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1621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摘要:对2015-202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果做回顾性研究分析,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已从基本均衡进入优质均衡阶段,对教育均衡的内涵探析更加深入,阻碍均衡发展因素包括复杂的利益冲突、经济发展水平才差异和财政分权不平衡、管理体制机制等。当前基本策略和路径有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决策协商与监督机制,着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和师资队伍,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未来优质均衡发展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开展探索教育优质均衡的内涵、应用信息技术助推优质均衡发展、科学研究和使用均衡评估指标、恰当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着力研究特殊地区如何推进优质均衡等研究。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2023年

2、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领域的核心主题之一。我国从2012年开始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截至2023年5月5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宣布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895个县全部都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这足以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当前很多地区薄弱学校仍然大量存在,不同“处境”和“标签”下的学校及其师生遭遇的对待方式不公,致使薄弱和乡村学校师生流失频繁,发展信心缺失

3、,教育焦虑要延,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等1,与人们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故教育部于2023年10月及时关于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的通知,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评估,这就需要对优质均衡做深入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对我国2015年至2023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性反思。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检索主题,对其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均衡”进行整理分析,研读后继续精选若干论文,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与内涵、障碍性因素分析、实施策略与路径三个方面,梳理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情况,并对未来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为下一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提供参考。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与内涵提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少人会理解成平均、一样或水平相当、无差异地发展,实际上“均衡”内涵非常丰富,需要深入研究。对于这个问题,已有诸多探讨。首先,从学生发展角度,有学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平均发展”,更不是“一刀切”,其核心是在公平与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予以保障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3。从法律权益的角度提出,实现真正的教育均衡是让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拥有共同研讨、学习的平等机会4。解决教育均衡发展应理解为“中和”发展,做“适切”的教育,指向促进学生

5、“实质自由”的扩展5。其次,从教育事业发展层面,有学者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教育均衡是指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别的教育的协调发展,而狭义的教育均衡发展则专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包括区域、城乡、校际、群体的教育均衡6;从公平角度分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刀。有研究者梳理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的相关理念,综合分析了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激励、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最后,从发展阶段层面,“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理想追求,也是现实的阶段性目标”9。“和而不同”是对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时代的核心内涵,要求不同质、不同步、不平均的

6、教育均衡发展10。笔者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就现阶段的义务教育发展状况来看,教育差异存在且将长期存在。在政府、学校、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下,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逐渐缩小,实现了初步的教育均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教育的不稳定性的长期存在,这种初步的均衡将会被打破,进而又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接下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水平的、人人享有高质量教育的均衡发展,其内涵可以分为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三个层面。在城市与乡村层面,教育均衡发展意味着其教育各有优势,不分伯仲,城市学校有来自乡村来的学生,乡村学校由于其田园特色或优势,很多城市孩子同样喜

7、欢入读。在学校与学校层面,希望每个学校都能结合自己实际,努力办学,使学校有质量、有特色、有文化。这里的质量并非根据时下流行的统一考试来评定,而是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切合自主评价的要求,师生只要共同努力,学有所长,不断进步即可。在学生个体层面,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个性化的人格和智慧。二、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因素教育均衡发展实现的障碍性因素很多,非均衡发展具有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机制、观念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本质上是社会发展不均衡状况在教育领域的反映。从现实层面看,利益冲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

8、投入不平衡,管理体制制约是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因素。(一)复杂的利益冲突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多方联动,政府、学校、社会群体等共同参与,因此,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势必会牵涉多方利益。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有学者从利益分析的视角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研究口1,认为当前改革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学生群体、学校、师资等复杂多样的利益冲突难以得到有效整合。随着城镇化进程愈演愈热,大量的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跟随父母上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有城镇学校的既得利益。公办学校在响应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政策的同时,在与民办学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因经济条件和待遇

9、低、条件艰苦而仍然面临缺乏优秀教师和留住优秀师资的困境,这些都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在配置上不均衡。由于教育体制的原因,我国的教育资源主要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而这些政府部门则主要集中在各级城市,主导着教育资源的分配权口2,教育资源分配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往往存在利益交换或主要考虑自身需求,使城市往往占据优势,而乡村就处于弱势,且越是中心城市教育状况越理想,越是偏远地区教育也越差强人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资源分配上必然要进行调整。政策、资金、师资等向落后和农村地区倾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复杂的利益冲突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改革困境

