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准确把握我市城市社区建设情况,促进市委市政府研究突破社区治理关键,近日,市民政局根据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安排,按照市委书记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的指示要求,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XX个市直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XX个县(市、区)XX个社区,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详细调查研究,形成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社区发展基础得到保障。全市每个社区平均配备工作人员达XXXX人,XX年来新招聘XX名社区工作人员,XX年换届选举产生XX名社区“两委”成员。与XX年XX月底相比,各县(市、区)已根据新的办法落实社区工作者相应报酬待遇标准,全市城市社区工作者
2、待遇平均提高XX.XX%,其中XX区率先在全市落实社区工作人员基础绩效奖按月发放政策。社区工作经费从原来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XX万元提高到每年不少于XX万元,社区年平均自筹经费达XXXX万yco(二)社区设施配套逐步完善。按照“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的每百户居民拥有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低于XX平方米的标准,截至今年XX月,我市每百户居民已达到XXXX平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特别是XX主城区全面完成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规划编制,规划社区XX个、XX处社区配套用房面积约XX平方米。XX年以来,完成XX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围绕“五难”问题规整社区停车位XX个,新建停车位XX个,预留加装
3、电梯位XX个,已加装电梯XX台,新改建公厕共计XX座,规划整治提升市场XX座,通过违建拆除、路面平整等方式,完成通行难的背街小巷治理XX条。(三)近邻党建模式全面深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红色业委会、红色物业、在职党员、小区能人的作用。(四)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全市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注重社区治理与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相结合、与我市实际相结合、与先进典型相对照、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对标一流,找差距,补短板,“五位一体”联席会、社区重大事务公开听证会等协商制度逐步建立;多形式多主题组织社区协商;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全市登记社区社
4、会组织约486个,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约373个,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在提升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发展发挥了助推器作用。市义工协会开展的“关爱老年人”志愿服务项目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学雷锋四个IOO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国志愿服务典型;社会工作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逐步凸显,全市涌现出学习型、生态型、服务型、文体科普型、双拥共建型等一批“一居一品”“一居多品”特色社区,社区治理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五)统筹各类资源,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能力。各相关部门能够结合各自职能,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将各类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形成了社区治理的合力。扎实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投资837万元建成
5、了市社区信息网络平台,已实现市、区县、街镇、社区四级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社区普遍能够通过微信群、电子屏、网络、呼叫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宣传政策、发布信息,社区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二、我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市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现实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社区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治理能力和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社区基本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突出问题。(一)社区治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全市社区治理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指导机构,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协调部门,推进难度较大,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部分新
6、建小区由于在规划、验收和移交等环节上联审机制不健全,致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缺失或漏项,影响社区治理功能的发挥。一些老旧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面积,与新标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配备,即一般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应该在6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低于1000平方米)比较,差距较大。目前,我市社区办公活动用房600平方米以上的仅占170个,占比15.6%,300-600平方米的558个,占比51%,室外活动广场IoOO平方米以上365个,占比33.6%o(三)社区工作人员流失问题较为普遍。从调研情况看,2015年以前,连续4年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3937名,目前实际在岗只有27
7、82人,辞职1155人,占比30%。我市社区工作人员流失严重,分析原因,一是薪酬待遇偏低,没有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单从薪酬方面来看,我市社区工作人员年平均补贴约为3万元,与2018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4993元相比差距较大。二是权责不对等,社区工作负担较重。目前,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承担了大量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任务,我市社区行政化倾向的问题依然存在。社区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普遍负担较重、压力较大。三是薪酬体系不同,职业晋升通道较窄。社区专职干部、社区其他人员执行不同的薪酬体系,报酬待遇差距较大,加上职业前景不明,很多年轻的优秀社区干部因看不到希望而选择离职。(四)社区多元治理模式
8、较为滞后。调研中发现,我市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手段和方法单一,社区居民的认同感不足、缺少途径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居民议事会参与人员覆盖面窄,议事程序不够规范,作用未有效发挥;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较少,社区总体参与率较低、参与渠道有限、参与水平不高。社区建设的经费来源目前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投入还比较少。社区类社会组织发展不足,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社会组织过分依赖政府,独立性差;有些社会组织长期不开展工作和提供服务;有些社会组织纯粹是兴趣团体,对社区治理并不关心。(五)社区服务还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从服务内容看,社区服务是以行政服务为主,主动了解和回应居
9、民需求做得不足,基于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开展不够均衡;从服务提供主体看,虽然大部分社区引入了社会力量提供服务,但总体仍以政府提供为主,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以及居民自助互助服务有待提升;从服务质量看,不同社区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标准各有不同,整体服务效果、服务场所设置、服务人员素质要求等缺乏明确规范化的标准和操作指南。三、对策及措施(一)树立城市基层“大党建”思维。坚持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以城区党委为核心、街道党工委为统领、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发挥好辖区各类型党组织的主体作用,建立党建责任清单。强化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功能。进一步
10、明确街道党工委的职责权限,加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及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理顺街道党工委与各领域党建主管部门的关系,建立城市党建协调运行机制。一要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权力清单。对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纵向上受行业系统党建工作主管部门管理,横向上受街道、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二要配强工作力量。继续推行“现有专职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在现有委员的基础上,增加配置兼职委员。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的作用,委员所在单位要支持其开展社区工作。三要加强党建人才队伍建设。要拓宽渠道,把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党建工作上,同时加大对社区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四要严格
11、按照关于推进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各单位共享共建协议签订落实情况建立专门的工作台账和记录,定期上报街道党工委,街道党工委围绕推进区域共治共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等工作对辖区单位进行综合考核。(二)完善共驻共建机制,促进各领域党建深度融合。突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强化区域协同,把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起来,促进社区传统党建与驻区单位、新兴领域党建深度融合。一要建立辖区单位党组织属地报到制度。辖区各类党组织都要到所在社区党组织报到,定期与社区党组织联系沟通,开展对接活动。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开展区域党建活动。街道党工委按照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组织共建党组织,充分发
12、挥各自优势,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同开展党内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参与对方组织生活等方式,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广泛组织开展专题报告式、节日纪念式、现场体验式、经验交流式、娱乐表演式、实话实说式、志愿服务式和走访入户式等群众性主题教育不断丰富党内活动。三是建立考评制度。街道针对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方面,建立“双向考评”机制,建立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将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反馈情况作为该单位和党员个人评先评优、奖惩晋升的依据,增强社区“大党委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正确处理抓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以“支部创标杆、工作出成绩”为着力点,牢牢抓好党建这个根本,通过“党建+民生”、“党建+服务”、“党建+综治”、“党建+生态”、“党建+文化”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党建工作与各项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能力,真正使社区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主心骨”。社区党组织通过设立教育带头岗、发展党员培养联系岗、廉政建设监督岗、退休职工联系岗、民主意见收集岗、计划生育指导监督岗、党员发挥作用监督岗等岗位引导党员积极主动认岗定责,履行职责义务。在新成立的社区积极推行“四方议事会制度”,切切实实解决小区居民的实际问题,使社区支部的引领、指导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