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专项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气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一、事故风险分析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分析,在生产、使用和贮存过程中,如操作不当、容器(管道、泵、储罐)破损、操作失误等可发生易燃物质燃烧爆炸、有毒物质泄漏中毒事故;设备设施发生爆炸或火灾有引发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可能,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如处理措施不当有引发大量有毒物质泄漏的可能。公司发生大气污染环境事件的主要诱因是物料泄漏后有毒有害物质对外环境造成影响,火灾、爆炸发生后的次生、衍生粉尘等物质对外环境造成影响。主要风险物质主要为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次生或衍生大气污染物粉尘、环氧乙烷、异戊稀醇、2-甲基烯丙醇、醋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化钠或钠、氮气、天然气
2、、氨、氢气、甲醇、吗咻、甲基吗咻、乙基吗咻、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环境风险源及风险性同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本专项应急预案作为公司突发环境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体系附件补充。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副总指挥:生产运行部总监成员:安全环保部总监、财务部总监、营销部总监、人力行政部总监、采购部、技术研发部总监(2)职责:参照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职责执行。三、响应启动(I)事故报告程序:事故现场员工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生产运行部报告,并立即抢险救援。生产运行部接到报告后,负责统一接受、处理、统计分析安全信息,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报应急领导小
3、组。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出预警信号,预警信号要做到快捷、准确,报告内容要客观、真实,不得主观臆断。事故信息传递如下图:响应终止企业信息发布责任人:人力总监(2)报告内容:报告人的姓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位置或预期持续时间;介质种类、数量;事件简要情况及事件原因初步分析;事故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应急救援情况;应急物资情况。(3)报告方式采用防爆对讲机或拨打公司应急电话:XX等方式,将事故信息及时报告、传递。(4)召开应急会议公司应急办公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性质,通过短信、微信平台或电话等形式,通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小组负责人立即到达事故现场签到并参加应急会议。应急会议由公司应急领导小
4、组组长主持召开。会议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通报生产安全事故情况;2)明确现场应急救援工作要求;3)明确各应急工作组组成和任务;4)初步判断所需调配的内外部应急资源;5)确定应急上报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和内容。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发展及处置情况,适时召开后续应急会议。应急办公室建立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传达相关信息。各应急工作组落实工作任务,及时将负责的工作情况及决定报告应急领导小组。(5)应急响应按照环境事件的级别、危害的程度、事故现场的位置及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人员伤亡及环境破坏严重程度,公司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级别分为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启动三级响应
5、:出现事件分级班组级事件。利用本班组在岗人员或公司内应急力量能够及时处理、解决的事故,启动三级响应,运行现场处置方案,本车间及相邻车间职工参与。由公司内应急救援小组实施抢救工作。启动二级响应:出现事件分级中车间级事件,污染物能够被拦截在厂区内,不进入外环境。为此需启动二级响应,二级响应为厂区事件,有现场指挥安排实施救援工作。启动一级响应:出现事件分级中公司级及以上事件,所发生的事故为火灾爆炸或中毒等事故,迅速波及50On1范围以上区域时需立即启动此预案,立即发布公司级预警,拨打环境应急电话110、120,并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周边单位、环保部门及地方政府,联动政府请求立即派外部支援力量,同时出
6、动消防车沿周边喊话,大范围疏散影响范围内居民,特别是下风向的居民。5.1响应程序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的过程为接警、应急启动、控制及应急行动、扩大应急。扩大或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主要依据是:(1)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程度;(2)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范围;(3)突发环境事件的控制事态能力。发生重大的火灾、爆炸和化学泄漏事故,总指挥决定扩大应急范围后,立即按程序上报,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5.2应急措施5.2.1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
7、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及时把受伤人员抢救到安全区域。事故状态下各单位、部门逃生人员根据引导人员的指引下沿上风向分片、分区沿着主干道进行逃生,逃生人员应互相照应,特别注意保护老、弱、病、残、孕等人员的疏散。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风向的变化。5.2.2抢救、救援原则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发生伤亡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
