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程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程序目录1 .目的12 .适用范围23 .职责24 .工作程序24.1.工作流程24.1.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24.1.2.识别范围34.1.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34.1.4.识别方法34.1.5.风险评价54.1.6.小结64.2. 通用原则64. 2.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65. 2.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74.3. 危险源识别74.3.1.识别范围74.3.2.识别方法94.4.风险评价94.4.1.打分评价法94.4.2.是非判断法104.4.3.头脑风暴法114.5.风险控制策划114.6.员工参与114.7.危险
2、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策划更新114. 8.监视测量125. 相关文件126. 记录121 .目的为识别公司与生产活动有关的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中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 .职责3.1 安环部负责定期进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的组织实施和汇总工作,确定公司重要危险源,并编制清单。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作业活动的危险源辨识,并列出清单报安环部。4 .工作程序4.1 工作流程确定辨识原则-确定辨识范围一确定辨识方法一进行辨识一风险评价一进
3、行策划一监视测量4. 1.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4.1.1.1.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1)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2)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3)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4)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4.1.1.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1)预防性原则:依据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
4、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2)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3)一致性原则:应依据各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4)输出性原则: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入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5)行为性危害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5. 1.2.识别范围危险源识别应覆盖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
5、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退役、报废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识别;(4)化学物质的危险源识别;(5)工作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6)外部提供资源、服务的危险源识别;(7)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8)外来设备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5.1. 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粉尘、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等。(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
6、等。(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病动物、植物等。(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5)行为性危害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4.1.4.识别方法4.1.4.1.通用部分危险源的辨识各单位由工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主持,组织员工以会议讨论的形式,确定出通用部分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表和危险源评价表。(1)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重大自然灾害直接识别为通用部分危险源。(2)本单位员工在工作现场都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本单位通用部分危险源。例如:工作面风量不足、无管理人员跟班上
7、岗、安监员空岗、无规程、措施施工等。(3)员工自人矿门到下井前,地面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本单位通用部分危险源。(4)员工从井口进入工作现场时,在路途中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通用部分危险源。4.1. 4.2.工作现场特殊部分危险源的辨识各单位指定一名班组长或工长为危险源识别负责人,无班组长的零星岗位可指定一名安全责任心较强的员工为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同时由值班人员发放给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表。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在工作现场组织员工对当班工作中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做好纪录。(1)按工种进行危险源识别。煤机司机、绞车司机、扒装机司机、机电工、爆破工、钻眼工等工种,在现场工作时,遇到的危
8、险源识别为特殊部分危险源,并现场填写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表,进行签字。(2)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例如掘进工作面现场可以按打眼、放炮、临时支护、扒装运输、验收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采煤工作面现场可以按割煤、出煤、移溜、移架、支护、放顶等工序进行危险源识别。在打眼工序中,可以识别出电煤钻电缆漏点、风管脱落、断钳子、水管断裂等危险源。(3)按岗位进行危险源识别。例如绞车房、压风机房、零星岗等工作岗位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危险源识别为特殊部分危险源。(4)在现场工作时,不但要对静态危险源进行识别,也要对动态危险源进行识别。静态危险源就是现场客观存在的、不随时间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危险源,例如:火
9、药管理不善,发生意外爆炸。动态危险源就是在现场生产时,由于客观条件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危险源。例如:采煤生产过程中,冒顶片帮、支柱卸荷、煤机牵引链断链等危险源。4.1.4.3.危险源识别过程各单位组织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收集本部门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安全管理文件,对本部门范围内生产、服务全过程进行危害事件排查,识别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初步评价,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分类填人“危险源辨识表”,经单位主管审批后报安监处,安监处汇总、确认重大危险源。4.1.5.风险评价4. 1.5.1.风险评价方法(1)定性方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方强烈投诉的、受到主管部门警
10、告等危险源直接列为重大风险因素。(2)定量计算、打分评价的方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k)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P)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h)等三个方面打分。4.1.5.2.风险界定采用公式W=kXPXH,W为风险等级,当W2300时定为不可承受风险,当160成W300时,定为重大风险,当70WW4.1.5.3.风险评价的实施(I)K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K=IO分相当可能K=6分可能、但不经常K=3分可能性小完全意外K=I分很不可能,可以设想K=0.5分极不可能K=O.2分实际不可能K=0.1分对用现有的控制措施能够控制住的危险源K=0.11(2)P-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
11、暴露P=IO分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P=7分每月几次暴露P=4分每年几次暴露p=2分非常罕见的暴露p=1分(3)H一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重大灾难,许多人死亡H=IOO分灾难,数人死亡H=40分非常严重,一人死亡H=20分严重,重伤H=IO分重大,致残H=5分一般,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H=I分按上述评分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打分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因素登记表,予以实施。4.1.6.小结识别生产活动、产品、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评价危害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减少企业财产损失。4.2.通用原则4.2.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
12、控制策划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b应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c应考虑范围,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d应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e应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4.2.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a预防性原则:依据本公司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
13、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b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提供其相应的风险级别。c一致性原则:应依据本公司各类活动,具体运行复杂性及重要性、经历及原有的控制水平,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d输出性原则: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入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4. 3.危险源识别5. 3.1.识别范围a危险源识别应覆盖本公司生产、产品、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化学物
14、质的危险源识别。(4)工作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5)外部提供产品、服务中危险源识别。(6)外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7)外来设备进入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b应考虑六种危害类型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a)设备、设施缺陷。b)防护缺陷。c)电危害。d)噪声危害。e)振动危害。f)电磁辐射。g)动物危害。h)作业环境不良。i)标志缺陷。j)明火。k)其他。(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燃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e)其他。(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a)致病微生物。b)传染病媒介物。c)致病动物。d)致病植物。e)其他。(4)心理、生理性危
15、害因素a)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b)健康状况异常。c)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d)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e)其他。(5)行为性危害因素:a)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b)操作失误:错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c)监护失误。d)其他。(6)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a)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时态。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4.3.2.识别方法危险源识别时下列方法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a安全检查表:剖析系统,将系统分成若干单元或层次,列出各单元或层次的危险源,确定检查项目,按单元或层次的组成顺序编制表格,以提问或观察等方式确定检查项目的状况并填写到表格对应的项目上,可用于安全工作检查、设计评审设备设施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查。b预先危险源分析:系统设备或新工艺采用前预先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