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实施党内问责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实施党内问责工作情况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市实施党内问责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强化党内问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鲜明时代特征。XX年7月,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下文简称问责条例),为党的问责工作提供制度遵循。XX年,党中央再次对问责条例重新修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强化党内问责工作高度重视、坚定不移、一以贯之。XX年1月,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X次提到问责,强调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实施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近年来,孝感市纪委监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强化党内问责的各项部署要求,严格落实问责条例,深入探索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方法路径,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一实施
2、党内问责实践做法坚持从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问责、把握政策、确保效果等方面入手,积极深化落实实践。1 .保持行动自觉,打牢问责基础。把抓好问责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开展问责追责工作的首要前提,抓学习聚共识、压责任促担当、建制度抓配套,相继出台激励关爱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规定,启动干部问责程序时同步开展容错纠错调查核实,按“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持续强化思想对接、责任对接、制度对接等,全力夯实党内问责工作基础。2 .聚焦监督重点,保持问责态势。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强化党内问责的根本原则和
3、首要任务,围绕政治责任抓问责、围绕中心大局抓问责、围绕正风肃纪抓问责、围绕民生问题抓问责,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3 .把握政策原则,增强问责震慑。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政策要求,讲求问责政治性、精准性、实效性。严格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从严惩治、一体问责,决不放过任何该问之事、该问之人,把“有责同追”、“既问下又问上”、以案促改做实,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问责,提升问责综合效果。二、 当前党内问责问题困惑当前,孝感市县乡三级党组织强化党内问责的共识已充分形成,震慑作用正充分显现,以严肃问责推动担当履责的效果良好。同时,强化党内问责实践中也有一些问题和困惑亟需解决。1 .纪委“独斗”、主体单一。问责条
4、例明确规定:“党委(党组)应当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问责工作的领导,追究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领导责任。”但从实践来看,问责工作绝大多数是由纪委组织实施,其他主体交给同级纪委问责情况比较多,自主开展问责比较少。2 .一问了事、质效不优。当前,基层一定程度上存在问责”后半篇文章”不全的问题,问责完了、后续督促整改落实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导致一些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调研发现,有的地方通报还只在内部或小范围传达,曝光力度不够;有的通报谈问题蜻蜓点水,影响了效果。3 .被动问责、事后问责。从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工作来看,日常
5、监督检查、执纪审查、执法调查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对需要追责问责的问题容易忽视,靠前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帮助促进问题整改的观念树得不牢,在先期监督中发现问题、开出整改任务清单、监督推动整改的意识不强。4 .理解不深、问责泛化。问责条例中的“问责”,主要聚焦党的问责工作,追究的是“在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中失职失责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责任”。有些地方、部门对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理解不深不透,对问责条例相关条款未能切实领会,把一般性业务工作出现的问题用问责这个“筐”来装,导致问责事项出现泛化现象;有的片面理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内涵,把问责当成一
6、种形式和“口号”,无论事大事小,必说问责,把问责追责当成了推动工作落实的“万能药”。5 .问下不问上、问责简单化。通过调研分析,问责简单化现象还存在,主要集中在乡镇和村(社区)。基层一些地方职责交叉重叠,“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管理界限不清,存在出了问题问责乡镇村干部居多、问责上级干部少,问责直接责任较多、问责领导责任较少的问题,让一般干部成为“替罪羊” “背锅侠”。三 有关对策建议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问责工作仍任重道远。1 .持续压实责任,多方合抓问责。进一步加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和党的工作机关在深
7、化学思践悟中认清职责、担当履责、主动问2 .加快健全制度,依法规范问责。进一步加强问责制度化建设,规范问责的主体及其权限、客体及其职责,规范问责的事由、情形和程序,突出问责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实现问责规范化和制度化。3 .聚焦关键重点,强力监督问责。突出以“关键少数为重点的问责导向,紧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政治建设抓得不实、党的思想建设缺失等11种情形,严肃追究党组织或领导干部在党的建设、党的事业中的失职失责行为。要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生态文明建设、作风纪律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对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或产生恶劣影响的,及时启动问责程序。
8、4 .强化统筹联动,一体协同问责。加大纪检监察机关内部业务联动力度,定期不定期召开问题线索协调会、开展相关工作日常调度等,积极构建分工明晰、相互协作的问责工作机制。健全外部协调机制,加强与党的工作机关的沟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问责盘点,统筹分析研判,形成相互协调配合机制,多方联动确保问责效果。5 .把握政策策略,精准务实问责。树立正确的问责导向,防止把问责当作根治所有问题的万能手段。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既不片面追求纪法效果而一味从严从重,也不盲目追求社会效果而无原则从宽从轻,确保实事求是问责、科学精准问责。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鄂纪励十二条”,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滥用问责、不当问责行为及时给予纠正,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追责,切实把问责的板子“打准”。6,做实“后半篇文章”,科学高效问责。问责最好的效果是教育警示干部在同样的问题上避免重复出现失误和错误,有效推动问题解决。要建立健全党内问责定期通报曝光机制,把问责工作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结合起来,坚决防止和杜绝重问责、轻整改、一问了之、一问了事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