8、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延误、拖延;迅速将伤员抢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者双人抬送。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对于本项目易发生大气污染的物质,本项目采取以下措施:5.2.3善后处置措施处置对象处置措施监督监管消防水尽量回收利用,无回收利用价值的经隔油处理进入事故应急池,调节至排放标准,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1 .制定可行合理合法的灾后处置方案,交环保部门审核备案。2 .建立健全相应处置台账,以备核查。3 .依据“三个不放过”原则,查明事
9、故原因和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受污染土壤、破旧设备对受污染土壤进行置换,灾后产生的固体废物暂存在防腐、防渗、密闭储存区,属于危险废物的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外售,并建立台账。受破坏植被对受破坏植被进行恢复,保证绿化面积和成活率。灾后监测委托有资质单位对特征污染物进行灾后监测,消除潜在危害。四、处置措施4.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火灾爆炸、泄露次生/衍生污染物:发生大型火灾事故后,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根据当地平均风速17ms,大气稳定度F,在此风速和稳定度下,不利于扩散,有相对较大的危险性进行评估,轻伤半径最大320m,对周边环境敏感区有影响,1公里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
10、有重大影响。4.2应急处置措施(1)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2)开启洗消喷淋设施,防治大气污染物高浓度排放。(3)参加救护、救援人员以互相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处理。(4)受灾群众的安全防护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根据事发时当地的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确定群众疏散的方式,指定有关部门组织群众安全疏散撤离;通报转移的敏感区域内的保护目标主要为厂区周边企业的员工以及1公里以
11、内的群众。在事发地安全边界以外,设立紧急避难场所;事故状态下各单位、部门逃生人员根据引导人员的指引下沿上风向分片、分区沿着主干道进行逃生,逃生人员应互相照应,特别注意保护老、弱、病、残、孕等人员的疏散。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风向的变化。4.3突发有毒有害气体扩散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1、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切断污染源;2、迅速了解事发地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重要保护目标及其分布等情况;3、迅速布点监测,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以及现场空气动力学数据(气温、气压、风向、风力、大气稳定度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敏感环境目标;4、做好可能受污染人群的疏散及对中毒人员的救治工作;5、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监测,预测污染扩散
12、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五、应急保障1、通信与信息保障通信方式方法序号名称联系方式1应急电话XX2急救中心XX3县消防救援大队XX4道路交通事故报警XX5匪警、治安报警XX6东面公司XX7南面公司XX8北面公司XX内部通讯、外部通讯:在中控室、办公楼等重点区域设置座机电话。一线生产员工配备防爆对讲机。对讲机频道使用部门(班组)备注1安全环保部、生产运行部1频道2电气2频道3仪表、机修3频道4公用工程4频道5表活5频道6吗咻6频道7储运、分装7频道序号使用单位(地址)座机电话(防爆电话)备注1中控室XX2人力行政办XX3门卫室XX4财务部XX5分析室XX6安全环保部XX7生产运行部X
13、XXXXX8总经办XX通信保障措施对重点保障的有线电话,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一旦发生故障则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修复,确保线路随时畅通。防爆对讲机由各自进行维护,定期检查和充电,对因本身老化出现故障不能使用的及时申报计划进行购买,确保其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日常和应急需要。为保障信息畅通,采用公司内固定电话及相关人员的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联系,各级应急指挥机构人员的手机应24小时开机,本预案有关人员应把应急救援人员的联络电话号码储存在手机中,电话号码发生变更时,应在变更之日起48小时内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24小时内发布变更通知。确保能够及时、准确沟通信息。人力行政
14、部每半年对应急救援小组应急联系电话有效性进行核对。具体联络人员及电话号码见附件。当发生突发事故超出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能力所及范围,需外部救援时,在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向县消防救援大队、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外部单位请求救援。2、应急队伍保障公司与县消防救援大队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公司紧急情况下可以得到联防区域内各消防和应急救援力量的支援,充分利用周边的社会资源,确保应急期间得到相邻企业和地方的消防、气防、治安保卫、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后勤服务等应急救援力量的紧急援助;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内部兄弟企业间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提高公司内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素质;加强对广大员工进行各种应急专业知识和应急意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公司按照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物资配备标准(GB30077-2013)配备相关应急器材。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台账,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处于完好状态。周边企业或应急队伍应急资源调查统计如下表:序号单位名称应急资源统计备注1东面公司空气呼吸器6套防化服6套泡沫8吨干粉灭火器IOO具2南面公司空气呼吸器15套防化服10套泡沫60吨干粉灭火器200具3专职消防队消防车6辆消防自救呼吸器10套、隔热服10套、泡沫100桶、防毒面具10套充气泵1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22个、正压式气瓶