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xx师范学院建校xx周年暨教师教育研讨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庆祝xx师范学院建校xx周年暨教师教育研讨大会上的讲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在庆祝XX师范学院建校XX周年暨教师教育研讨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春华秋实,盛世相约。乘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的东风,XX师范学院迎来了建校XX周年华诞。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XX祝学校建校XX周年,共忆往昔峥竦岁月,共谋师院美好未来,共叙桃李浓厚情谊。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对相邀而至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向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最亲切的问候!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兄弟高校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悠悠XX载,迢迢奋进路。回顾学校办学历程,建校之初,其辛也艰;改革发展,其
2、果也实。XX年前,XXX余名师生从豫章中学的小礼堂出发,在XXX平米的小天地撬动XX省中等师资培训的大乾坤。XX年后,万余名师生落户梅岭脚下的瑞香路,在XXX余亩校园内续写教育强国的豪情壮志。这XX年,写满了师院人坚守教师教育的师范初心,见证了师院人扎根基础教育的师范情怀,孕育出师院人坚守“师德师风铸魂、创新创业育人、服务人民培根、报效国家圆梦”的师范教育理念和执着追求。学校扎根红土地,高举师范旗,教师教育之花迎风绽放,办学治校硕果累累,教育影响力极大提升。XX载薪火相传,师院人传承的“师范红”愈发鲜亮夺目。热烈奔放的师范XX自纯正强大、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19xx年,建校之初,学校积极参与破
3、解全省师资紧缺难题,举办了名为“中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骨干培训班”的第一期师资培训,全省中学、中师XXX名校长及骨干教师意气风发、纷至沓来,齐聚学校,武装头脑,改造思想,提升能力,献身教育。学成之后,他们成为当地办学治校或教育教学领域的行家里手。红色基因融入教师教育血脉,从建校之初就成为流淌在师院人身上生生不息的强大基因。学校虽六易其名,经过XX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XX师范专科学校、XX教育学院、XX师范学院等不同办学阶段;十迁其址,辗转XX、XX、XXXX等多地,但世代师院人矢志追求、克难奋进,在教师教育的沃土上追逐“兴师兴教”的报国梦想。对于这份坚守,我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于这份信念,我们
4、从来都没有动摇过!19xx年,全国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工作会议在XX教育学院召开,形成了产生深远影响的国发XXX号文件,“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学院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该文件成为那时全国教育学院办学的指导方针,标志着教师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国家教委原师范司司长金长泽指出,无论是学校建设,还是师资培训,你们在全国都是跑在前列的,在我们心中是挂了号的,是提供了很多经验的;你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在基础教育服务方面做得很好。这是当时学校传承“师范红”的一项重大成果,也为“师范红”增添了时代内容。近年来,学校震续红色血脉,先后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五四”
5、红旗团支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XX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XX省高校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标杆单位、XX省红色文化宣讲基地等荣誉和平台,由“青蓝讲坛、青风学堂、青雨润堂、青烛讲堂、青影艺堂”构成的“五青”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同时,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新时代师德教育新要求,秉持“育师先育德”理念,将德育元素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使师德教育“如盐在水”,达到“润物无声”效果。红色养分滋养师院人,师院人都是这么红!这是当前社会对学校育人事业的高度肯定和
6、评价。XX载春风化雨,师院人积蓄的“师范力”愈发强劲有力。蓬勃强劲的师范力源于自强不息、奔涌活脱的教师力。19xx年,省政府批准建立XX师范专科学校。19xx年,学校升格为XX教育学院,逐步开展本科教育,成为XX八所本科高校之一。20xx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改制更名为XX师范学院。20xx年,学校与XX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xx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xx年,学校学前教育等三个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2023年,学校进入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前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指出,学校坚守教师教育底色
7、,守牢育人育才本色,彰显服务基层特色,聚焦师德师风亮色,“四色”有机融合,打造“金色”教师教育,成为一所有情怀、有担当、有质量、有特色、有作为的本科师范院校。专家组的总结,是对我校教师教育质量的高度赞赏。建校之初,学校从短期的师训、干训起家,到如今,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教师教育体系,实现了“师范力”质的飞跃。XX年来,学校涌现出XX、XX、XX、XX等一批卓有成就的好老师、“大先生”,其中,XXX先生所著中国逻辑思想史稿填补了我国逻辑史研究领域的空白,XXX先生所著XX古代书院研究成为XX古代书院研究的开山之作。在建校XX周年校庆之际,学校结集出版校史上名家学术名作,为的是“固守大学文化
8、的根,守牢大学精神的魂,不忘我们从起点出发走向未来的本,用现代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培养我们的下一代和接班人”;同时,以教育文化样本形态,厘清学校发展的大楼与大师之间的关系,彰显深蕴学校发展史中的学术文化,揭示学校倡导的学术标识,弘扬大学文化、大学精神,让师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激励后人,传承学术,滋养学脉,培养涌现出更多的学术名家大师!XX载杏坛花开,师院人坚守的“师范情”愈发深沉炽热。纯厚浓烈的师范情来自于纯真质朴、火热滚烫的育人情。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坚持面向中学、服务中学的办学宗旨。学子来自基层,教师扎根基层,学成奉献基层,成为我校人才培养最鲜明的标识和特色。19xx年,XX省教委和XX教育学
9、院组成联合调查团,奔赴全省XX多个县市、XXX多所中学进行调查研究,这是XX省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教育调查活动,在全省基础教育界引起热烈反响。这一重大活动成为我校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写照。20xx年,学校还将浓浓的师范情传播至国外,在印度尼西亚乌达雅纳大学合作创办孔子学院,服务海外汉语和中国文化爱好者。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本、专科学生xx.x万余人,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XX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XXX余万人次,成为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学子当中涌现出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工作的知名校友,他们中间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
