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南宋权臣贾似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说南宋权臣贾似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说说南宋权臣贾似道目录1 .南宋凭什么能在蒙古铁骑面前坚持半个世纪11.1. 第一次蒙宋战争一苏联人:孟琪是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防御大师!11.2. 第二次宋蒙战争钓到大鱼的钓鱼城,崛起一个“大宋裱糊匠”31.3. 第三次宋蒙战争糊不住的纸船,注定会沉没62 .贾似道为南宋续命20年73 .贾似道只是一个权臣而已84 .贾似道为什么被污蔑为奸臣115 .贾似道与孟琪、刘整125.1.成也孟琪125.1.1.联蒙灭金打出汉人声名,蒙古人也奉为英雄的“安答”125.1.2.安答兵戎相见第一次拯救南宋长江防线125.1.3.击败张柔,第二次拯救南宋长江防线135.1.4.再败张柔,积极防御战法再次挫
2、败蒙军渡江企图141.2. 败也孟琪?145. 2.1.掘墓人贾似道146. 2.2.掘墓人刘整157. 2.3.襄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58. 贾似道肩负了他承担不起的责任161 .南宋凭什么能在蒙古铁骑面前坚持半个世纪在灭亡金国之前,蒙古军队曾向南宋借道。宋军不允,蒙军便攻击宋军,强行借道,从此拉开了南宋与蒙古之间,残酷军事斗争的序幕。从此,一直到崖山之战,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覆灭殆尽。蒙古和南宋之间整整打了半个多世纪。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南宋以半壁江山在蒙古手下坚持了50年呢?1.1. 第一次蒙宋战争苏联人:孟玦是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防御大师!很多人认为南宋很蠢,
3、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的理由是:既然蒙古强大而金国弱小,南宋本应帮助北方邻国金国抵抗蒙古,让金国作为自己和蒙古之间的屏障。然而南宋却不仅不帮助金国,反而帮助蒙古灭金,这岂不是自掘坟墓?这种说法虽然被很多人认同,但是个人认为,与现实并不相符。借用鲁迅先生的话,叫“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南宋之所以不帮助金国,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宋朝有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假道伐虢”、“唇亡齿寒”的故事,南宋不可能不知道。而南宋早期的政策,也确实是“扶金抗蒙”。其实,早在1214年,成吉思汗就曾经派遣使者联系宋国,表达了和宋国联合灭金的愿望。不过南宋朝廷上下对天下形势看得很清楚一一宋、金弱而蒙古强,没有助
4、强灭弱,自取灭亡的道理。所以宋宁宗招待蒙古使者好吃好喝住了几天,就将他们遣返了。真正迫使南宋与蒙古联合的,恰恰是金国自己。蒙古人攻破了金朝原首都一一中都(今北京一带)后不久,金宣宗带着朝廷逃到北宋旧都汴梁。三国时期,刘备兵败之后,诸葛亮是怎么做的?一一重新修好东吴,联吴抗魏。如果金宣宗有诸葛亮十分之一的聪明劲儿,也该知道现在是重新修好南宋,联宋抗蒙的时候了。然而金宣宗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呢?一一失地于蒙古,取偿于南宋:虽然我们在北方被蒙古打败了,丢掉了许多领土,可我们可以打南边的宋国,从宋国手里夺地来弥补损失啊!金国不仅没有修好南宋,甚至选择发动全面侵宋战争。不仅发动攻打南宋的战争,金宣宗同时还发
5、动了对西夏的入侵!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直打到了金宣宗驾崩才结束。金国不仅没能“取偿于宋、西夏”,反而因为入侵两国,损失了大量的精锐兵力,加速了自己灭亡的进程。实际上,一直到蒙古灭金的关键战役一一“三峰山之战”打完,宋国对蒙古都一直保持着充分的警惕,反复拒绝蒙古人借道灭金的要求。直到金国的主力部队在三峰山被蒙古人全歼,南宋才以“联蒙灭金”为理由,出兵占领江北部分领土,尽量降低金国灭亡造成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金国的决策层,似乎也没有诚心考虑过真的“联宋抗蒙”。事实上,直到灭亡之前,金哀宗还做着“巧取汉中,夺取巴蜀以为根据地”的春秋大梦!金国灭亡之后,蒙宋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蒙、宋迅速走向全
