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411692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乙酸亚汞(CAS:631-60-7)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CAS:631-60-7名称:醋酸亚汞乙酸亚汞mercurousacetatemercury(I)acetate分子式:C2H3O2Hg分子量:259.64有害物成分:乙酸亚汞健康危害:进入体内易因蓄积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障碍、向心性视野缩小等;可发生肾脏损害,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

2、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汞。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

3、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中国MAC(mm3):0.005(T1VTN:0.0Img(Hg)m3(皮)T1VWN:0.03mg(Hg)m

4、3(皮)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乳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成分:含量:分析纯990%;化学纯98.0%.外观与性状:白色有光泽片状结晶或粉末,遇光变色。熔点():(分解)闪点(。: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水、稀酸,不溶于乙醇、乙醛。主要用途:用于医药工业。禁配物:强氧化剂。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急性毒性:1D50:175mgkg(大西口);1

5、50mgkg(小鼠经口)1C50:无资料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不要让该物质进入环境。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危险伟物编号:61851UN编号:1629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