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据统计,目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背景是十分广泛的,它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在课堂课件的制作讲课资料的收集,搜集的资料又包括方方面面,另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还表现在孩子们自己的动手能力,他们自己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自己需要的资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非常方便的。从我们前期的调查研究发现,唐村镇中心小学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有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年轻教师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信息技术较为熟练,但是教育教学技能尚需亟待培养和提高。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软件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它们在视觉上,听觉上、触觉上都给用户以全新的震撼和体验。信息技术教育的产生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活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增添了现代思想、
3、方法和手段。因此,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优化现有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课程改革落地开花,在唐村镇中心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尤为重要。二、研究内容1 .硬件配备、应用保障研究。硬件配备、应用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和保证,是学校一项复杂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大型建设综合工程。硬件配备、应用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和资源库的建设。我校2023年初引进安装了西沃白板触摸一体机,并立即开展相关软件使用的培训,在手机端现学现做,实用性强,操作方便,通过短期培训全体老师各自完成相关课件制作任务,充实了我校的课件库。2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的信息量大、声形并茂
4、,具备变长时为瞬时、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变复杂为简单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觉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探索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能与各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整合起来,有效的提高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校分学科开展信息化2.O的培训,老师们自主钻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视频,结合各学科特点,完成相关培训任务,在这次培训中老师们制作课件的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够熟练的使用多媒体。三、研究目标1、通过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培训,提高师生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促
5、进教师专业发展。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案例,归纳总结出多种教学媒体的资源应用的方法,提炼形成系统的、实效的整合课教与学模式,提高学科教学的效率,为教师开展整合提供系统有效的可操作的途径。3、通过远程同步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4、通过硬件配备、应用保障和资源库的建设,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品位。四、研究方法1 .调查法: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2 .文献法:对国内
6、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3 .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4 .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有价值的案例或经验,按要求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记载,课题研究结束时进行工作总结,形成结题报告和论文。5 .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全面深入的观察和分析,挑选一些典型的有利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然后对它们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而相应的教学课件和设计则成为农村中小学信息
7、化资源库的一部分。五、实施步骤本课题实验期为2年,自2023年5月2024年5月,共分为三个阶段。(一)准备阶段(2023年5月2023年12月)1成立课题组,建章立制,学习有关资料,选题,论证课题并进行申报工作,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排查信息设备配备情况,进行软硬件设备的配备及后勤保障工作,完成教师信息技术提升的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共享优势。2.广泛收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课题组按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总结我校教师长期以来积累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经验,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学校教
8、师优化教学模式的方法。(二)实施阶段(2023年12月2023年12月)1 .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2 .建立课题资料档案,积累经验,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研究,查找应对策略,改进方案,进行经验总结。3 .加强课题研究人员间地联系,定期通报情况,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论文等总结成果。(三)总结推广阶段(2023年12月2024年5月)1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数据等材料,汇编制作课件,撰三文报告,进行总结并送报上级教育科研课题评估组鉴定。2 .向教育教学部门详解我们取得的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同时阐述该研究成果实
9、施的可行性并对取得经验进行推广应用。六、创新方法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O行动计划和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部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探索以“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大数据等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模式和在线远程教育模式,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开展研究学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和“希沃白板”的活动,鼓励各科教师不断创新自己课堂的教学模式和丰富多样的课件内容,结合钉钉群直播课堂,最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效率。全市即将开展“三个课堂”、人人通空间、网络学习空间、人工智能教育等活动,我校教师会仔细研究,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好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10、信息时代新技术的恩惠,必将给教学模式带来新发展。七、保障条件(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近年来,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先后完成了济宁市级课题专业化教学应用工具软件在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县级课题新课标下学困生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并完成结题,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课题主研教师有较高的科研能力。本课题的参与人员都是学校业务骨干,长期在教学第一线,致力于教育科学研究,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较高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水平,并且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能力,能吃苦肯钻研,对使用多媒体技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多位成员多次参加市
11、、镇教学能手、优质课评选活动并获奖,多位成员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二)完成课题的其他保障条件1 .研究资料学校有充足的图书期刊资料、电子音像制品和丰富的教育科研网络资源,依托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原有学校建立的资源库,可以很好的获取资料。2 .实验仪器设备学校硬件和软件设备齐全,每个班级都有班班通,有局域网和因特网,教育资源充足,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求。并建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自动录播教室及各类功能室,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软硬件支持。3 .研究经费学校历来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针对本课题的研究,从人员、资金、场地、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将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财务有能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经
12、费保证。4 .研究时间本课题从申报之日起,约需要2年的研究时间,即预计到2024年结题。5 .所在单位条件我校拥有72人的师资队伍,现有1206多名学生,27个教学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研究人员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善于探索,愿意献身教学一线,并对基础教育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八、预期研究成果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6项)序号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23年5月-2023年7月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调查报告22023年7月-2023年9月课题实施方案实施方案3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开题报告研究报告42023年12月-2023年12月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课例课例视频52023年10月-2023年12月论文集、案例集论文集、案例集62024年3月-2024年5月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最终研究成果(限报3项,其中必含研究报告)研究阶段(起止时间)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负责人12023年12月-2023年12月信息技术支持优化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课例课例视频22023年10月-2023年12月论文集、案例集论文集、案例集32024年3月-2024年5月终结性研究报告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