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读食遇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读食遇有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读食遇有感显然,这是一本舌尖上的狮城。读食遇前,印象最深的是牛车水小贩中心的猪肚花胶鸡汤,那一盅白白鲜美的汤和似乎怎么也吃不完的汤料。还有一次朋友带去宵夜的潮式打边炉,也是出乎意料的好吃。看了食遇才知道原来新加坡已经有115家小贩中心,而且因为它的多元文化在2023年已成功申请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你是资深食客,或者想全面深入的了解地道南洋美食,那么看食遇就对了!这确实是一部记录食物的书,写尽了最具代表性的新加坡小贩中心的各种美食,所以我会说它是舌尖上的新加坡。叶老师是生于坡长于坡的华人,对新加坡这座城有着深深的记忆与爰,在这本书里叶老师先是像一个有阅历的导游,耐心地带着你走过新加坡遍布
2、全岛的小贩中心。里面当然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南洋美食:海南鸡饭,南洋咖啡,肉骨茶等等,但即使你是资深食客进了食遇就会发现自己有多无知,你才发现这个导游又有心机又有趣,他会告诉你南洋咖啡之前叫嗟呸(Kopi),咖啡豆里还可以加入黄油、糖,甚至是玉米粒等等外国人难以想象的食材来炒,另外有人喝过加黄油咖啡吗?反正我是没喝过。还有一道五味杂陈的罗惹,可能会吓跑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朋友吧,油条、豆卜、沙葛、黄梨和豆芽等混在一起,拌以重口味的虾膏,再加上酸柑、火炬姜花、砂糖、辣酱等,端上桌的罗惹是黑乎乎加黏糊糊的,如果你能把它拍成活色生香的网红照片,就不再会被世上任何一道黑暗料理所难倒!你知道还曾有餐厅推
3、出过鸡饭雪糕吗?以米浆为基本调料,加入鸡汤、蒜头、姜和香料等,还淋上黑酱油和鸡饭辣椒,听起来真的是黑暗料理本料了。当然食遇除了黑料理更多的是介绍快失传的食物,失传当然是因为费功夫,比如NasiU1am,作者称它为炒饭界的功夫菜,已经有超过180年的历史,由于做工繁复,食材往往就多达十几样,要清洗、剁碎等,炒饭里还会加入各种香料,香茅、叨沙叶、咖喔叶和柠檬叶等,所以重大节日才会端上,现在已经是娘惹馆子的招牌菜。书中介绍的食物种类繁多,不怕你不知道只怕你想不到。我建议最好不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阅读,否则一晚上都在花力气按奈想找食的冲动。食遇里的美食,都是人间的一碗碗烟火。也许你不是对食物太执着的人,
4、此时你更怀念的其实不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而是曾经充满幸福感的回忆,那读食遇就对了,它的字里行间充满古早味,都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人文情怀,似乎是以美食作引,写了一部关于南洋的多元文化历史。14世纪的渔民给新加坡(当时叫淡马锡)带来海洋食物;500年后英国人莱佛士来了,带来了生熟蛋、咖啡、土司早餐,也带来了大量南印劳工,因此印度煎饼,咖喔还有印度的拉茶也来到了新加坡。19世纪华人来了,有马六甲的原生华人也有下南洋的广东和福建人,来的晚一些的海南人只好为英国人打工,所以英国人走之后卖咖啡和西餐的大多数都是海南人;当然二战期间日据时期因为物质贫乏,也有不少与木薯相关的食物;在这个多元而融合的地方不吃鱼头的
5、印度人还专为华人发明了咖喔鱼头,而叨沙(1akSa)更是多元文化大杂烧的最好佐证。所以,如果你是一位食客你完全可以把食遇当成一本新加坡小贩美食的白皮书或者觅食指南,毕竟叶老师可是世界最权威的旅游杂志孤独星球指南的出版人,如果你对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移民历史感兴趣读它最活色生香。美食作家总喜欢以文字与香气作引,让我等凡人赴一场动人的约会。所以我最喜欢的还是叶老师的文字,他说是这些最日常的美食让我们相遇,他是如此看待和食物的相遇;他说望乡或留下这种矛盾心理成就了海南鸡饭;面对酿豆腐让我们珍惜选择的自由;我们都是华人所以肉骨茶骨肉相连,不问出处;而红糟鸡面线里熟悉又陌生的就是乡愁;卤鸭饭是文学里的好滋味:李碧华表面写的是美食,斩鹅更像在副人,美味里隐藏着极为恐怖的爱情,象征了爱情高度的腐蚀性。我想说叶孝忠老师表面写的是美食,往罗惹加各种猛料,用丝袜过滤袋拉出星星拉花咖啡,其实美味里全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他说五味杂陈是清欢1fusion也是人生常态,他喝叨沙喝出一碗辣汤就是一个江湖;我也同意人生不缺苦,就不用把它再端上餐桌了,就像榴莲入口,极端的爱和恨都是它,这何尝不是爱情的另一种存在?最后,还是来一盘看后甜点文头雪吧,叶老师说生命短暂要来点甜头,这座城市也需要诗的质感来融化她过于冷静的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