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县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2022年,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以人民为中心,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全力实施“强XX”五年行动为工作主线,着力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新高地,确保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估排位上升,营商环境评估指数全面提升。一、规范行政权力运行1 .加强权责清单集中调整和动态管理,建立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与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行政审批中介
2、服务事项清单联调机制,确保各类清单准确、完整、协调一致。2 .编制XX县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2022版)并向社会公开。各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监督中介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3 .开展变相审批、多头审批、重复审批清理规范工作,分类编制行政备案事项、登记注册、年检年报、指定认定等行政管理措施清单。4 .对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隐形门槛、特殊环节、兜底条款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规范明晰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及材料清单,审批要件中不得包含“其他”“有关”等模糊性要求。5 .积极配合省市对妨碍统一市场与公平竞争、对不同所有制市场主体实
3、施歧视性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促进、政府采购、招投标、公用事业服务等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配合省市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的受理回应机制,及时纠正、排除限制竞争行为。6 .严格落实国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重点规范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应急管理、税务等领域执法行为,降低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7 .按照省、市部署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2022年底前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分类改革。压缩企业开办环节和时限,企业开办中法定代表人实名认证信
4、息实现“一次验证、全程共享”,不得重复采集,企业开办控制在2个环节、1个工作日内办结。商事主体(不含个体工商户)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告知承诺制,推进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改革。8 .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持续实施市场主体注销网上全流程办理,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税务注销程序,实现在企业注销同时并联办理社保、医保、税务、商务等市场主体注销业务。9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压减强制性认证事项的有关政策规定,加强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10 .按照省统一部署取消药品零售企业筹建审批,清理对开办药店设定的间距限制,在有条件的区域试点开设24小时常规药品自助销售点,并同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5、11 .按照省有关工作部署,发动企业积极参加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工作,引导企业进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三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2 .按照工程建设项目类型、投资类别、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区域位置等制定分类标准,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按类别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减审批时间,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时间:政府投资类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不超过80个工作日;带方案出让的社会投资项目不超过43个工作日;小型社会投资项目不超过57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工程项目不超过61个工作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基础类不超
6、过15个工作日、完善类不超过18个工作日、提升类不超过23个工作日。13 .积极配合市级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和各成员单位自建审批系统、贵州政务服务网XX站点全面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等过程信息和审批结果信息实时共享,有效杜绝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14 .规范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中介服务管理,鼓励社会投资项目业主通过中介网上服务大厅自主选取中介服务机构。推动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进驻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中介服务网上展示、服务委托、成果提交、监督评价等全过程管理。15 .加快推动实施区域评估,建立健全区域评估的事前指导协调、事中跟踪督导、事后评估反
7、馈等监管工作机制,在XX工业园区推行区域评估,区域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并作为相关部门管理依据。2022年起,未实施区域评估的土地,原则上限制挂牌出让,相关工程项目不再进行审批。16 .积极配合省市建立施工图分类审查制度,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分为特殊建设工程、低风险工程、一般工程三类,分别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进一步缩小施工图审查范围,提高审图效率,同步加强勘查设计行业的事中事后监管。四 积极配合市级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17 .配合推进入场项目交易全流程(项目入场到合同签订)电子化改革,配合完善招标人、投标人、中介服务机构、评标专家等招投标市场主体场内交易信用信息数据库,配合
8、做好电子保函在招投标领域的应用。18 .按照市级统一部署推进政府采购全程电子化工作,2022年底前实现在线发布采购公告、提供采购文件、提交投标(响应)文件、质疑投诉、开标、发布中标(成交)通知书、电子评审以及合同在线签订备案等全流程电子化。按照省、市的部署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与财政业务工作衔接,优化完善合同签订、履约验收、场内交易信用信息数据库等线上流程。督促采购人依法及时确定采购结果,严格按照采购事项签订和履行合同。19 .畅通公共资源交易投诉质疑渠道,配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集中接转质疑投诉机制,实施投诉管理首问负责制、处理结果公开公示制度及标后履约反馈制度,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信用
9、监管模式。五、持续推进市场提质增效20 .完善知识产权行政确权、仲裁、调解衔接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优先推荐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联动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司法案件繁简分流。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开展年度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提示,支持涉外企业建立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预警维权和风险防控机制。21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引导鼓励银行按照估值给予合理授信贷款,用好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贴补工作,缓解符合条件企业的资金压力。22 .积极配合市级制定XX市人才分类认定办法(试行
10、)及XX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支持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加快形成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积极配合构建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开通人才网上办事平台,对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社会保险、医疗保障、落户安居、待遇兑现等服务事项推行“不见面办理”。配合做好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23 .积极配合开展跨境贸易信息化建设,积极配合省政府口岸办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大力提升报关、报检、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等通关效率。24 .借鉴推广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便利化管理措施。推动各类公共海外仓向跨境电商企
11、业共享仓储容量、货物物流等数据信息,方便企业利用海外仓资源。配合海关推进跨部门共享企业信用信息,降低守法企业和低风险商品查验率,对有特殊运输要求的出入境货物,灵活采取查验方式,减少货物搬倒和企业查验等待时间。25 .完善出口退(免)税全环节信息化建设,将正常出口退税业务平均办理时间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开展无纸化单证备案。26 .严格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开展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规章的专项清理。完善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外商投资服务指南,建立外资企业投诉处理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体系,联通相关部门信息系统。27 .健全地方财
12、政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机制,持续扩大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向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解决企业资金接续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保函业务,协助企业以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与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28 .推行破产审判专门化和破产案件繁简分流,完善“执转破”案件审查移送机制。加强破产案件审限管控,缩减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时间,原则上简单案件在6个月内审结,其中“无产可破”案件3个月内审结;普通破产案件2年内审结,特殊情况延
13、长至3年,确保低于全国法院平均时间。推动建立破产案件府院联动机制,探索制定破产费用保障、破产企业工商简易注销、破产企业信用修复等制度。推动设立破产专项资金,完善“无产可破”案件援助资金制度。29 .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打通审判、执行系统壁垒,实现技术融合、信息共享。优化执行联动机制,完善保全、救助、悬赏三位一体的保险机制,加强与银行、住房公积金、房管、保险等部门信息共享,加大被执行财产线上查控力度。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拓宽被执行人财产发现渠道。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体系,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胜诉权益。六、持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30 .围绕全国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政务服务“好差评”
14、)第三方评估导向和重点内容,制定XX县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确保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建立评价数据收集、分析、调查核实、督促整改、评价结果考核应用的闭环管理机制。31 .持续推进实体政务大厅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不断优化、提升和完善大厅服务功能。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及审查要点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重点开展办事流程中实地勘验、现场核查、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等环节清理规范,明确特殊环节办理时限。32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系统性重塑,推进市场监管、税务、医保
15、、农业农村、教育、人社等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力、,政务服务“零跑腿”全程网办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2022年底前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等事项异地办理,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持续深化“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2022年底前实现省内事项“全省通办”。深化“一窗通办”改革,除涉密和特别复杂事项外,“一窗通办”分类受理事项比例达90%以上。规范编制“一次办”办事指南,实现企业高频事项(年度企业办事频次前20%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流程优化再造,围绕企业和群众需求不断扩展集成套餐服务范围,2022年底前实现县级网上集成办理套餐5个以上。推动县政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建立完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全面规范和优化帮办代办服务。加强对老年人、视障听障残疾人等群体的引导和服务。33 .落实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