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56421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颜真卿生平个人简历颜真卿,(709-785),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他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代表人物,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遭劲舒和,神彩飞动。他的书法,

2、既有以往书风中了气韵法度,又不为古法所束缚,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规,自成一幅,称为“颤体”。宋欧阳修评论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宋朱长文续书断中列其书法为神品。”并评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父辈的希望于此可见;而颜真卿一生.也似乎正是沿着这一既定轨道求真求清。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大臣,以至为唐王朝舍身取义,杀身成仁。颜真卿撰碑往往自云“琅研颜真卿”,因其祖籍山东琅研临沂。其父颜惟贞,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判人高第,授衢州参军,历长安尉、太子文学,以草、隶擅名。

3、几乎和父亲一样不幸,三岁的颜真卿也尝到“少孤”的辛酸,由母亲殷氏亲加训导。这种命运的播弄,或许正是发皇才能的砥石。既长,由勤奋与刻苦中磨砺而出的颜真卿,己是“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颜鲁公集行状)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颜真卿二十六岁便举进士,又擢制科(朝廷为求散逸而有专长的人材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顺利地踏上厂仕途。他担任过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和醴泉县尉,于天宝二年(743)诣洛阳,访张旭。天宝九年,颜真卿由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在御史台下属的三院之一的察院任职官。在此期间当御史吉温出于私怨罗织罪状陷害御史中丞宋浑(宰相宋景之

4、子)时,颜真卿敢于净净面折:“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景后乎?“宰相杨国忠及其党羽遂视真卿为异己,终于在天宝十二年把他调离出京,降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即由此而来。颜真卿在政治上有一种察微知几的敏感。当安禄山的谋反初露苗头时,真卿就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范。然而每日却与宾客泛舟饮酒,以不问时事为假象,以释安禄山的疑心。平原郡本属安禄山辖区,安禄山时时密探暗察,但终于以为真卿乃一介书生,不再猜疑。喜剧性的结局是,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正当唐玄宗伤心地喟叹:“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李平的驰奏,无疑给了玄宗一支兴奋剂,他环视左

5、右,牛是感慨,半是赞许地说:“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在反安禄山的斗争中,颜真卿壮怀激烈。他迅速从原来三千兵扩充为万人,并择取统帅、良将,一些太守、长史也各以众归。当时堂兄颜杲卿为常山太守(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相与起义,在安禄山后方共讨叛军。河北十七郡归朝廷,安禄山所有仅范阳、卢龙等六郡。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廿万,横绝燕赵,军威大震。天宝十五年,加户部侍郎河北招讨采访使,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大将讨叛贼。其间颜真卿曾指挥平原、清河(郡治在今河北南宫东南)、博平(故址在今山东西部)三郡之师大战反贼,斩敌首万级,生擒一千余,声威益震。公元乃6年,唐玄宗之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

6、位,是六肃宗。颜真卿拜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复为河北招讨使。安禄山利用肃宗调走河北兵力之机,乘虚遣吏思明、尹子奇急攻河北,兵围平覃:十月,颜真卿被迫弃郡,渡过黄河.历尽种种险关,在至德二年(757)至凤翔谒帝,诏受宪部(刑部)尚书,迁御史大夫。当时唐王朝秩序大乱,无暇顾及许多,但颜真卿却“绳治如平日”,凡不合制度者,皆峡直谏言,因而招忌出为刺史。一度入朝为刑部侍郎,后又贬为长史.代宗宝应元年(762),五十四岁的颜真卿被从四川召回京城,拜户部侍郎,次年改吏部侍郎,后又转为尚书右丞。广德二年(764)颜义卿被晋封为鲁郡公,“颜鲁公”之名即由此而来。然而又终因宰相元载构怨,永泰二年(766)又被贬出

7、京。后元载获罪被诛,颜真卿重新人朝为吏部尚书。颜真卿为人耿直,为官清廉,为民解困。早在以监察御史出使河、陇时,五原(今蒙古临河东)有冤狱,久久未决,又天旱不雨。当冤案一经颜真卿辨决,竞凑巧下起雨来。民众感其恩德,称这场及时雨为“御史雨:他在蓬州和抚州等地作地方官时,也曾因救灾恤患、治陂灌田受到民众的称颂。德宗建中元年(780),鲁公己七十一岁。这位声名颇重的四朝元老,由于他的正直,仍不为宰相杨炎、卢杞所容。颜真卿一生最壮烈的一幕是晚年与李希烈的斗争。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早蓄谋反之意,于建中四年攻陷汝州(今河南临汝)。卢杞因欲报私怨,建议派遣颜真卿前往宣谕劝说,说真卿乃“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

8、而定”。颜真卿至许州(治所今河南许昌)见了李希烈,宣诏旨未毕,逆贼使诸将诟骂鲁公,又令号为养子亲兵千余人拔刃逼胁。然而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只得挥去众人,将鲁公扣作人质。李希烈使出种种手段威胁利诱,甚至在颜真卿的住处庭中掘下土坑,扬言要将他活埋,妄图迫使他就范,为己所用。颜真卿坚贞不屈,严加斥责,他冷笑着对李希烈说:“何必费那么多麻烦,只要借给我一剑,你必睹快事!”李希烈遣人积薪于庭,说:“不能屈节,当焚死!”颜真卿亳不畏惧,径自起身蹈火,倒是李希烈手下的人,拉住了他。李希烈无奈,于贞元元年(785)八月指使阉奴等在蔡州(今河南汝南)龙兴寺中缢杀了颜真卿。颜真卿的一生,一半是在沙场、在朝廷的错

9、综斗争中度过的。他以他的全部忠心献给了唐王朝,真正做了一位忠贞清廉的大臣。而另一半是在书斋中度过的,他钻研艺术、文学,酷爱书法,这是他一方宁静的天地。他又自强不息地走向一代书家的峰巅。艺术生平:颜真卿为琅哪氏后裔,家学渊博,六世祖颜之推是北齐著名学者,著有颜氏家训。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

10、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欧阳修曾说:“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J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成功中汲取经验。尤其是行草,唐以后一些名家在学习二王的基础之上再学习颜真卿而建树起自己的风格。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著有吴兴

11、集、卢州集、临川集。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整密,秀媚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谒金天王神祠题记,比较端庄遒劲;臧怀恪碑,雄伟健劲;郭家庙碑雍容朗畅;麻姑仙坛记,浑厚庄严,结构精悍,而饶有韵味;大唐中兴颂,是摩崖刻石,为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不露筋骨,宋曝碑,又名宋广平碑,书法开阔雄浑;八关斋报德记,气象森严;元结碑,雄健深厚;干禄字书,持重舒和;李玄静碑,书法遒劲,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传世墨迹有争座位贴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

12、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0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亳疾书。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J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

13、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

14、为四大书法家之首。主要作品:1、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2、祭侄文稿:行草书。安史之乱,鲁公堂兄颜呆卿任常山郡太守,贼兵进逼,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事后鲁公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

15、,乃有此作。时年鲁公五十岁。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本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此帖本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所以写得神采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醮墨,墨色因停顿初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元代张敬晏题跋云:“告不如书简,书简不如起草。盖以告是官作,虽楷端终为绳约;书简出于一时之意兴,则颇能放纵矣;而起草又出于无心,是其手心两忘,真妙见于此也。“元鲜于枢评此帖为“天下第二行

16、书二3、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J4、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