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6997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养老机构护理员培训内容养老护理员培训内容(一)职业道德守则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4、积极进取,提高技能。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根据养老院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护理特点、营养的需求,在尊重养老院老年人的前提下,应能够为养老院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养老院护理员在热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尽职尽责,在服务工作中以老人为中心,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不断的研究出新的工作方法,思考老人的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来满足老人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3)遵章

2、守法,自律奉献:树立法制观念,学习和遵守有关尊老、敬老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须知,爱老、敬老、热忱的为老年人服务。4)积极进取,提高技能。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不断提高养老护理工作的质量。一、护理人员职业操守1、爱心。照顾老人是一种生活责任和社会分工,并不是对老人的一种恩赐,要像老人的子女一样为老人服务。2、敬业。工作精益求精,钻研护理方法,提高老人生活质量。3、诚实。不允许利用工作之便收受和索要老人财物,或非法占有老人的东西。4、好学。学好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解决老人生

3、活中实际问题。二、护理人员职业准则1、培养服务之心。真诚热心地为老人服务是养老机构的基本精神,是优质服务之本。具体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2、强化责任感。首先,要认识到本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性质、职责、意义、服务对象与服务手段的正确。同时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上司、个人与同事之间的工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协作,严于律已,宽以待人。3、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文明礼貌、优质服务。要做到优质服务,内容要求很多,也很细,简单地说,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1)有端庄、文雅的仪表。(2)使用文明礼貌、准确生动、简练亲切的服务语言。(3)尊老敬老,关心照顾残

4、疾和年迈体弱的老人。(4)遵守服务纪律,各项服务按操作程序和操作细则进行。(5)在服务中讲究礼节礼貌。三、老人的心理特点(一)衰老引起的心理改变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以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功能为基础,老年人因为衰老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心理也随之发生改变,具体表现如下:(1)感觉与知觉衰退:表现为眼睛老化;听力下降;痛温觉迟钝;味觉不敏感;睡眠时间减少;对事物反应缓慢;动作不如从前灵活;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于交际。(2)学习与记忆衰退:表现为兴趣爱好减少;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学习新知识;电话号码反复记不住;很多熟人的名字想不起来;读书看报记住的不如忘记的多;刚说过的话

5、一转身就忘了;常常记不起随手放下的东西。(3)思维与想象衰退: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讲话变得啰嗦缓慢;幻想越来越少,理想逐渐丧失;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迟钝,概念形成缓慢;习惯心理巩固,不接受新鲜事物。(4)情绪改变:表现为情感不稳定,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对喧闹感到烦躁;对刺激趋向冷漠;对喜怒哀乐反应强度降低;有时候对刺激反应强烈,情绪的难以抑制,变得敏感多疑,对捕风捉影、似是而非的事往往很认真,常把听错、看错的事当作对他的伤害而感到伤心不已;常回忆已故亲友,联想自己悲悲戚戚;因为体弱多病、居住条件差、医疗条件差、经济拮据、家庭矛盾多、子女不关心、缺乏亲友照顾,而变得自卑、暴躁、易怒、忧

6、郁、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5)意志衰退:表现为丧失探索精神、做事犹豫不决、缺乏毅力和韧性;对下决心要做的事情拖拖拖拉,迟迟不行动,进而放弃;害怕困难,喜欢凭老经验办事;遇到挫折,悲观失望,丧失勇气。(6)人格改变: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是人格最原始的部分,是无意识的,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主要是性的生物本能和攻击破坏欲望的本能。自我是人格的执行部门,通过自我调节,既可以满足本能的冲动,又要考虑外界的现实环境,以保护个体的安全。而超我却是人格的指挥中心和监督自我的监管者,是最文明的人格部分。超我是在长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识、教养、良心、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不断塑造个

7、体的行为。人格的三部分平衡协调使个体形成稳定的人格品质,一旦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心理变态,又叫心理障碍。老年人因为衰老使神经系统和各器官功能下降,导致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关系失去平衡,引起了人格发生改变。甚至出现无视道德标准和社会行为规范而随心所欲的人格变化。(二)疾病引起的心理改变(1)近年来,医学界越来越重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证明,强烈的、持久的不良情绪,可影响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过长,这些生理功能的障碍会进一步加重和发展,导致出现病理性变化,成为心身疾病。(2)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等。此外,心理、情绪对癌症的发生、发展

8、,以及对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所有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同时也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如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轻则会削弱老年人的记忆力和工作、生活能力,严重的则可引起智能减退和痴呆,长期卧床不起。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怀疑、孤独、依赖和消极的心理。(三)对死亡的恐惧引起的心理改变人们对于死亡的原始反应就是恐惧,即便在今天这样文明的时代,人类仍然害怕面对死亡。E1iSabethKUb1er-RoSS博士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她的研究发现,每个病人面对死亡时都要经过一个痛苦周期。这项研究成果在心理学方面树立了一个里程碑。(1)第一个阶段的反应是震惊:病人对

9、听到“死亡宣判”的第一个普遍反应是“不可能”。(2)第二个阶段的反应是拒绝:开始常常会听到病人说“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陈述。(3)第三个阶段的反应是气愤:这种气愤往往针对上帝,针对老天爷,或者针对运气等。(4)第四个阶段的反应是讨价还价:病人往往寄希望于老天或医生能够延长他们的生命,并常常许愿以改变某种行为为代价。(5)第五个阶段的反应是悲伤:这个时期延续的时间最长,这个时候的病人主要特点是沮丧、抑郁和性格改变。(6)第六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反应是接受:一旦到达这个阶段,病人往往会尽可能地完成未达成的夙愿。这时他们的心理活动已经趋向平静,并且对死亡不再恐惧。(四)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改变

