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诸葛亮空城计成功的要点在于司马懿的养寇自保目录1 .原来司马懿早就看穿了空城计,但他不得不撤,否则死路一条11.1. 1.诸葛亮的想法21.2. 司马懿的想法41.3. 撤退是最好的选择62 .古代将领如何养寇自重?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83 .历史上“养寇自重”的四大名人,堪称最聪明的四大名将!103. 1.第一位,“冢虎”司马懿!104. 2.第二位,明朝大将左良玉!115. 3.第三位,李成梁!116. 4.第四位,”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114.辽东军为何要“养寇自重”?看看戚家军的下场,才懂李成梁的算计124. 1.戚家军的兴亡124. 2.人与人的步调向来不会是一致的134. 3
2、.贪功好近,养寇自重而不觉137. 4.内部腐朽不可改141 .原来司马懿早就看穿了空城计,但他不得不撤,否则死路一条空城计作为三国故事中最为精彩的故事之一,很多人都佩服诸葛亮的勇气和谋略,也改变了很多人对于诸葛亮谨慎性格的看法。但很少有人会想司马懿作为魏国谋土,在已经击败蜀军的前提下难道没有看出来诸葛亮的空城计吗?如果看出来了,为什么还要选择撤退呢?1.1. 诸葛亮的想法街亭失守之后,蜀军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和魏军继续作战的能力,为了保全大局,诸葛亮智能带着身边二千五百人在西城面对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为了掩护蜀军大部队撤离,诸葛亮将身边所有的大将全部抽调走了,没有一名将领留了下来。二千五百人面对
3、来势汹汹的十五万魏军,即使诸葛亮有着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战胜司马懿。所以诸葛亮决定赌一把,他摆下空城计来准备应对司马懿。诸葛亮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那就是他赌一把司马懿不会入城,甚至不会围城,在看到自己的空城计之后就立刻撤退。为了以防万一,诸葛亮甚至连在司马懿的前进的道路上都没有设下埋伏,目的就是为了想让司马懿可以顺利来到西城。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多年,他知道司马懿并不是一般谋士是可以比拟的,自己的这个空城计摆出来其实用处不大,甚至司马懿来到西城的第一时间就看破了。但是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比较,还有着来自背后的政治方面的比较。诸葛亮知道自己对于司马懿其实很重要,即使现在有一个可以让司马懿
4、名垂千古的机会在面前,司马舞也绝对不可能会下手。1.2. 司马懿的想法果然不出诸葛亮的意料,司马懿来到西城之后看到了诸葛亮的空城就立刻选择撤退。这件事情在后来还一直被魏国的大臣们讨论,认为司马懿是被诸葛亮给吓破胆了,才会连一座空城都看不出来。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知道在此之前,街亭已经被司马懿给攻破了,蜀军的粮草补给被魏军切断。这个时候的蜀军已经有了溃败之势,司马懿带着大军一路杀过来几乎没有遭到蜀军组织过有效的抵抗。司马懿作为一代名士,早就看出来蜀军必败无疑的情况了。但他看到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时候,他的内心不由想到第二种可能性。司马懿作为魏国的名士,自从曹操去世之后他一直都在被魏国的各大势力打
5、压。甚至还被罢免过官职。如果不是因为诸葛亮北伐的话,他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统帅大军。如果诸葛亮死在自己的手里的话,那么接下来曹魏集团就会想办法把自己给杀了。如果自己掌握了魏国的核心权力的话,自己杀了诸葛亮的话那么肯定是平安无事的。但现在自己还没有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势力,即使军队中有部分将领听令于自己,但也仅仅只是一小部分。现在的他还只是魏国一个重要的谋士而已。1.3. 撤退是最好的选择兔死狗烹的道理司马懿不是不知道,现在他还是魏军的大都督,但一切都要建立在魏国有着除了司马懿之外没有人可以战胜的对手出现的前提下。诸葛亮一死,蜀汉的实力就会快速倒退,到时候即使没有司马懿,魏国也可以轻松消灭掉蜀汉。这对于
