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专业组织行为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专业组织行为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1 .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SStimPession):(阿什)指与人交往时,最初(第一次)得到的信息对知觉的形成作用很大。并影响以后的判断与决策。主要受相貌因素和性格因素的影响。2 .归因失真理中的归因主要要考虑到归因原理中,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也可以分为稳因和非稳因!当管理者将行为者的行为归因为内因或稳因,那么他就会预测这类行为下次还会出现,但若是归因为外因或非稳因则就很难判断下次会否出现!归因会受到主客观的影响而发生失真和偏差!第一就是“活动者-观察者效应”!具体说就是,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个人原因,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对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情景因素
2、,对别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第二,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还取决于他人行为是否与自己发生利害关系!第三,人们还常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归因倾向,因而当有人受害时,人们对受害人的责难多于同情!3 .投射作用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4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
3、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5 .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6 .能力差异与管理第一、能力类型与工作性质相适应。不同的工作性质,对人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有时候一些特种工作,不但要求一个人具有一般能力,还要求具有相应的特殊能力。第二、能力水平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在工作性质与人的能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现象即每种工作都有一个能力阈限;第三、人员安排与能力互补相适应。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能力要求不同。领导班子的配置也要注意能力间距。全面科学地考察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根据能力的大小妥善使用。第四、能力
4、考察与工作效果相适应。实事求是科学考察能力,处理好能力与文凭职务职称的关系。第五、人才培训与能力发展相适应。管理者不但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而且要善于培养人才。9.粘液质的性格特征是什么?神经特点:感受性低;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反应速度快但不灵活。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典型表现: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在生活中是一个坚定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由于这种人具有与兴奋过程相均衡的强的抑制,所以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会为无谓的诱因而分心。粘液
5、质是人的气质类型之一。按照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活动类型为粘液质的生理基础。粘液质的人易养成自制、镇定、踏实等品质,但也易形成冷淡、迟缓、固执等特点。这种人反应性低、情感不易发生,也不外露。他们态度持重,交际适度,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自制力;他们的心理反应缓慢,遇事不慌不忙,其可塑性差,表现为不够灵活。10.人的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它们各自是什么意思?人的气质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心理学界对之四种气质是这样解释的:胆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这种
6、气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这种气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市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这种气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相当与神经活动弱型,兴奋和抑郁过程都弱。这种气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
7、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名词解释汇总1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2 .自我知觉:是指主题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3 .主观因素:指观察者自身存在的那部分知觉选择影响因素.4 .晕轮效应:是造成错误知觉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它遗失物的某一特性为依据,而忽视使唔的其他特性就对整个事物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5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
8、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只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6 .态度:十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7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8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个性倾向性特征: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稳定的意识倾向特征.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和态度等等.它是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一个人行为活动的性质、方向以及动力的大小。是个性中最活跃的成分,起主导作用的因素。9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联系。10 .能力:是个人顺利
9、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11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12 .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解课题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13 .群体结构:是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从不同角度上加以划分,如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等。14 .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地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及岗位的发展道路。15 .事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失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事业生涯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职工本人与组织的共同努力和合作。16 .
10、事业生涯的阶段性:是指事业生涯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任务,个人也具有不同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关注的焦点是事业阶段的变更是通过角色转换和地位过度而实现的。17 .事业生涯的纵向变动:就是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登记职位的升降,当特定的组织中人的事业生涯,绝大多数是沿着一定等级制度变动的,一般来说,这就是职工得到一系列的提升和发展。18 .事业生涯的横向变动:就是组织被捕的个人的工作职业或职务沿着职能部门或技术部门的两侧发展变动。19 .向心变动:就是由组织外围逐步向组织内圈方向变动,当发生相核心方向工作变动时,职工对组织情况了解得就会更多,担负的责任也会更大,
11、并且经常有机会参加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沿着核心方向发展变动与沿着纵向发展变动时相关的。20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21 .规范:就是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让群体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22 .角色同一性:是指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23 .角色知觉: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24 .角色期待:是指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景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25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26 .群体促进效
12、应:一个人的轰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会提高,这种现象就叫群体助长或群体促进效应。换言之,群体助长效应是指在别人面前,绩效水平提高或降低的一种倾向。27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是更努力。28 .协同效应: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每个物质作用的总和。29 .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30 .上行沟通:一方面是指在下行沟通的同时,下级人员以反馈的形式对下行沟通的信息作出反映;另一方面是指下级人员将自己对组织管理、工作和其他信息向上级反映的过程。31 .群体思维
13、:是群体对于从众的压力使群体对不寻常的、少数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得不出客观的评价。32 .群体转移:是指讨论课选择的方案进行决策的过程,群体成员倾向于夸大自己最初的立场和观点,在某些情况下谨慎态度占上风,形成保守转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容易向冒险转移。33 .脑力激荡法:也叫头脑风暴法,意思是克服互动群体中产生的妨碍创造性方案形成的从众压力。34 .命名小组技术: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这就是命名一次的含义。35 .人际关系: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36 .人际反应特质: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有自己独特的反应倾向,这种倾向就是人际反应特质。37 .关系
14、分析:是指吧莫里诺的社会测量的内容加以扩充并加上主观判断项目以分析人际关系的方法。38 .合作: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协同活动。39 .竞争:是指与合作相对立的行为,人们为了各不相同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或为了同一个目的,但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损害或牺牲对方的利益的行为。40 .群体间互动:是指发生在不同工作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群体互动是以某种群体关系为基础的,它是连接两个不同的组织群体的桥梁。41 .协作:是指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受益的结果。42 .回避:是指一个人可能一时到了冲突的存在,但希望逃避它或抑制它。43 .竞争策略:也叫强制策略,只是一种
15、不合作的方式,通过竞争,必然为了一部人的利益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4 .合作策略:是比较开诚布公的策略,能够使冲突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满足。:45 .迁就策略:主要是一种合作的倾向,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满足被人的利益。46 .领导:是影响和指引他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47 .领导者:是发挥主导影响力作用的人,包括个人或集体。是组织的“关键角色”,是领导行为过程的核心,也是组织中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多种社会关系的中心。48 .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49 .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考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自
16、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行为50 .授权: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分配形式,是指将权利和责任授予下级,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行为自主权。51 .有效领导的行为:是指领导的行为能适应既定的环境,并根据各种特定的情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52 .奖罚:就是通过对符合计划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符合计划的行为实施惩罚,以保证领导活动的既定方向。53 .领导素质:一般是指领导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即在领导过程中表现主来的气质、能力、品质等个人特征。54 .个性性格结构:是指具备不同个性性格的领导者在领导班子中的组成配合情况或结构比例。55 .集权型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然后布置下属的管理方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