10、(1)从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角色引起的心理改变老年人一旦退休,从几十年有规律、有责任的职业角色,突然一下子转变为无所约束、自由自在的闲暇角色,会因心理不适应而产生失落、惆怅、空荡、寂寞的情绪,易诱发心身疾病或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2)从主体角色退化为配角引起的心理改变老年人离退休后,存在政治地位下降,社会活动范围变窄,权力和晋升机会丧失,经济收入减少,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变为社会的赡养群体等问题。面对这种落差,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会不习惯,受不了,心理失去平衡,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生出许多烦恼。这些烦恼也会诱发心身疾病或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3)社会适应力改变引起的心理改变老年人在过去

11、的长期工作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信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他们多数经验丰富、阅历广泛,所形成的信念持久稳定。衰老后,他们退出了社会发展的主阵地,成为社会的赡养群体。这种改变影响了他们的信念,使他们觉得过去努力了一辈子,如今老了,没有用了,要求自我实现的理想破灭了,要求自尊与被尊重的愿望淡漠了,因而产生了失落、悲观的情绪,甚至导致产生了所谓“看破红尘”的想法,变得不再谦虚谨慎,不再讲文明,不再顾及面子,表现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常常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不容易被说服,易激惹,使自己一步一步地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甚至对社会产生对抗心理。(五)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改变1、家庭经济状况引起的改变人到老年,

12、挣钱的机会减少,花钱的地方增多,如:自己要生活,要看病吃药;要帮助子女结婚买房,帮助儿孙上大学,帮助养育第三代等,都可能引发家庭经济危机。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良,会让老年人产生受苦受累一辈子,前景黯淡的想法,引发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2、家庭人际关系引起的改变老年人在未退休前,早出晚归去上班,和家人接触不多,很少产生矛盾。退休后,自以为要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早上睡懒觉,晚上看电视,三餐无规律,如果使得儿媳孙子不得安宁,一旦破坏了一家人的和睦气氛引发争吵,老年人往往不找自己的原因,反而对子女失望埋怨,愤愤不平,从而影响自己心身健康。此外,老年夫妻关系的角色也有变化。由于老年妇女的健康状态往往要比老年男

13、性好一些,因此,老年妻子对丈夫的照顾比过去多了。从以前受丈夫保护转为保护丈夫,从而在家庭中的管理权和发言权也比过去多了。而退休后的老年丈夫由于社会活动减少,家中承担的事务增多,不自觉地在某种程度上变得婆婆妈妈。从性别角色上看,男性和女性的差别在日益缩小,气质上也开始趋于中性。3、空巢老人的心理改变老年人在失去了社会角色、职业角色之后,常常把精力都集中在对子女的关心照顾上。子女自立门户后,使老年人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和生活的目标,破坏了原有的忙碌而有节律的生活规律,老年人会为此而精神空虚,无所事事,产生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4、丧偶老人的心理改变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

14、龄的增长,老年人夫妻双方突然有一位病故,会引发丧偶老人的心理障碍。丧偶老年人的心理变化通常比较剧烈,其心理活动可分为五个阶段:(I)第一是震惊阶段:老年人把所有的心理活动集中在死者。许多老年人痛不欲生,到了欲死不能的地步,他们整天涕哭,甚至拒绝将死者火化或下葬。(2)第二是情绪波动阶段:老年人对逝者和其他人发怒或带有敌意。恨老伴撇下自己孤苦伶仃,埋怨子女亲友不理解自己,常常对着老伴的照片生闷气,并且迁怒于其他人,无缘无故地和人争吵、赌气。(3)第三是孤独感产生阶段:老年人失去老伴,旧的依恋关系不复存在,悲伤的情绪开始向他人发泄,像祥林嫂一样,常常不顾别人是否愿意听,对所有人诉说自己的不幸,希望

15、得到别人的同情、支持和帮助。(4)第四是宽慰自我阶段:老年人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老伴永远地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已彻底打乱了,整个心被绝望占据。(5)第五是重建新模式阶段:老年人开始从绝望中撤退,向往正常的生活并开始重新组建新的生活。这一阶段,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上去,主动地压抑悲痛的情绪,从表面上看,情绪好像恢复正常。以上各阶段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总的来说,丧偶老年人的心理是消极的。长期孤独生活的老年人,如果再伴有躯体疾病,常可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杀的企图或行为。四、老年人常见心理改变的问题(一)失落: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容易产生无价值感和不被重视的失落心理,常

16、常表现出两种情绪:一种是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无动于衷;一种是急躁易怒,牢骚满腹,对周围事物看不惯。(二)孤独:由于社会及家庭地位的改变,疾病导致的行动不方便,老年人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圈缩小,容易产生空虚寂寞,孤独绝望的心理,表现的烦躁无聊,自卑,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整天待在家里与世隔绝。(三)抑郁:有的老人在职时前呼后拥,人来人往,一旦离职,门可罗雀,产生孤单寂寞感觉;有的老年人从退休前有明确工作时间、明确工作任务、较多人际交往的社会环境中,突然退到狭小的家庭圈子里不适应,觉得生活单调;还有的老年人因为失去配偶或家庭不和,产生焦虑;以上原因都会让老年人产生抑郁情绪。(四)恐惧:有些老人因为体力较差,生活能力降低,需要他人帮助,但又怕增加儿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