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王国刚一、中外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分析央行负债数额和负债结构的变化是反映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和调控结果的一个主要方面。例如,在实行从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央行负债中的“货币发行”将加大、“存贷款金融机构的存款”将减少;反之,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央行负债中的“货币发行”将减少、“存贷款金融机构的存款”将增加。因此,分析央行的负债状况变化,有利于分析货币政策的走势和央行的调控能力高低。表1选列了中国人民银行19992008的10年间负债结构数据,从中可以看到:第一,在这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债从39171.6亿元增加到了207095.99亿元,增长了428
2、.69%。其中,“储备货币”从33629亿元增加到129222.33亿元,增长了284.36%,但引致“储备货币”快速增长的主要成因不是“货币发行“货币发行”的数额从1999年的15069.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7115.76亿元,增长了146.29%;但它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却从1999年的44.82%降低至J2008年的28.72%,与此对应,它在“总负债”中的比重也从1999年的38.47%降低到17.92%。“储备货币”快速增长的主要成因是“金融性公司存款”,它从1999年的14728.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2106.57亿元,增长了525.36%,由此,在直接关系上可以判定
3、,这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不是通过“货币发行”来调整债务性资金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而是通过“金融性公司存款”从金融运行中获得资金,因此,货币政策不属于从松范畴。再具体一点看,20002008年的9年间“储备货币”年增长率及其“货币发行”年增长率和“金融性公司存款”年增长率如图1所示,除2005年外,“金融性公司存款”增长率均高于“货币发行”增长率,尤其是2004、2006、2007和2008等4年中,“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长率都在26%以上,由此,推动了“储备货币”的高增长。在“储备货币”中,“货币发行”的增减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松紧,而“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减则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松,二者的货
4、币政策取向和效应是相反的。就此而言,2004年以后的货币政策属于从紧范畴。这似乎与2004年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连续20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9次提高存贷款利率的从紧政策取向是一致的,但也有矛盾之处,既然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存贷款金融机构的资金,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数额,那么,为什么“货币发行”在20052008的4年间也呈10%以上的高增长?由此,货币政策是紧还是松,就不容易说清了。第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债中“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发行债券”从1999年的118.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5779.83亿元(增长了384倍),“政府存款
5、”从1999年的17853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6963.84亿元(增长了8.5倍),它们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货币发行”和“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长率,由此,一方面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负债资金的重要来源,成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降低了“储备货币”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负债中的比重(1999年为85.83%,2008年降低到62.40%)。由于债券发行中市场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屡屡发生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债券的流标事件),而且中国人民银行难以掌控政府存款的数额,所以,这些资金在总负债中的比重上升,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掌控资金能力有所弱化。“自有资金”在1999年以后连续3年减少,并在200
6、2年以后持续不变的态势,也反映了这种掌控资金能力弱化的态势。第三,“其他负债”从对中国人民银行总负债的减项(即负数)转为在总负债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所占比重达到8.77%。这意味着,在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对其他负债的资金来源依赖程度提高了,它将影响货币政策的选择。表1中国人民银行负债结构(19992008)单位:亿元科目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7储备货币33620.0036491.4839851.7345138.1852841.36588S6.1164343.1377757.83101545.40货而发行15069.8015
7、938.3116868.7118589.121240.4823104.0025853.9729138.703297158金融性公司存款14728.516019.0317089.1319138.3522558.0435672.7938391.2548459.2668415.86准备金存款142.716019.0317089.13不计人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少数3821.84534.145893.897410.739042.8479.3297.91159.87157.96发行债券118.9】487.530315511079.0120296.0029740.5834469.13国外负债423.0648