6、司马懿来说是危险的警告,诸葛亮必须要活着。曹操在临终之前就嘱咐过曹丕一定要小心司马懿,多年以来司马懿一直没有在军队和朝堂上建立自己的势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诸葛亮死在自己的手上固然会在历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但诸葛亮死了曹魏还需要他吗?这么危险的一个人,即使不会造反对于曹魏来说也是威胁。司马懿在看到空城计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如果杀了诸葛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所以他决定放走诸葛亮,同样的也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司马懿也不希望将来的历史上记录自己是一个兔死狗烹的人,更加不希望自己的家人也受到牵连。总结:不得不佩服诸葛亮对于人心的掌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在魏国的地位和情况。所以他才敢冒险摆下空城计来应对司马懿
7、,而司马懿早就已经看穿了一切。但他所担忧的也正是诸葛亮所想到的,司马懿不能杀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不仅仅是一个对手,更多的是一个可以保全自己生命的人。2 .古代将领如何养寇自重?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有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一“养寇自重”。在之前节目里也说到过类似的例子。这个词表面意思,就是故意留着贼寇敌人不打,以此凸显自己的重要,保全自己的位置。历史上这么干的人很多,围绕着它,有太多的秘密和血雨腥风,那么这个养寇自重本质上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故事。正史记载里,第一个养寇自重的人是西汉初年,燕王卢维。陈菊造反,向匈奴求助。卢绢奉诏征讨。派使臣张胜出使匈奴,以求后路平安。张胜
8、到匈奴,有人劝他,先生您之所以在燕国受到重用,就是因为熟悉匈奴的事务;而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就是因为内地各诸侯屡次反叛,兵事连绵,久而不决。如今您想赶快灭掉陈辘,但陈菊等人一消灭,接下来也就轮到燕国,你们也就将成为阶下囚了。您何不让燕王与匈奴和好?如此便可以长期在燕称王;一旦汉廷有急变,也可以借外援保全本国。张胜觉得有道理,私下让匈奴打燕国。卢绢怀疑张胜,上报朝廷,请旨杀张胜全家。张胜归来一解释,卢维觉得有道理,就私下放了张胜全家。还让张胜去匈奴做密使,自己也跟陈雅媾和,保证地位。卢维也因此地位稳固,风光无两(可以出入刘邦的卧室)。后来陈舜败亡,手下人把卢维的事儿抖出来,卢维身败名裂,逃亡匈
9、奴,客死他乡。卢缗这么做,属于偷偷摸摸养寇自重,自己也没说过这样的话,但后来,有人把“养寇自重”说得更加赤裸裸,这人就是晚唐跟黄巢作战的节度使刘巨容。其实黄巢能做大,跟各地节度使都养寇自重有关系,但也都是偷着来,没有明着搞的。唯独这个刘巨荣是个例外。他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已经在襄阳城下汇合其他节度使的军队,把黄巢军队打得大败。黄巢一看势头不对,准备渡江逃走,这时候,刘巨容按住部下,叫他们不要追击,说“朝家多负人,有危难,不爱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富贵作地。”这就明摆着要养寇自重了。于是,黄巢逃出生天,重整旗鼓。后来成为巨寇,攻陷长安,逼得唐僖宗跑到蜀地。这时候迫不得已给刘巨容很大的官职
10、和权力,又是天下兵马先锋官,又是司空,又是县侯。可以说,此时的刘巨容,养寇自重玩的非常成功,虽然天下乱了,但至少自己封了官,这就值了。只不过后来他太得意,得罪了宦官田令孜,才被诬告而落了个满门抄斩的下场。但这跟养寇自重就没啥关系了。除了这两位之外,历史上其他人玩儿养寇自重的把戏也不少,毕竟这是自己维持权位的手段,这点连文人柳宗元都看出来了,他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意思就是:都知道敌人可恨,但不知道敌人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一般来说玩养寇自重,都不明说,以免给人留下把柄,所以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养寇自重,往往都靠后人猜。比如说明朝李成梁,一方面,他帮助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女真。还在边境开设贸易市场,让女真人和
11、明朝做生意。等努尔哈赤成气候,李成梁又请旨朝廷说:女真现在太强大了,得打击一下了。以此巩固自己的兵权。关于李成梁是不是养寇自重,后世议论纷纷。虽然他没明说,但也因此获了利。类似这样的事儿层出不穷。也因为这么玩的人多了,统治者开始防备养寇自重的人,到后来干脆把“养寇自重”当成罪名,指责那些平叛不力的人。比如说崇祯皇帝。他当时给袁崇焕治罪,列了十二条,其中就有“纵敌长驱,顿兵不战”这么一条。就算袁崇焕当时在广渠门死战皇太极保住了北京城,但在崇祯看来,后金军队能入关,就是你袁崇焕养寇自重,要不他们哪有这么大的能耐?所以后来袁崇焕被凌迟,下场非常凄惨。等过了些年,李自成的农民军在陕西河南成了气候,崇祯