6、面对抗。蒙古以“端平入洛”为借口,指责宋朝攻击蒙军,并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入侵。这次战争持续了整整6年的时间。南宋在名将孟琪的带领下,通过“弹性防御”、“机动防御”,反复击退了蒙古人的攻势。严丝合缝地守住了“四川-荆襄”防线,蒙古军队始终未得寸进。后来,苏联的将领在学习人类军事史时,曾盛赞孟琪是“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1241年,窝阔台汗病死。蒙古王爷们急于回到草原上参与“忽里台大会”,推举新的“可汗”。因此,蒙古第一次侵宋战争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实际上,正因为“忽里台大会制度”的存在(每当大汗去世,蒙古的主要王公们都要回到草原旧地,投票推举新大汗),每当大汗去世时,蒙古的扩张就会停
7、滞。不仅是侵宋战争停止了,蒙古西征也停止了一一金帐汗国侵略东欧的步伐也因为窝阔台汗的死而暂停。1.2. 第二次宋蒙战争钓到大鱼的钓鱼城,崛起一个“大宋裱糊匠”窝阔台汗的意外病逝,让蒙古整整内斗了10年而无暇扩张。以窝阔台后人为首的一帮人,和以拖雷后人为首的另外一帮人互相不服。两方甚至进行了残酷的军事斗争。直到窝阔台死后第十年,才正式由拖雷的后人一一蒙哥再一次统一了蒙古,成为了公认的“蒙哥汗”。蒙古内斗的十年中,南宋朝廷也并没有闲着。在皇帝“小舅子”的带领下,南宋一直在积极地加强江汉、江淮、四川等关键方向的防务。这位皇帝的“小舅子”,就是史书里的“奸相”,第二次宋蒙之战的头号功臣,后来被文人们批
8、臭了的一一贾似道。然而,文人们对于贾似道的批判,更多的是利益使然一一完成防务建设需要钱,需要很多钱!因此,贾似道搞了一个“公田改革”。南宋非常广泛得使用一种叫做“会子”的纸币。贾似道的“公田改革”,是让朝廷印钱,印出更多的“会子”,来购买官绅们“多余”的土地,然后租给农民耕种。换句话说,就是一边征收官绅们的土地,一边通过货币贬值的方式,变相收取“铸币税”。这自然引起了被征收土地的这些文人士大夫的不满,所以屡屡在史书里给贾似道“画白脸”,甚至将贾似道和他执行的“公田改革”说成是南宋灭亡的根源。这显然是“为了黑而黑”,做不得数。事实上,无论贾似道的人品是不是卑劣、为人是不是贪财怕事,恰恰是贾似道的
9、经营,使得南宋抗住了蒙古军队狂风骤雨般的攻势。贾似道是第一次宋蒙战争指挥官、“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孟琪的部下,他在孟琪手底下管理税收和屯田工作。贾似道在任时,总是能按时超量完成粮食生产和税收工作,并支援防线上的其他地区。孟琪非常看好贾似道的工作能力,因此在病逝前向朝廷推荐让贾似道接替自己的职位。孟琪时代,江汉、江淮防线已经建立得相当完备,这两道防线在贾似道在任时期被加固得更加完善,简直就是“13世纪的马奇诺防线”。所以蒙古人并没有从正面发动对南宋的全面进攻。而是选择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在长江一带搞大动作,实际上另外一只主力部队则绕道大理国,由大理国向北进攻,和关中地区
10、的蒙古军队一起,夹击南宋的巴蜀之地。攻下四川盆地后,再效法“晋灭吴”之战:一支部队从四川出发,沿着长江顺江而下;另外两支部队则分别从“荆襄”、“江淮”两地发起进攻,一举灭宋。初期,战争进行得很顺利。从大理国发动进攻的蒙古军队迅速控制了四川盆地西南部山区的很大一部分。得到消息的蒙哥则认为四川已入掌中。他认为蒙军很快就能攻破四川山区,而失去山区的四川,只剩下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因此,蒙哥急不可耐地带兵跨过长江,提前发动了全面进攻。东线的蒙军主将叫做也柳干,而镇守南宋东部防线的正是贾似道。由于部分人的故意毁坏和含糊其辞,贾似道究竟怎么打的,已经无从考证。史书只记载了“也柳干战死扬州。”
11、守住江淮防线,击杀敌军主帅。南宋朝廷得到消息后,立刻擢升贾似道为右丞相,将这位“救火队员”派到荆襄防线去“救火”。当时攻打荆襄防线的,正是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贾似道和忽必烈前后脚到达了荆襄重镇一一鄂州城。幸运的是,贾似道稍微比忽必烈早了几天。所以,当忽必烈到达时,贾似道已经基本完成了对鄂州城防的加固。据说,忽必烈乘船侦察完鄂州城防之后,曾感慨道“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我怎么样才能得到像贾似道这样的人辅助啊!)”惺惺相惜归惺惺相惜,仗还是要打的。忽必烈在感慨完之后,回头便带着蒙军攻打鄂州。正当贾似道和忽必烈打得难解难分之时,湖南告急!原本活动在广西的蒙军在主帅兀良合台的带领下,己经打到了湖南一带