10、系统先进工作者XXX余人,教授、博导、硕导,高级、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万余人。回望XX年,虽然学校发展历程曲曲折折,办学目标、功能因时而化,但学校及其学子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这份浓浓教育情怀不仅从未改变,而且与时偕行,不断得到升华。XX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定位,逐渐形成职前职后相互贯通、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发展,培养、培训、研究、服务“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办学成效受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并以简报形式报送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学校坚持基础教育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连续多年编撰发布教育蓝皮书一xx基础教育发展报告;开展XX省、XX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11、及增值评价;举办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党建工作论坛;连续X年编印XX基础教育参考,连续X年举办XX省基础教育四十人论坛,连续X年举办XX省学前教育高峰论坛。XX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小学校长研究会、幼儿园园长研究会等一大批基础教育研究平台,先后落户我校;搭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管理干部与大学师生研讨、交流、对话平台,参与学校多达XXX余所,形成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学习、成长的教育共同体。回望XX年,学校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深情扎根红土地办学的个案史,又是一部滋养区域社会发展的教育史,更是一部生动反哺社会、造福人民、构筑社会精神文化高地的文化史。XX年来,师院人秉承“厚德修身,博
12、学育人”的校训精神,在艰难的办学历程中不断丰富“教育报国、兴师兴教”的办学精神谱系内涵,使XX师院人独具魅力的师范红、师范力、师范情代代相传,永续不辍。正是有了精神文化的传承弘扬和社会校友的支持厚爱,XX师院人才能走到今天,并取得一些受到社会关注的办学成绩。但是,我们无论走得再远,都不会忘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为何办学,我们为谁育人。XX载岁月如歌,每一位师院人的名字都值得铭记,每一份温暖点赞都值得感恩。历代师院人团结奋进,各界友人守望相助,共同点亮了学校发展前行的路。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每一位努力拼搏的师院人,献给每一位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师院之友!回望过去,总结校史,方能更好
13、地面向未来,走稳前行的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XX师院人迎来了学校发展的黄金期,深情回望我们走过的路,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当代师院人的职责与使命,又好又快走实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在今年的“双代会”上,学校党委行政审时度势,做出“申硕更大”的战略部署,提出争取在“十四五”时期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十五五”时期更名为XX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今年年初,学校申硕之战首战告捷,顺利进入XX省“十四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这成为XX师范学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事。在学校XX华诞之际,我们需要凝聚全体师生、各界朋友、各位校友的智慧与力量,牢牢抓住“申硕更大”这个战
14、略机遇期,提质增效,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回答好办学治校的时代之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如何建设一所社会满意、家长好评、学生好学的高质量本科师范院校,首先要心怀“国之大者”,明确何为大学之“大”、高校之“高”。教育家马相伯说,所谓大学之“大”,并非指校舍之大、学生年龄之大、教员薪水之高,而是指道德高尚、学问渊深。无独有偶,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XX师范大学前校长,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章
15、开沅先生多次在演讲中说,所谓高校之“高”,是指学历高、文凭高、学问高、道德高、文化高、素质高。由此看来,大学之“大”和高校之“高”首先体现在人的志向远大、人的品格高尚上,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处、着力点是人的高质量发展,要靠高素质的“人”驱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学科专业建设、一流的科学研究水平、一流的社会服务等等。作为一所具有XX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我们要勇立新时代高等教育潮头,勇谋师范院校办学之“大”、治校之“高”,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以新发展理念、新时代要求推进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人本导向、成果导向、激励导向和目标导向,探索构建高水
16、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面向未来,我们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新时代教育之问。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办好高等教育要思考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则是回答高等教育之问的根本要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J“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人不仅要助人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成人立人,使他们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人识字、读书,而是通过培养人,改造生活、改造社会。新时代人民教育家于漪说过,中国的教育本质是培养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培养有仁爱之心、悲悯之心、为人民造福的人。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我们将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度续红色血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深度融合,做到以立德为根本,以育人为核心,培养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的智慧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和引领型教师。同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