8、2.58562.2S641.57926.33947.2政的存款1785.53100.382850.493085.434954.715832.227527.2310210.6517121.10自有资金366.8356.75355.21219.75219.75219.75219.75219.75219.75其他负假-541.4-55325-516.79753.66474.112105.9610648.3397195514837.14总负债39171.643929.548434.535110762004.0678655.33103676.01128574.69169139.80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9、网站。其中,2002年以后,“准备金存款”不再单列,它并入了“金融性公司存款”;2008年起,删除原报表项目“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及其子项“活期存款”,增设“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所以,19992007年的“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实为“非金融机构存款”;19992001的“总负债”根据对应科目计算得出。表2选列了美联储从19522008的57年负债结构数据,从中可以看到:第一,“支票存款与现金”占总负债比重最高,1952年为56.3%,2000年为88.44%,2008年为54.34%。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50年多时间内,”支票存款与现金”项下“流通中的现金”
10、(即“货币发行”)始终独占鳌头,1952年为90.97%,2000年为98.72%,2008年6月为99.28%。“流通中的现金”占总负债的比重,1952年为52.17%,2000年为87.32%,2008年6月为83.89%。这表明,在金融危机之前的50多年中,就负债方而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靠的是货币发行机制。另一方面,”支票存款与现金”项下“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在2008年9月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始终不大且比重持续降低(1952年为5.69%,2000年为1.01%,2008年6月底为0.67%),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科目的资金突发性增大,它在“支票存款与现金”中的比重也急速提
11、高到16.26%,.这反映了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联邦政府对美联储的支持力度。第二,“存款机构准备金”的数额,在2007年12月底之前虽有增减但总体变化不大,它在美联储总负债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1952年为37.67%,2000年为3.02%,2007年底为2.23%;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底突升到38.23%。这一方面反映了在2007年底之前,美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并不存图1储备货币及其子项增长率(20002008)-储备货币增长率一一金般性公司存款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表2美联储负债结构(19522008)单位:10亿美元科目19521960197019199020
12、002007.62007.122008.6200存款机构的准拓金20.017.124.227.538.719.017.320.833.5222.1商业械行库存现金2.83.37.019.832.644.443.555.045.748.0支系存款与现金29.930.652.01215264.4556.4774.6792.1786.31149.3我邦政府1.70.9163.59.55.65.016.453332.7国外0.6020.3OJ0.40.20.2OJ0.20.1流通中的现金27.729.550.0117.5254.4549.3769.3773.9780.7790.3其他项050.7Z23
13、.84.29.319.321.0213222股权0.30.40.71.22.47.016.118519.920.3其他0.30.3132.61.82.3322JIJ1.9总负债53.151.885.4172.5339.9629.1887.0932.8930.615193资料来源:根据美联储网站资料整理。在资金过剩(因此,那种认为2007年之前存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说法,是不符合美国实践的);另一方面反映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大量商业银行惜贷并将“过剩”资金转存于美联储的现实(这是引致“流动性陷阱”发生的一个主要成因)。第三,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联储的负债结构虽然每年有所变化,但它主要由“
14、流通中的现金”增加所引致,其他科目变动不大,所以,尽管在50多年里美国经济经历了一系列巨大调整(其中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但美联储的负债结构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格局。表3选列了日本银行从19982009年4月的11年负债结构数据,从中可以看到:第一,在这10多年历史中,“货币发行”始终是日本银行总负债的主要来源,它的比重在1998年为61.23%,2007年上升到73.04%,2008年虽然下降到66.37%,但仍处于高位。因此,可以判定,就总负债而言,日本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主要依靠的是调节货币发行数量(这与美联储相似)。第二,“现金存款”是日本银行总负债的重要来源,它所占比重从1998年的4.80%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12.38%;但增长最快的应届“其他存款”,19982008的11年间增长了191,23倍,它在总负债中比重从微乎其微的0.067%上升到举足轻重的9.63%。另一方面,2001年4月以后,日本银行开始利用“回购协议”获得负债资金以抵补“已出售票据”的减少,但在2003年3月“已出售票据”为0以后,“回购协议”的数额也呈逐年减少走势,转而替代的是“货币发行”增加。这反映了日本银行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获得债务性资金的主要机制,已经从借用证券机制转向了利用存款机制,由此,货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