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62658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江苏岗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核心考点讲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岗培考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点解析纲要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高校教师职业一.职业1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 .职业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群体性、稳定性、技术独特性等特征。3.2015年7月29日,我国颁布了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国家标准行政的职业分类大全,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2015年修订版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共1481个职业,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们把社会职业分工统称为“三百六十行”始于明代。二.教师职业“教师”最初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史

2、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最为老师。”古代关于教师的称谓是多种多样的,如师长、师傅、师父、师资、宗师、经师、老师、讲师、博士、夫子、先生等。“教师”一词既是一种职业,也是指这种职业的承担者。高校教师就是具备高校任职资格,在高校中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工作的人。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教师法,首次从法律的高度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教师职业的形成(1)我国古代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素养和功能等方面教师素养方面师者,人之楷模也。(杨雄法言.学行)智如泉源,行为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韩婴韩诗外传卷五)教师职业的功能(

3、任务)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周礼.地官司传序)师者,所以正礼也。一一一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荀子.修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侬在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2017年考题)这一时期师资培训机构培训时间短,主要采取“学徒式”的方法。2 从教师职业到教师专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动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职业作为专门职业来看待。3 .从教师专业到教师专业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长、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己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

4、且在教学中起到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三.高校教师职业及其特点1 .学术自由性与教学纪律性相统一。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2015年1月29日,教育部原部长袁仁贵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教学自由性是有限度的,教学纪律是自由的边界。2 .教学和科研相统一。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科学的研究和发明,瞬息千里。十年前所发明的定律,现在或许要根本推

5、翻,或许要重新估值。”3 .个体劳动与群体协作相统一。第二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与职业道德1道德道德概念:道德是种社会意识形态,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内容A.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包括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原则和规范等。B.主观方面:包括道德行为或道德活动主体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等。法国社会学家速尔王说:“道德不只是一个行为习惯体系,而是一个命令体系。”2 .道德与法律(I)It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瑞。两者都

6、是行为规范,但是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而道德要靠舆论和良心来实现道德的力量。从形成过程来看,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法律则是由国家制定的。两者代表的利益也有所不同的,法律一般是统治阶级管理的有力工具,而道德是群众在生活中的利益体现。(2) W德与法律调整范围不同:道德不仅规范人们的行为,还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而法律只是行为层面的规范。(3)法律外延是一种社会规则,法律的内涵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一个人如果违反了法律,一定是违背了道德。一个人如果违法了道德,不一定违反了法律。可见,法律比道德更庄重,更严格,力度更大。3 .职业道德:(1)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形成并遵循的、具有

7、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已经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2)职业道德特点从形成过程来看,职业道德实在历史上形成的、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袭的职业传统和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习惯,具有较强的连续性。从内容看,职业道德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责任、行为等方面的道德准则,独具行业风貌和特征,具有稳定性.从表现形式上看,职业道德比较具体、灵活、多样:从调节范围来看,职业道德反映着特定的职业关系,具有特定职业的行为特征,作用局限在特定的职业。从产生的效果看,职业道德是维护职业信念和尊严的基础,与职业心理和行为习惯融为一体

8、,所以职业道德往往会表现为职业的人格特征3.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的关系职业道德与公谯、私德之间既有交叉,又彼此独立。梁启超认为:“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高校的职业道德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简称“师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或准则: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指高校教师对职业规范的认同、内化而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是“他律性”和“自律性”的统一。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2011年12月231,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内容: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爱

9、国守法”是对高校教师与国家关系的规范。“服务社会”是对高校教师与社会关系的规范。“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集中体现了作为教师职业的独特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严谨治学”是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规范。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其令不从。”三.高校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伦理之间的区别1 .在内涵上,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应该且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师职业道德的精神层次要高于教师专业伦理,它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强调教师“应为”.2 .在侧重点上,教师职业道德强调个人的主观意志和行为,而教师专业伦理强调在社会共同体内个人与其他成员及组织之间

10、的相互关系。3 .在主客观上,教师专业伦理更强调的是蕴含在人伦关系中的一种“理”,这种“理”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基于教师专业理中外在“理”转换内化于心的“德”,是教师个体意识的集中体现,具有主观性。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第三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一.高校教师职业道谯建设的意义1 .高校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源泉2 .高校教师师德是无声的教育资源,

11、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成长。3 .高校教师师德是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4 .高校教师师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好社会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二.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五个阶段1第一阶段(0-4年)为入职期,处于依从性道德学习状态,对专业道德的认同有下降的趋势。2 .第二阶段(5T6年)为发展期,对专业道德的认同逐渐向“认同性道德学习”状态过渡3 .第三阶段(17-21年)为停滞期或重新评估期,教师的“认同性道德学习状态”可能正在完成一个内部的整合,以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质变。4 .第四阶段(21-27年)为稳定期,教师的学习状态向“信奉性道德学习状态”转4

12、1,教师个体对于专业道德的认同逐渐提升为价值的内化。5 .第五阶段(从教28年以后)为保守期,一些教师职业心态开始下滑,多数教师基本上还处于一个窿定的“信奉性道德学习状态”。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仁爱之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是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在孟二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人民教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看到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怀。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我

13、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发展一.古代教师职业道谯规范1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同时设有专职的教育管理人员,但教师由各级官吏兼任,“学在官府”,官师不分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博学多识,终身学习、“执着教育、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极乐观,意志坚定”、“诚信为人,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生如子,尊重学生”等。(这些教师职业道德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孟子:提出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自我修德。心下),强调“教者必以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慎独”的修养:荀子:师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他提出教师的四个

14、必备条件:“尊严而惮”、“耆艾而信”、“诵说而不陵不犯”、“知微而论”(荀子致士)。这个四个条件包括德行、信仰、能力、知识及其学生中的威望等方面。2 .汉唐时期:“第育为先的理念得到推崇,西汉董仲舒把“三纲五常”的道德教条作为教师的核心要求C韩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 .宋元明清时期:以朱熹、王守仁为代表的教育家,强调教师应该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南宋教育家朱熹创立白鹿洞书院,并定立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是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规范要求:(2017年考题)白鹿洞书院教条中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15、渐渐成为当时教育的重要形式。二.近代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 .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他认为,第一,教师应该人格健全,具体表现在:有智慧、有道德、有立场、有责任担当。第二,教师应该有学问家的精神。教师应以“以学术为唯一之目的”。蔡元培认为“敏育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创造文化O2 .陶行知:他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7个方面:“捧着一个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人民第一”“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敢如未开化的边疆,敢探索未发现的心理”的创新精神;“共学、共事、共修养”的和谐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的好学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律精神。3 .张客: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更重要的是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人生理想”;“勤勉节约、任劳耐苦的美德”“严格管理的责任意识”;“关爱学生,有教无类的仁爱精神”。1914年张骞创办的南通大学农科校训为“艰苦俭杜,南通大学纺科校训为“忠实不欺,力精进”,南通大学医科校训为“祈通中西,以宏慈善”。今天的南通大学的校训,综合两个学校校训,为“祈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