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宪法学教案【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宪法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宪法的本质和它的运动规律、国家的本质和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要求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宪法基本理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知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宪法必读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区基
2、本法绪论一、宪法学的体系二、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三、宪法学的研究方法四、宪法学的基本功能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第一节宪法的概念一、宪法的概念:(一)“宪法”一词的首次使用: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b.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1 .宪法是普通法得以制定的基础和依据。2 .普通法律的规定不得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原则。c.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3.宪法的本质: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根本法。二
3、、部分学者的重要评价:“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一一列宁。“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一一马克思对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的评价。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一、近代意义宪法的产生:a.产生的原因:(一)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二)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形成。(H)思想基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b.各个具体宪法的产生:(一)英国宪法:最早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1) 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虽不是近代意义的宪法
4、,但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2)英国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二)美国宪法:(2) 1776年独立宣言一邦联条例一联邦宪法。(3)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H)法国宪法:(1)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最早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2)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的序言一人权宣言(3)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资产阶级法制原则。(四)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苏俄宪法一1918年世界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二、我国的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a.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共同纲领(临时,具有宪法性质)一195419751978-1
5、982(1988、1993、1999)b.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理论。第三节宪法的分类一、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一)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1)成文宪法:美国、日本、中国、法国。(2)不成文宪法:英国。构成: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男女选举平等法、人民代表法。(-)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1)刚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2)柔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英国宪法是代表。(H)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划分,奉行主权在君。(1)钦定宪法:1908年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6、(2)民定宪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3)协定宪法: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法国1830宪法。(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第四节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第五节宪法与宪政:一、宪政的概念与特征:(一)概念: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特征: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宪政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共权力是人们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和禁
7、止行使的权力;二是公共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二、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D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2)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3)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没有宪政的宪法就是一纸空文;4)宪法和宪政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权为目的。【案例】“孙志刚案”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收容遣送办法。收容遣送办法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相抵触
8、。立法法规定对于“超越权限的”和“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应予改变或者撤销。孙志刚以个人悲剧推动我国迈进宪政之路第六节宪法结构一、宪法结构体系(一)序言。宪法序言的地位及法律效力1.全部无效力说。2.部分有效力说。3 .强于正文效力说。4.全部有效力说。(二)正文:a.国家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原则。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与国家机构。c.国旗、国徽和首都。(H)附则。二、宪法规范:(一)概念:是由民主制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宪法主体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最基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宪法最基本的要素和基本的构成单位。(比较法律规范的概念来理解)(二
9、)主要特点:根本性、最高权威性、原则性、纲领性、相对稳定性。第七节宪法渊源一、成文宪法典,包括宪法修正案。二、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一般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注意宪法性法律只是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宪法的组成部分。宪法性法律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成文宪法国家一般规定为宪法内容的法律。二是指在成文宪法国家有关调整宪法关系的一般法律。作为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性法律应当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规定宪法内容、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一系列一般法律。三、宪法惯例。违反宪法惯例构不构成违宪。宪法惯例:是指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
10、循而实际上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宪法惯例的特征有三个:1)没有具体的法律形式;2)内容涉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3)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注意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虽然是宪法的渊源之一,但能否成为一国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国家是否参与和认同。四、宪法判例。在普通法系国家,根据“先例约束原则”,最高法院及上级法院的判决因是下级法院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而成为判例。美国宪法中对司法审查权的归属没有作出规定,联邦最高法院通过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了由其审查联邦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只存在于普通法系国家
11、,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普通法院的宪法解释权;二是先例约束原则。五、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我国是成文宪法国家,同时又属于成文法国家,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国际条约。第八节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一、宪法的制定(一)宪法制定的含义(二)制宪权(H)制宪机关(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宪机关是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四)制宪程序1设立制宪机关4 .提出宪法草案5 .通过宪法草案6 .公布二、宪法的修改(一)宪法修改是在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宪法规范落后于社会实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宪法解释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远远小于宪法修改,宪法解释优先适用,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
12、宪法修改的方式”是各国在区分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时的基本原则。(二)宪法修改的限制1、限制宪法修改的理论(1)修正无限制说(2)修正有限制说。2、限制宪法修改的表现(各国立法例)(1)内容上的限制(2)时间上的限制a.消极限制:不得修改的时间b.积极限制:应当定期修改(3)程序上的限制(提案、审议、表决、公布)(H)宪法修改的方式1、全面修改2、部分修改(决议or宪法修正案)3、无形修改(=宪法变迁)(四)宪法修改的程序提案一先决表决一公告一议决一公布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宪法修正案(草案)或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全国人大(修宪权主体)通过(全体代表2/3以上)第九节宪法的解释一、宪法解释
13、的概念(一)含义宪法解释是指有宪法解释权的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对宪法有关文句的内容的界限或精神所做的说明。(有广义和狭义)(二)宪法解释VS宪法修改(H)宪法解释的作用二、宪法解释机关和体制世界上主要有以下三类宪法解释机关和宪法解释体制:1 .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解释宪法。2 .由普通法院解释宪法。3 .由宪法法院或宪法委员会解释宪法。三、宪法解释的分类1、依宪法解释的效力,分为有权解释和无权解释;2、依宪法解释的目的,分为合宪解释、违宪解释和补充解释;3、依宪法解释的方法,分为语法解释、逻辑解释、系统解释和历史解释;4、依宪法解释的尺度,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四、宪法解释的效
14、力问题宪法解释不是宪法文本的组成部分;是作为宪法文本的延伸而起作用的,即对宪法文本含义的进一步说明与界定。宪法解释不是宪法的修改,也不能改变宪法以及修正案本身。三种学说:与宪法典具有同等效力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处于特殊的效力等级,低于宪法典而高于法律。五、我国的宪法解释解释的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宪法第67条第1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对于全国人大有无宪法解释权的问题,宪法学界存在争议,分肯定说心否定说。第十节违宪审查一、违宪审查概述(一)违宪与违宪审查1 .违宪的概念违宪是指违反宪法,包括违反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就宪法文本而言,包括违反宪法
15、的序言、正文和附则。违宪只存在于具有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的国家,在柔性宪法的国家,宪法不具有高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并不存在违宪问题2 .违宪与违法的区别3 .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4 .违宪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5 .违宪审查与司法审查6 .违宪审查与宪法监督7 .违宪审查与宪法诉讼(二)违宪审查的起源关于违宪审查制度的起源的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1 .起源于英国2 .起源于法国3 .起源于美国X(H)违宪审查的基本功能二、现代违宪审查体制依进行违宪审查的主体及其审查方式,违宪审查体制大体可以分为最高代表机关审杳制、司法审查制、宪法法院审查制和宪法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