12、。南宋朝廷紧急任命贾似道统筹湖南、湖北两路防线。贾似道在精锐的护送下,从鄂州城里冲了出来,在黄州建立了新的指挥中心,指挥南北两路防御。贾似道指挥宋军作战百余天,通过“北防南攻”、“先易后难”的策略。将南边的兀良合台驱赶到了湖北,使其与忽必烈合兵一处。这样,宋军便从南北两线作战,变成了只需要专心防御易守难攻的鄂州城,大大减轻了防御压力。同时,蒙哥对于四川战事的估计也出了差错。蒙军并没能迅速攻破四川山区,而是被钉死在了重庆钓鱼城一带。随着天气变热,军中疫病渐起。蒙古军队非战斗减员渐渐增加,甚至蒙哥也因此病死军中(蒙哥的死一直有两种说法,一说病死军中,一说在钓鱼城被宋军用石头砸死)。大汗“战死”的消
13、息很快传了出来,在鄂州迁延多时的忽必烈见短期无法取胜,于是便带兵退回了草原,参加忽里台大会,争夺蒙古汗位去了。贾似道在这次战役中起的作用有多大?或许忽必烈最有发言权。忽必烈退兵前,曾望着鄂州城说过这样一段话:“那里守城的,是一个姓贾的文官!你们数十万人都没法战胜他,攻城数月,死伤惨重却无法破城!”而时任南宋皇帝、贾似道的姐夫宋理宗更是亲自在临安欢迎贾似道凯旋。他拉着贾似道的手说:“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此役之后,贾似道获得了宋理宗无限的信任,成为了南宋的“首相”。从一方守将,到南宋首相。贾似道很快发现,南宋没钱、是真没钱,而大臣们有钱、是真有钱!他尝试改变大宋,然而他最终
14、发现自己没办法改变大宋。这正应了那句话“人走得越高,会发现自己没法改变的事情越多。”贾似道无法改变南宋腐败横行、财政崩坏、土大夫没有战心的现实。他就像南宋的裱糊匠,糊得了一时,糊不了一世;糊得了这一次,糊不了下一次。或许是苍天作祟吧,贾似道最终没能糊住南宋。这个王朝灭亡在了他曾经最大的“拯救者”手中!1.3. 第三次宋蒙战争糊不住的纸船,注定会沉没忽必烈这一去,再回到鄂州就是十五年以后了。贾似道在湖南湖北的卓越表现,使得宋理宗对他的信任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高度。贾似道因此可以大刀阔斧地对南宋进行改革一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钱”和“粮”。贾似道执政时期的南宋,其地缘态势非常危险。首先,由蒙哥亲自带
15、兵总攻的四川地区,宋军虽然守住了川东、重庆,断绝了蒙古军队顺江而下发动进攻的可能,但是成都平原已经易手。成都平原是纸币“交子”的发源地,号称“扬一益二”商业发达,是南宋重要的税收来源;同时成都平原还是四川的主要产粮地。失去成都平原的同时,南宋还要加强川东地区的防御。一面减少收入,一面增加投入。里外里给南宋财政带来了不小的负担。而中线、东线情况也不容乐观。“机动防御”虽然守住了南宋,但荆襄、江淮两地在两军反复易手中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需要南宋朝廷增加投入修缮。因此,南宋朝廷可谓是入不敷出,财政状况极其恶劣,基本处在崩溃的边缘。这就要求贾似道立刻想办法搞钱、搞粮食。连年战乱重税,小地主家也没有
16、余粮啊!那么这笔钱要向谁搞呢?贾似道盯上了官僚土大夫阶层。宋朝的国家治理政策,叫做“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此,宋朝朝廷对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有很大的税收优惠力度。这导致这群士大夫地主垄断了南宋大部分的土地,而南宋朝廷就收不上来税。在蒙古的压力下,贾似道推行起了“公田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划出一条占有田地的上限来。所有人持有的田产数量不得超过这个上限,如果有超出的部分,则强行由朝廷出资购买一一用多印出来的纸币。为了政策的推行,贾似道将自己浙西的一万亩田捐献给朝廷作为公田。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土大夫们反对“公田法”的浪潮仍然是一波大过一波。这个时候,宋理宗站了出来,坚决地支持贾似道进行公田改革。他说:“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