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81657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爬行类多样性之调查方法O1调查原则1.1 科学性原则观测样地应具有代表性,在有限的观测面积内能较好地反映出观测区域内爬行动物组成的基本特征;应采用统一、标准化的观测方法,能观测到爬行动物种群动态。1.2 可操作性原则观测计划应考虑所拥有的人力、资金和后勤保障等条件,观测样地应具备一定的交通条件和工作条件。应采用效率高、成本低的观测方法。1.3 持续性原则观测工作应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需要,并能对保护和管理起到指导和预警作用。观测对象、样地、方法、时间和频次一经确定,应长期保持固定,不能随意变动。若要扩大观测范围和强度,应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观测范围和样地数量。1.4 保护性原则选择对生态系统

2、破坏较小的观测方法,尽量采用非损伤性取样方法,以免对环境和动物造成破坏。避免超出客观需要的频繁观测。若要捕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必须获得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1.5 安全性原则在捕捉、处理潜在疫源动物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防疫处理。爬行类中有毒种类较多,观测者应接受相关专业培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02调查内容掌握区域内爬行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和种群动态;评估各种威胁因素对爬行动物产生的影响;或者分析爬行动物保护措施和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03调查时间与频次根据爬行动物生活习性及气候条件,一般每年观测三次,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可适当减为两次。其中一次观测在爬行动物繁殖季节开展并完成

3、,其他二次观测分别在其前后完成。每次观测以IOd为宜。相邻两次观测应至少间隔1个月。每天观测时间节点根据物种的活动节律、习性确定。04调查工具主要包括抄网、工具书、布袋、蛇夹、塑料袋、密封袋、塑料瓶、电筒、头灯、水鞋、塑料桶、照相机、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仪、温度计、溶氧测定仪、PH计、传导率测定仪、记录表、记录笔、解剖盘、解剖刀、手术剪、镜子、针线、注射器、麻醉瓶、纱布、脱脂棉、卷尺、量杯、蜡盘、大头针、脱氧核糖核酸(DNA)样本采集工具、乙醛或氯仿、甲醛、乙醇、常备药品等。图1部分调查工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蛇夹、相机、图谱和GPS)05常用的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5.1 样线法在每

4、个观测样地设置至少7条样线,每条样线500-1000mo在生境较复杂的山区,以短样线(5(MOOm)为主。在生境较均一的荒漠、湿地和草原,可采用长样线(IOOOm)o观测时以2km/h左右的速度缓慢前行,记录沿样线左右各3-5m、前方3-5m范围内见到的爬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行进期间,不宜采集标本或拍照。不重复计数同一只个体,不计数身后的爬行动物。通常2人合作,1人观测、报告种类和数量,另1人填表、登记。5.2 图2调查工作照5.3 样方法在观测样地内随机或均匀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样方应尽可能涵盖不同的生境类型和环境梯度。样方一般设置为方形,大小可设置成5mx5m或20m20mo每个样方应间隔

5、IOOm以上。每个观测样地的样方数应在7个以上。记录样方内见到的所有爬行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依次翻开样方内的石块,检视石块下的个体。5.4 栅栏陷阱法栅栏陷阱法通常采用“一”字栅栏陷阱和“十”字栅栏陷阱。图3“一”字形栅栏陷阱(左)和“十”字型栅栏陷阱(右)栅栏由聚乙烯或其他较软的材料制成并由木桩支撑呈竖直状,其高度根据观测对象的习性而定,一般在3(M00Cm之间。栅栏的底部埋入地下至少20cm,预防动物在其下打洞爬过。陷阱为埋入地下的小桶,桶边与地面持平,陷阱边缘紧贴栅栏。桶底铺撒一薄层枯叶或其他轻软的碎屑覆盖物。观测前应对陷阱的规格进行试验性设计。在多雨地区或降雨季节,陷阱底部应设有小孔排

6、水,但要注意排水孔直径不能太大,以免动物逃走。图4栅栏陷阱法小桶埋设示意图在地面坚硬、不能挖土埋桶的地方,陷阱可以使用线网类材料制成漏斗管状的捕获器,其主体是一圆筒,一端或两端各有一漏斗,使动物易进不易出。捕捉水生龟鳖类可以使用放置饵料的漏斗捕获器或捕获网。水中捕获器必须有一部分露出水面,以免捕获的龟鳖窒息死亡。图5漏斗管状捕获器示意图每天检查陷阱中的动物,对于分布较远的陷阱可隔天检查。在气候干燥、高温等恶劣环境条件下,应每2-4h检查一次陷阱,防止被捕获的动物死亡。检查陷阱时应注意防护,既不能伤害动物又不能被动物伤害到自身。5.5 人工覆盖物法每个观测样地设置3-5个样方(每个样方应间隔IO

7、Om以上),每个样方内设置25个覆盖物(按矩阵排列,每行、每列各5个)。每个覆盖物采用瓦片或木片,尺寸30CmX20Cm或以上,间距5m。该法适用于草原、湿地、灌木林、滩涂、农田等自然隐蔽物较少的生境。每天检查1次,记录覆盖物下的爬行动物。对于分布较远的覆盖物样方,可以隔天检查。每次连续6-10d。该法如配合标记重捕法使用效果更佳。翻动覆盖物时应戴防护手套或用相应工具探查动物,防止划伤手指或被动物咬伤,特别是防止被毒蛇咬伤。5.6 标记重捕法标记重捕法应满足以下前提条件:抽样是随机的,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标记不会丢失;标记过程应尽可能短。在每个观测样地内,设置35个50

8、mx50m至IOOmX1oOm的样方,捕获样方内所有观测对象后进行标记。对于壁虎和小型蜥蜴类可采用剪指(趾)法标记,对于蛇、龟鳖类和大型蜥蜴可采用注射生物标签的方法进行标记,对于龟类还可以在龟壳边缘刻痕或钻孔进行标记,对于鳄鱼可在尾部突出的鳞片上固定彩色塑料片进行标记。标记物和标记方法不应对爬行动物的身体产生伤害;标记不可过分醒目;标记应持久,足以维持整个观测时段。5.7 物种鉴定与DNA检测对于野外不能准确鉴定的物种,须采集凭证标本或拍摄照片,请有关专家协助鉴定。样品采集按照HJ628的规定执行。微量DNA提取。首先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酚-氯仿抽提法、硫氟酸M(GuSCN)裂解法、Che1eX-Ioo煮沸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核(CTAB)两步法等提取DNAoPCR扩增反应和DNA多态性分析。选择合适的遗传标记(如线粒体DNA、微卫星等),通过PCR扩增特异性目的片断,再进行序列测定或基因分型,从而进行遗传结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