10、的突破。(二)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不平衡的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教育财政的投入总量较少,教育财政在各个层级之间的拨付效率比较低,经常出现教育经费拨付不及时的情况13。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口4,其中当前的财政分权体制是影响力较高的一个,在主观方面如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好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投入的比例,客在观方面则是中西部很多地区经济条件有限,财政收入有限,教育经费保障能力薄弱等。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决定了教育难以实现理想的均衡发展。教育领域的经济投入效果见效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偏好,导致对教育薄弱地区长期稳定的教育投入难以实现。(三)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11、机制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否实现受到当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当前的教育治理主体以县级政府为主,各自为政、自成一体,缺少省级统筹,导致治理主体的视域狭窄15,在一些特殊地区这种情况比较明显。袁梅等学者分析了某些地区在办学主体、学制安排、学校现状、考察评价、师资状况五个方面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16,认为教师管理公平性缺失,教师的调任晋升、职称评审等很难得到公平性对待,领导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极易打消教师进取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李虎林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目标、措施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一些特殊性17,譬如民族地区因发展不均衡,需要广泛存在的寄宿制学校,其落后的办学条件不利于缩小校

12、际办学差距。由于以上原因,久而久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姚永强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路径依赖的束缚,这种依赖在惯性作用下不断得到强化最终难以实现突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如果过度强调政府主体的作用和责任等因素,教育改革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区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剧18。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与路径(一)公平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核心政策。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众所周知,政府是责任主体,影响管辖范围的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离不开政府掌控的各类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教育资源的公正、合理

13、、有效分配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背景下,政府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政策的三个层级来分层推动教育均衡发展19。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资源配置公平角度来推进均衡20。有研究对我国“政府悖论”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21。例如,李毅等人通过配置效率进行静、动态评价机制22,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配置存在公平性缺失、效率整体偏低,建议多方联动加快乡村和薄弱学校特色发展,以提升优质资源内生力。(二)完善决策协商与监督机制有学者从政府在资源配置、学区划分、个别事件缺位等角度,指出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多元决策机制策略23;还有学者通过

14、数据统计发现,义务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全面落实职责,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及强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24。另外,义务教育涵盖很多利益群体,其中政府和学校一直关注度很高,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度却非常有限。在现实中常常出现一项决策从制定、修改到实施,教师、学生和家长甚至毫不知情,无从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协商参与机制缺位。今后,无论是决策的制定实施,还是监督落实,管理层都需要保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权力,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以确保其合理的诉求能够在政策中获得回应。(三)着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

15、我国义务教育失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加强农村薄弱学校的改善着手。广泛存在的校际差距是引发择校、激烈竞争导致内卷的根本原因。有学者认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要努力促进农村学校多元化发展25,为其提供专门的资金与技术支持2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27,坚持公平原则,处理好学校之间的关系,依靠行政力量打破优质资源分配限制,破除学校之间的资源“壁垒”28。还有学者提出促进薄弱学校改造良性循环,应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精准扶贫29,以此推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追求的是薄弱学校的质量提升,即提升最薄弱学校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节质量30

16、,薄弱学校改造的外推和内生模式相融合,才是优化薄弱学校改造的有效途径31。有研究以安徽省某县为例分析了“无校籍管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B2,提出县域范围内的教师实行无校籍管理即教师不再限于某一个特定学校,而是在县域范围内进行轮岗,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有学者对薄弱学校改造路径提出创建校际网络研修渠道33,借用城市名校的符号资本激发薄弱学校自主发展潜力,利用后发优势,促进自身发展。改造农村薄弱学校,要设置一个最低质量标准。比如,农村薄弱学校具备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硬性条件,有学者提出应按照这个标准出台相关面向薄弱学校的法律和政策34,出台的政策要具备高度的可行性和具体性,以防地方政府对政策执行不力,“短板”变“痛点”,导致政策执行走样35,诸如规定最低教育用地面积、教师数量、生均经费投入等,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总之,薄弱学校改造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