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 “五项管理”督导工作方案参考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中小学生 “五项管理”督导工作方案参考范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督导工作方案参考范文导读: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和XX市2023年教育工作要点要求,现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一、工作措施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是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局以“六个一”为抓手扎实推进此项督导工作。1 ,组织一场学习。教育局组织全体责任督学、助理督学系统学习文件精神和“五项管理”实地督查要点。各中小学校组织全体行政和教师认真学习通知要求,充分领会“五项管理”的精神实质。2 .开展一轮自查。各中小学根据xx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情况自查
2、表(附件1)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本校“五项管理”工作方案,并于5月28日前报局督导科。3 .进行一次问卷。在各校自查自纠基础上,教育局于5月28日19点至5月30日19点对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开展一次针对学校“五项管理实施情况的网络问卷调查,全面了解该项工作推进情况。4 .实施一日蹲点。5月31日起,全体责任督学、助理督学将围绕“五项管理”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每月到校督导一次,督导时间一般不少于1个工作日,形成问题清单报局督导科。充分利用责任督学履职记实平台,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做好跟踪指导。5 .推行一项举措。教育局将在全市中小学校中遴选“五项管理”先进
3、经验、创新举措进行推广,对落实工作不力、不作为、乱作为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责任。6 .开展一轮督查。教育局将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责任督学等,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一轮专项督查,并按照“问题必整改、整改必到位”的要求,通过跟踪督查、结果公示等方式,督促中小学校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二、工作步骤(一)学习自查阶段(2023年5月28日前)各中小学校要全面组织学习,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制订学校“五项管理”工作方案,按要求组织实施。对自查自纠中弄虚作假、整改不力的学校,教育局将把问题汇总后进行通报并严肃查处。(二)
4、督查整改阶段(2023年12月底前)责任督学、助理督学从5月底开始到12月底前每月到责任区学校开展督查、记录。教育局根据各校自查自纠情况,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专项督查。对存在违规行为的学校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整改报告;对落实工作不力的学校予以严肃查处并在全市通报。(三)总结提高阶段(2023年12月30日前)全面评估督导成效,组织各校针对“五项管理”工作开展自评。组织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开展第二次网络问卷调查,全面测评人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满意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三、工作要求(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各校要认真解读文件,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
5、机、读物、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重大举措。(二)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教育局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各校均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对“五项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细化任务,硬化措施,周密部署安排。(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各校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做到精准施策,真正做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反向制约与正面引导相结合,通过“五项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方案为切实做好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工作,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促进学生爱读书、
6、读好书,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二、工作内容(一)加强排查,确保学生课外读物质量。教导处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馆藏书籍,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级部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
7、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8、各级部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教务处要做好学校“书生课程”的落实工作,指导、督促书生课程建设委员会定年度计划、定工作方案、定阅读内容、定考核办法,强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使书生课程尽早在本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书香校园建设。教务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级部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完美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
9、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五)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三、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学科组长
10、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加强作业批改管理方案根据教体育局文件精神,关于加强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具体要求,特制定我校作业建设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学规范,优化教学环节,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
11、展,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全面贯彻实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严格执行河南省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相关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作业布置原则一)教师布置作业坚持“精选先做、精析”。教师要精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责任心、三、作业建设基本要求(一)总量要求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科目及作业量应严
12、格执行,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二)作业设计与布置要求1.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或备课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业布置,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由教导处或年级主任进行审批。2.精选作业内容,实施有效作业,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标要求,认真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3.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
13、书面作业外,应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既要有练习型、准备型作业,也要有扩展型、创造型作业。除书面作业外,要鼓励编制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4 .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学生选择的权利。提倡必做作业+选做作业”模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5 .建立教师先做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学生对作业的评价,以及家长留言和教师评价等内容。要以作业日志为媒介,多向评价和多向交流。7.坚决杜绝给学生
14、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不允许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杜绝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习代替作业的现象。(三)作业批改要求1 .教师要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鼓励教师对部分学生作业进行面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2 .注意作业批改规范。要根据学科作业特点,做到逐题批改,防止漏批、错批。批改符号要规范,要有等级、时间以及激励性和指导性评语。3 .注重对作业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表现,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致错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进积累资料。(四)作业讲评要求1.学生作业
15、情况,教师要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面批校正或予以个别辅导。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应要求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2.把作业讲评作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作业错误找到学生思维上的障碍,然后通过讲评来理清思路,克服障碍,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五)作业管理要求1 .加强集体备课制。学校要切实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组织教师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要求,掌握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方法。2 .实行作业统筹把关制。建立教导处牵头、年级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会商的工作机制,做好各学科作业的统筹平衡工作,确保作业量、作业难度和完成时间的协调。3.建立健全作业评价体系坚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建立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评价制度。对那些需要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