12、派去的部队都被打得稀里哗啦,不得已想到被自己打入大牢的孙传庭。孙传庭原来把李自成打的特别惨,所以以为李自成没势力,就夸下海口说5000人,半年就能搞定。结果孙传庭到了前线,发现李自成今非昔比,就跟朝廷要兵。崇祯大怒,认为他要养寇自重。下了一道严厉的圣旨责备孙传庭。孙传庭只能硬着头皮出关,果然全军覆没,明朝最后一支能打的部队,也就彻底完蛋了,所谓“传庭死,而明亡矣”,崇祯不久之后也就上了煤山挂在了树上。到了清朝,皇权更是比前一代更加强大,在前线作战的将领,稍有不慎就会被“养寇自重”这个罪名给弄死。比如乾隆朝征准嘎尔,战事不利,时任定西将军的策楞就被指责“拥兵玩寇”,最后死于非命。有了这样的教训,
13、后来的将领们领兵作战,首要目的是为了保住皇帝的信任。比如说湘军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最后太平军退守天京城,曾国藩曾国荃明知道城墙坚固,还得硬着头皮驱使部下去攻打,这一切的背后动机之一,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说他们养寇自重。所以,这养寇自重,自古以来就有人明着暗着玩,而皇帝们也屡屡拿这个由头去整治手底下的将军们,这事儿说穿了,是因为皇权和将领们的利益不一致,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说的就是这回事儿。既然如此,就不能指望两边能维持基本的信任,那么,一边玩养寇自重的游戏,另一边拿这个罗织罪名,也就不奇怪了。3 .历史上“养寇自重”的四大名人,堪称最聪明的四大名将!历朝历代的名将似乎都逃不过一个怪圈
14、,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说简单点就是过河拆桥,在历史上这样的悲剧实在太多,汉高祖刘邦大肆屠杀开国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比刘邦更狠,宋太祖赵匡胤比较文明,他来了个“温柔一刀”,一顿饭就把功臣兵权解除了,虽然比较文明,但是也是卸磨杀驴!其实也怨不得皇帝,因为这些开国功臣实在太厉害了,兵权在握确实让皇帝睡不着觉,而且敌人都被他们斩草除根了,留着他们只会给自己找麻烦,杀了最好,还能睡个安稳觉,而这四位聪明人吸取历史教训,对敌人采取“春风吹又生”的手段,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反正不斩草除根,这样一来,外患不断,皇帝就会依靠他们,这也是他们的保命的手段,称为“养寇自重”!所谓“养寇
15、自重”也称为“挟寇自重”,意思就是故意留着敌对势力,以牵制自己的老大,让他们不得不依赖自己,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历史上“养寇自重”的聪明人最典型的有四位3. 1.第一位,“冢虎”司马懿!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阴谋家,忍者神龟,他一生和诸葛亮为敌,虽然智谋方面比不上诸葛亮,但是人家心态好啊,活活熬死诸葛亮,还擅长装疯卖傻,晚年一举夺了曹氏家族的基业,司马懿才是真正的赢家!司马懿是一位阴谋家,他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如果他真的将蜀汉这个心腹大患帮助皇帝除掉,那么他自己和家人都保不住,于是他对诸葛亮总是打一打停一停,有意无意的给他留一口气,这样一来的话,皇帝还要依靠他打仗,司马懿也平安无事,试想一下,
16、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将蜀汉斩草除根的话,曹魏没有了心腹之患,皇帝还能留着司马懿吗?4. 2.第二位,明朝大将左良玉!他在历史上损誉参半,一方面他骁勇善战,但他军纪不好,士兵经常惹事,他也不管,而且左良玉拥兵自重,上司根本调不动他,征讨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时,左良玉就开始“养寇自重。对张献忠根本不下死手,和闹着王一样!川陕之战时,上司杨嗣昌命他截住张献忠部,结果左良玉置之不理,导致明朝大军溃败,杨嗣昌气得绝食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让左良玉戴罪立功!公元1642年,朝廷发50万军饷,让左良玉迎战李自成,结果左良玉故伎重施,被李自成击败,他逃往武昌,劫掠当地百姓,夺得粮食军饷之后,开始隔岸观火,不发一兵一卒,结果导致张献忠趁机攻进武昌,皇帝下令让左良玉保住武昌,左良玉才做做样子,将张献忠击败,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