水平坚持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打造区域经济分工协作的新增长极。一、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加强跨省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完善区域招商引资机制,推进合作园区建设,开展常态化专项招商。以产业链合作带动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的机械装备、有色
4、金属等产业的下游应用、核心关键零部件生产行业等来岩投资设厂,推动我市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区域产业链。加大重要对外通道建设,持续开发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强化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人群来岩消费。二、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协同,拓展闽西南五市联合招商平台功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参与跨地区产业分工合作和梯度转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与厦漳泉区域的重要通道建设,加强重大能源、电力、信息网络等重大基础设施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规划布局和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领域合作交流、资源共
5、享,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公共管理事务一体化,引导优势资源向龙岩地区流动。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健全九龙江、汀江、沙溪等流域水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教育领域重点工程教育领域重点工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及附属/浮(二、三期)、松涛小学分校三期、市特校扩建、龙岩学院附中扩建、龙岩高级中学一级达标学校建设、龙岩学院附属小学扩建、龙岩学院扩建(一期)、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扩建、龙岩技师学院第二校区建设(二期)等项目。三、强化山海协作交流。按照“一县一优势产业”开展区别化协作,推动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集美一新罗”“长乐一永定”“同安一上杭”“思明一武平”“晋江一长汀”“福清一连城等山海协作共建。完善产业转移
6、支持政策,推动厦漳泉等地区的上下游产业落户龙岩。进一步理顺厦龙合作区等山海协作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完善区域招商机制,开展常态化、“小分队”等精准对接招商。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持续深化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一、提升利用外资新优势。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在政府采购、标准制定、资质许可、政策支持、市场监管等方面对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为外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外资投资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全流程服务,着力培育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核心企业。二、推动外贸创新发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化口岸通关改革,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实施外贸品牌战略,健全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鼓励和引导有资质的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企业。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开展宣传推介。推动中小企业“抱团出海”,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走国际化道路,发展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外贸新业态。开展中小外贸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发挥贸促机构、行业商协会等作用,加快企业培育壮大。(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